念佛是修持,帮助我们放下
念佛是修持,帮助我们放下。只念佛,不念其它的,世出世间一切法都不念了,只念阿弥陀佛,这就对了,决定正确。凡是真正念佛的人,一定得阿弥陀佛本愿的加持。我们没有感觉到佛的加持,甚至什么是加持也不懂,其实佛菩萨念念都在保佑、照顾我们,一时一刻也没有空过。我们之所以不能觉察,是自己的心太粗,念头太杂,贪嗔痴业障习气太重。等这些业障习气减轻一点时,就感觉到诸佛如来确实在保佑我们、照顾我们,从无间断。一旦得佛力加持,无论是在解还是在行上,进步会更快。(净空法师)
◎念佛是念清净、平等、觉悟的心,念佛的作用是把一切妄想、分别、执著都念掉。佛教导我们用什么方法来控制烦恼?用一句佛号,这个方法妙绝了。我这个念头才起来,不管这个念头是善是恶,只要念头一起来,“阿弥陀佛”,把这个念头压下去,这叫真做功夫,这叫真修行。你能真干,二六时中不间断,三年就有不思议的效果,不要很长时间,三年就能够控制,能够控制,你就能够自在往生,你想到西方极乐世界去,行!随时都可以去,世间纵然有寿命,我寿命可以不要。这个法子好,真是简单,这太妙了。所以念佛怎么个念法,不是口里唱着阿弥陀佛,那管什么用?那是古人讥笑,所谓是“喊破喉咙也枉然”!这一句佛号必须把念头控制住,要知道我们的善念是三善道的果报,恶念是三恶道的果报,我们善道、恶道都不要,这一句阿弥陀佛与西方极乐世界相应,与阿弥陀佛心心相应,正道里头的正道。不难!真用功的人,三、四个月就能见到效果,勇猛精进三个月就能收到效果,你就能跟佛、跟阿弥陀佛讯息就沟通了,西方极乐世界的讯息、资讯我们就能收到。今天哪一个念佛人肯真干?我不能说他不懂这个道理,懂得这个道理的人有,我们在讲席里也常讲,不肯干,不是不能干,是不肯干!祖师大德告诉我们读经,修行人每天念一卷经是摄心,我们心很散乱,收心,一部经念下来,这个心清净了,然后再念佛。念佛一定要用清净心念,乱心念的没有效果。为什么念佛之前念一卷经?大多数的人都念《弥陀经》,念经的作用在摄心、收妄想,然后这一句佛号才能够得力。所以这才说净宗法门殊胜,净宗法门为一切诸佛如来赞叹,道理在此地,就是它摄受众生的范围广,它帮助你速度快,能够稳稳当当叫你在一生当中证无上道,好处在这里。业障深重的凡夫也能学,这尤其是难得。宗门里面所说的,“不怕念起,只怕觉迟”,这一句阿弥陀佛就是无量觉。阿弥陀佛是梵语音译过来,它的意思,阿翻作无,弥陀是量,佛是觉,所以这个名号依中文意思来翻,无量觉。禅宗提倡的是“不怕念起,只怕觉迟”,这个念头才起,第二念就换成阿弥陀佛,无量觉,用这个方法来伏烦恼。烦恼真的伏住了,往生就自在,往生极乐世界自己真有把握!这个世间我们看法一定会改变,看这个世间芸芸众生可怜,可怜悯者!多跟他结缘,为什么?佛经上常讲,佛不度无缘之人,我多跟他结缘,将来成佛广度众生。特别是业障深重,造作重罪的众生,他特别可怜,我们要先度他,诸佛如来也是如此,度天人可以缓一步,恶道众生急着要度。人间,佛菩萨也特别重视,为什么?这站在分水岭的地方,不帮助他,立刻就堕下去了。佛在经上告诉我们,一切菩萨示现成佛都在人道,人道是善恶两道的分水岭,所以一切诸佛菩萨特别重视这个地方。效法古时候的大德,一生受持一部经,一个法门。净宗法门,我们今天选择“执持名号”,就是一句名号。“名号功德不可思议”,这一句话听的人多了,大家也都能说得出,耳熟了。为什么不可思议?能说得清楚、说得明白的人就不多。于是虽然相信净土法门,修学净土法门,对这个法门还是怀疑,疑是菩提道上重大的障碍。佛说经用意在哪里?帮助我们断疑生信,果然有坚定的信心,决不被外境动摇,经就可以不要听了。为什么?我没有疑的病,这个药就可以不要用、不要吃了。你对于世出世间法还有怀疑,那你就必须要服这个药,它的目的在此地。果然不怀疑,那就一句佛号念到底,只要不夹杂、不间断,就决定成就,而且是快速圆满的成就。(净空法师)
◎执持名号与一心不乱,从相上讲,非一,它是两桩事,一是功夫,一是功效,从理上讲,它是一样的,不异。所谓因中有果,果中有因,因果不二,功夫与效果是一,不是二。不但身外之物不再牵挂忧虑,即使这个身体也不想,身心世界一切放下,一心一意念阿弥陀佛,想阿弥陀佛,这就是执持名号。念佛的功夫是在心清净,不在佛号多少。现在鼓励大家佛号念得愈多愈好,因为你不念就打妄想,念的时候还打妄想,不念就妄想更多。真正讲功夫,是要心清净,万缘放下。为什么放不下?没有看破,不知道事实真相。事实真相清楚明白了,我们真正能体会,自然就能放下,放下,心就清净了。我们看不破放不下,所以要想看破,得从放下做起,放下一分,就看破一分,多看破一分,就又肯放下一分,看破放下,相辅相成。这里面就是看破放下的多少,看破放下的浅深,达到相当的境界,就“一念不生”。一念不生,就是净宗讲的“一心不乱”,浅的一心不乱,称之为“事一心”,深的一心不乱,称之为“理一心”。一般大乘法门,如果不到理一心这个境界,不能算成就,因为会退转,所以成佛不容易。《华严经》上讲的有道理,凡夫修成佛需要无量劫,不是三大阿僧祇劫,真的是无量劫,因为进得少,退得多,进进退退,到不生法相时,就不退了,这就是净宗所说的“三不退”,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不生法相是达到三不退,算是成就了。一般人在一生中,实在达不到此种境界,这是真的。自己冷静想一想,就知道自己的根性,世间五欲六尘、名闻利养,哪一样放下了?果然彻底放下,才够资格修学般若,如果还有一桩事、还有一点放不下,就没有资格学般若,即使修般若,一生也不能成就,这很难。净宗的方法与此法一比,容易太多了,只要达到一念不生的边缘,就能往生。“不生法相”是一念不生的高段功夫,我们讲一念不生的边缘,可以有一两分钟放下,都没有了,再过几分钟,又起来了,这就是“边缘”。能有这么一点点边缘,这个功夫在临命终那一剎那,只要几秒钟,不必一分钟,即能往生。在临命终那一剎那,真的放下,什么牵挂念头都没有了,决定往生。如果临命终时想着“我还有儿子、还有孙子没见到”,就不能往生了。所以,人往生的时候,最好将家亲眷属隔开,不要让他听到、见到而动感情。实在说,平常要放下,到那个时候虽然隔开了,“怎么我的孙子还没来?” 还是不行,不能解决问题。(净空法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