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应见和同解
修行应见和同解,把自己的意见全部舍弃,自己的意见就是六道轮回,应修六和敬。我不随顺自己的妄念,这是修行成败关键的所在,我们自己会不会用功也在此地。世间人最难放下的就是自己的意见、自己的想法、自己的看法、自己的分别执著,最不容易放下了。放下财色名食睡这个五欲六尘简单,放下自己主观的成见非常非常不容易。但是佛告诉我们,我们这个思想见解是错误的,如果不放下,对你明心见性决定产生障碍。你为什么见不了性,明不了心?就是你不肯放下自己的成见,我是怎么想法的,我怎么看法的,我以为怎样的,这个麻烦大了,你有这一套,那你永远做凡夫,永远在三乘,一佛乘的边都沾不上,你的观念里面当然有十方,当然有三世。(净空法师)
◎随缘不动心,对我们修学念佛有很大用处。那么,随缘不动心,不动心随缘,怎么能够办到呢?最好的办法就是至诚恳切老实持念佛名。心安神宁是入道的第一步方法,如若心不安神不宁,不可能入道。要想心安神宁,一定得处处随缘,所谓随缘不动心,不动心随缘。要是你能办到这一步,虽在生死之中娑婆世界,可是你已在西方九品莲华之中了,这样才叫栖神净土。(智谕法师)
◎顺境、善缘你能放得下,没有贪恋,别人要要,你也没有起心动念,双手就供养别人,逆境、恶缘现前了,一点嗔恚心都没有,一丝毫报复的念头都没有,心平气和,赶快避开,敬而远之,礼敬绝对没有减少一分,赞叹也没有减少一分。普贤菩萨十愿,礼敬是没有条件的,赞叹里面,只赞扬别人的善,决定不说别人的过。这个人对待我,过去有一天他对我很好,我就赞叹他这一天的善,永远地赞叹,以后他有一百天对我不好,这个不好决定不能放在心上,心上都没有,口里头怎么会有?礼敬赞叹,必定法喜充满。“广修供养”就是服务一切众生。菩萨示现世间就是做这个。我们明白这个道理,生活就有价值。(净空法师)
◎能够随缘就是很大的智慧。只有大福德、大智慧的人才懂得随缘,锋芒毕露的人没有福报,所谓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净空法师)
◎一般人只见别人过错,不见自己的过错,这不是学佛人应有的行径,这个心不除去,将来以心现境,境界现前时,就不会是好境界。你不可看别人都不如你意,你要有此心就会现这个境界,这是很可怕的,要警戒自己。心里要现阿弥陀佛,所现的境就是阿弥陀佛。三界如空花,可怕的不是地狱饿鬼畜生,可怕的是自己的心,外面的三恶道是自己的心变现的。因为念佛求生西方,西方是自己的心,不从心上修,西方极乐世界哪里有,那是自己的真心啊!念佛是否有进步,看看自己,是否把一切看得轻,看得淡,若是非心还很重,往生希望很少。常观察自己的过错,自己做的事对不对,他人的不对处,要起怜悯心、宽恕心,并以它为镜子,照自己犯没犯,这才是修道之心。你要是见神见鬼,求感应功能什么的,那就错了,那是贪心愚痴心造成的境界。真正境界,清清净净没有一切人我是非。(智谕法师)
◎一切法得成于忍。人能够忍,头脑就清净,辨别也清楚。灾难虽多,大家要是能忍,社会立刻就能安定,呈现和平。彼此不能忍让,会带来很多灾难、危机。愈是动乱,愈要清净,愈要能忍。功夫要从内部做起,由心性做起,所以佛法称作内明。我们修行未能抓住重点,所以虽广阅经论,仍不得力。然而要从什么地方下手呢?须从真诚心下手。如何才是真诚呢?不妄语、不说是非就是真诚。故六祖大师云:“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念佛修行,仍然是非人我不断,结果就如一个漏器,功德全漏光了,修行多年也枉然。修净土即是修清净平等觉,也就是三学:清净是戒学,平等是定学,觉是慧学。这也就是三皈依的自性三宝,清净是僧宝,一尘不染;平等是法宝;觉是佛宝。违背这个原则就不是正法,修行便难有成就。(净空法师)
◎佛法的修学是修自己,不是修别人,佛法完全修自己,时时刻刻回光返照自己如不如法,不要论别人。我们无量劫修行不能成功,就是没有回来照自己,专门看别人:这个人修行不如法,那个人修行不如法,结果呢,不如法的是自己。一切都从自己身上做起,不要求别人,要求别人,你是决定错误。高明的老师,绝不要求别人。(净空法师)
◎一心向道,你的前途一切,佛菩萨替你安排,决定不要你操心,何必去妄想呢?佛菩萨安排的无论顺境和逆境,一切都是好的,消业障的,成就戒定慧的,要真正用功努力,妄想再也打不得了。别人往生还是下地狱,与我们毫不相干,我们不要打听这些事情,也不要把这些记在心里。一打听记在心里,都变成往生的障碍,心不清净。有人问我们,我们只合掌念阿弥陀佛,你记我不记,我不看也不听,一心念阿弥陀佛,我求生极乐世界,你们搞六道轮回,这样才能保全自己。只有一种人,魔对他无可奈何,就是一心念佛,什么都放下,什么都不理会。只要你还有一点意见,魔就有办法了,会挑拨这点意见,使你不能往生。境界现前一句阿弥陀佛,所有六尘境界通通都变成阿弥陀佛,你就决定往生了,那叫一心不乱。一个人的目标完全放在往生净土、亲近阿弥陀佛上,这样是非人我就自然放下了,自然就随缘了,好人很好,坏人也很好,好事坏事都好。为什么?与我不相关,你们大家都好,我的心是平等的,清净的,过几天就到极乐世界去了。这个好,那个不好,这个心态见解不能往生,一天念十万声佛也不能往生,原因是心不清净,心净则土净。带业往生,带种子习气,不带现行(懂佛法以后所造的业),现前不可以烦恼,现前的心要清净。一念清净,一念往生,念念清净,念念往生。从哪里觉起?从佛在经上所说的话,对于佛的教训,要生清净心,清净的信心,要把它当作唯一的真实,这是真正觉悟的人。(净空法师)
◎“若真修道人,不见他人过”,想到别人缺失,就是自己的烦恼。每个人都有善、恶,有丑陋、也有光明的一面,阿罗汉尚且有习气,更何况是凡夫?即使他有九面是丑陋的,我们也要舍弃,只看他光明的一面,这样才生得起恭敬心。普贤菩萨教我们“礼敬诸佛”,没有恭敬心的人,道业绝对不能成就。我们专心修学自己的本门,对于八万四千法门都要赞叹,绝对没有诽谤,这样才是大和合僧团。(净空法师)
◎印光大师说:“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 竭尽诚敬,往往人就开悟了。在现前,许多人,都是没有诚敬心,所得的只是皮毛而已。自己很想深入,为何得不到利益?毛病在没有诚敬心。也许要说:我对老师,对佛法很恭敬呀!那你,对人呢,对恶人、对讨厌的人,就不恭敬了,你那个恭敬心是假的,不是真的,真心里是没有分别的,有分别就不是真心。我对这个人恭敬,对那个人不恭敬,这个心是假的,是二心。真正恭敬心,就是一心,就是平等心,就是清净心。(净空法师)
◎不要只想外面的佛,而是要知道你的自性清净心就是佛。你的心要是清净了,就是你见法身佛啦,你的心要是平等了就是见报身佛,你的心要是发起慈慧,就是见千百亿身佛。那么,怎么能往这个地方用功呢?要把一声佛号切切实实念好。怎么算是把一声佛号切切实实念好呢?就是至心念,至心听,不作二想,念到你的心不起分别,没有能念的我,也没有所念的佛,那就是法身佛;念到你的心,不分别人我是非,一律平等,那就是报身佛;念到你的心,对一切众生起怜悯心、同情心、慈悲心,那就是化身佛。你念佛若是只想见外面空中有佛来了,好像大殿里的佛一样,八尺多高,那总是不得受用的事。(智谕法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