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也枉然
念佛好像念得挺好,成天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但他的想法、看法、做法与阿弥陀佛不相应,这样,念佛也不能往生。学佛,心要像佛,念要像佛,行也要像佛,这才叫学佛。不是只是口头上念佛了,其它一样都不像,那没有用处。(净空法师)
◎念佛人来生得人身的很少,生天的更少,往生的非常稀有,就应了李老师所讲的话,李炳南老居士从前常常跟我们讲:“一万个念佛人,真正会往生的只有一、两个。” 什么原因?古德所说:“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也枉然。” 好像是一个念佛的样子,心不是佛,行为不是佛。所以我常常提醒同修们,本师释迦牟尼佛给我们介绍,西方极乐世界那个地方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我们虽然念佛,是不是上善之人?念佛不是善人,怎么能往生?念佛还要上善。所以我们必须要能体会到佛在经教上告诉我们的,你看看《观无量寿佛经》上,韦提希夫人想往生极乐世界,求释迦牟尼佛教她怎么去。释迦牟尼佛在没有教她方法之前,先教她修“净业三福”。这是什么道理?先教她修善,先把善人这个条件拿到,然后再用这个方法,才能往生。修善有三条,三条只要做到一条,你就能往生。第一条“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我们有没有做到?如果这一条没有,念佛肯定不能往生,这一条有,念佛往生生凡圣同居土。第二条“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你要有这两条,这七句你都落实都做到了,你念佛往生生方便有余土。最后一条“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这一条也做到了,你念佛生实报庄严土。佛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你不具备这三个条件,不要说念佛不能往生,修任何一个法门都不能成就,因为这三条是“三世诸佛净业正因”。三世诸佛修的法门不一样,我们就晓得不管修学哪一个法门,这三条是共同科目,像盖房子一样,不管盖多高,盖什么形式,这三条是地基,我们怎么能够疏忽?后面两条我们暂且莫论,前面这一条非做到不可,我们是不是真心孝顺父母?是不是真的尊师重道?佛法是师道,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导师,你心目当中没有老师,极乐世界怎能去得成?所以,“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这些道理我们想想就明白了。(净空法师)
◎“吃亏是福,占便宜是祸。”,这句话我们听得耳熟,为什么做不到?怕吃亏。我尊敬别人,别人不尊敬我,我爱护别人,别人讨厌我,我帮助别人,别人不帮助我,所以就不肯做,别人怎么对我,我也怎样对人,还是犯这个老毛病。因此,学儒的不守礼了,学佛的不持戒了,认为守礼、持戒处处吃亏、上当,好处便宜都让别人占去,所以虽然喜欢听圣人之道,却不敢奉行,结果就是李炳南老师常说的:“你该怎么生死,还是怎么生死,该怎么轮回,还是怎么轮回。” 而这个原因就是迷失自性太久,养成不善的习气太深,起心动念都是“我的利益”,没有想到别人的利益,所作所为都趋向损人利己,以为这样才能在世界上生存下去。“我要活,他就决定要死,他不死,我就活不成。” 这是严重的错误观念,对自己有严重的伤害,而无毫分利益。这些事情,古今中外的圣贤都说过,正所谓是“英雄所见,大略相同”,这是真实智慧。圣贤人告诉我们“因果通三世”,一个人在世间,想占别人一点便宜,这是错误的观念,如果认为“我吃了某人的亏”,也是错误的观念。为什么?我这一生占人的便宜,来生要还他,我这一生吃了亏,来生别人要补偿我,因果通三世,不是这一生就完了。所以,祖师大德教学人要有“前后眼”,就是你要能看到过去、未来,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要知道因缘果报,就能开悟。古德常讲“吃亏是福”,这是真的,一点不假。吃亏的反面是占便宜,占便宜就是祸,我们果然明了占便宜是祸害,就决定不会有占人家便宜的念头。修行要从自己本身做起,第一要学“能吃亏,肯上当”,虽然吃亏上当,绝不糊涂,那是真实智慧与德行。人一点亏也不肯吃,一点不如意都不能忍,他还会有什么成就。肯依教奉行,放弃自私自利,不怕吃亏,不怕上当,这个人就是将来的圣人。别人不尊敬他,他能尊敬别人,别人不肯帮助他,他能帮助别人,甚至于帮助伤害过他的人,真正学菩萨,自己刻苦耐劳,希望众生得福,真正发心全心全力舍己为人,为一切众生完全义务服务,决定没有丝毫希求报偿的念头,这样的人具备作佛、作菩萨、作大圣人的基本条件。讲到修学,儒、佛都教人从自己本身做起。《坛经》云:“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 只见自己过,不见世间过,那是真正修道人。换言之,只见别人过,不见自己过,不是修道人。但你也不要怪他,要反过来常常问自己。世间所有一切人,在修行人心目当中,没有过失,过失在自己。蕅益大师在《灵峰宗论》中说:“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 境是物质环境,缘是人事环境,没有好坏,好坏在自己的心。我们以善心对待,一切都是善的、美好的;我们以烦恼心对待,一切都不善。凡夫起心动念都是别人不善,自己善,都是别人有毛病,自己一点毛病都没有,这是凡夫修行功夫不能得力的真正原因,功夫得力做不到,修行成果当然更没指望了。在生活方面,越简单越好,越节俭越好,帮助别人要厚道,要丰厚,对待自己一定要节俭,绝不浪费,常存此心就是积功累德。好处让别人去享,苦难自己承受,凡事随缘而不攀缘,随缘学问大,“恒顺众生,随喜功德”里面,有真正的智慧,有高度的善巧方便。(净空法师)
◎往生真正的条件,就是“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这就行了。诸位还要明了一个事实,十大愿王里的“随喜功德”,是非常不可思议的,不要以为他什么事都没有做,也许他修的是上辈往生。自己虽无力做功德,但是有心、有愿,看到别人做这功德,合掌欢喜,恭敬赞叹,等于自己在修功德。念佛的人有能力把阿弥陀佛多生多劫的功德转变成自己的功德,那么别人所修的功德,怎么不能把它转变成自己的功德?问题是你会不会修。佛法修行全在用心,三辈往生实际上都是用心,不善用心的就是下辈,善用心的就变成上辈。不善用心的,看到别人殊胜,他嫉妒、破坏,是把自己的功德破坏殆尽,不可能往生,这要记住。别人功德有没有损坏?丝毫没有损坏。一个人的福德,你有办法障碍它,破坏它,功德没有办法破坏,只有造成自己的罪业。(净空法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