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到了补处菩萨才大明心性

来源: 发表人: 2023-10-05 浏览量:530

到了补处菩萨才大明心性

       我们现在深信净土法门,发愿求生是“因”,将来报身尽了的时候,阿弥陀佛来接引我们往生是“果”。诸位必须要深信这个法门,佛法殊胜的功德利益才能获得,深信因果将来一定可以明心见性,只要往生极乐世界,纵然是下品下生,也能证得圆满佛果。经上说往生极乐世界,就证得三不退,就是经上讲的一生补处菩萨,这岂不是人人都有份吗?到了补处菩萨才大明心性,大明是究竟圆满的明了。我们娑婆世界是苦因苦果,极乐世界是乐因乐果,在这个地方,果报我们不必重视,须要看重的是在修因上。由修因上来说,就是教我们造“乐因”,后来的果报当然就是“乐果”。但是不善于修学的,像袁了凡居士,他所造作的是苦乐相对的乐因,将来果报还是在娑婆世界人、天两道享福,而人天两道的福报,是万万享不得的。享福就容易迷惑颠倒,人间再大的福报,你能享几年呢?纵然活两百岁,也不过是两百年而已,两百年享完了以后怎么办?依然六道轮回。这个事情太可怕了!太可悲了!所以说人间天上的福报我们都不要。我们修什么才是真正的乐因呢?修净业。什么叫净业?所谓净业就是在断恶修善之中,以至诚心、清净心,老实念佛求生净土。断恶修善的目标是在自己心地清净,除此以外什么都不求,正如同《弥陀经》讲的,我们念佛主要是在求一心不乱,一心不乱就是清净心,这是无漏的善法,这一种的业因与西方极乐世界的果报才相应,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假如我们不懂这个道理,断恶修善祈求人天福报,那也能得到,但这么一来,我们一生修行所下的苦功,也不过换得来生享一生福而已,这实在是得不偿失。而享福没有不迷惑颠倒的,所以享受福报当中又造无量罪业,这是我们特别要警觉的。菩萨在这个心最初一动的时候,就能知道后来果报是否清净,这是与我们凡夫不相同的所在。(净空法师)

  ◎“归源无二路,方便有多门”。“归源”就是明心见性,就是彻底明了事实真相。只有一条路,确实没有二路,这一条路是离念而已。因为离念太难了!在无量法门里,“念佛一法,尤为断念方便之方便”,念佛是所有一切法门中的第一法门,是究竟方便,彻底方便。“不念他念而念佛”,即是方便之方便。“亦是转换一个念头”,并没有断念,是将念头转了,一切念头都不念,只念佛。……“一切法从心想生”,十法界是相的变化,无量相的变化,变化的因,就是念头,因为念头不同,所以形象不同。专念佛,就变成佛相;念菩萨,就变成菩萨相;念悭贪,就变饿鬼相;念嗔恚、嫉妒,就是地狱相;念愚痴,就是畜生相;念佛,将念头转为第一殊胜,就变佛。……“然行愿真切,必须一心在念佛求生上,方能谓之真切”。“真切”要有行动表现,行动就是一心念佛,求生净土,除此一念之外,别无二念,若有别念,都是打闲岔,是业障,是魔障。用什么方法消除业障与魔障?专念一句“阿弥陀佛”就消除,不专就被魔障碍。……须知“法门无量誓愿学”的前一句是“烦恼无尽誓愿断”,烦恼断除才能学无量法门,烦恼没断,学得愈多烦恼愈多。……“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灭”,是灭一切分别执著,事还在。……一切诸佛圣贤为我们说法,是说而无说,无说而说,所以称为“称性而谈”,从自性自然流露的言语文字,绝对没有意思。告诉你好好去研究经教、多查资料,才是存心害你,因为你永远堕落在第六意识里,而不能见性。今人学经与古人不一样,古人从一部经下手,拜一位老师,老师传你一部经书,没有讲解,就是叫你念,叫你背,天天念,念到熟透,念到心里什么意思都没有,功夫就成熟了,师父才为你讲一段两段,豁然大悟,就开悟了,一开悟,后头不需要讲,全都通了。若有意思,则十方一切诸佛如来为你讲这部经,也开不了悟,因为你有妄想执著挡住。学佛不为别的,就是把妄想、分别、执著念掉。打坐是修定,念佛是修定,持咒是修定,念经也是修定,用这些方法修定,修清净心,道理在此。(净空法师)

  ◎若起分别执著,就是假的,不起分别执著,就是真的。真的是不变的,假的是会变的,名会变,相会变,就从这里体会什么是观照。观照就是用第一念,不用第二念。问题是照不住,第二念就变了,自自然然就起分别执著,没有法子,才知道用功的难处,太难太难了,第二念(妄念)起来,就变质了。所以诸位要晓得,第一念是“佛知佛见”,与诸佛如来无二无别,但是第二念就掉到凡夫知见,掉得好快。保住第一念,保住,你就成佛、成菩萨。你的分别执著永远断不掉,就保不住。十方一切诸佛如来赞叹净土法门,第二念,我们换成阿弥陀佛,这容易太多了,守住第一念,太难了,换成阿弥陀佛,这事不难,净宗法门妙就妙在此,好就好在这里,成就也在这里。我们明白道理,晓得事实真相,才会把所有一切法门舍弃,一句阿弥陀佛念到底。(净空法师)

  ◎一切众生本来是佛,真心本有,妄性元空,一切善法,性本自具。但以久随迷染之缘,未断元空之妄,未证本有之真,善本具而未修,佛本是而未成。今欲断元空之妄,证本有之真,修本具之善,成本是之佛,而随悟净之缘者,求其直接痛快,至顿至圆者,无如持名念佛之一行矣。(彻悟大师)

  ◎果以深切专勤之心,信愿持名,即是以佛知见而为己知见,亦即是念念中,以佛知见,治众生知见也。炽然十使心中,但置一信愿持名之心,即转生界缘起,为佛界缘起,此于修道门中,乃点铁成金极妙之法,只须赤体担当,久久勿替,管取金台可以坐持,宝莲不日来迎,是为从此同居,生彼同居,横出三界,较之竖出者,不亦省力也哉。一句阿弥陀佛,是阿伽陀药,无病不疗;是如意珠王,无愿不满;是生死苦海之慈航,无苦不度;是无明长夜之慧灯,无暗不破。但得一历耳根,便为有缘,但能一念信心,便可相应,信心果真,愿不期发而自发。只将此信愿二法,常存在心,如忠臣之奉明君密旨,孝子之受慈父严命,忆念不忘,作为第一件要事。不论所处境界,静闹闲忙,多念少念,总皆为往生正因,只恐介在勤怠间耳。吾人旷大劫来,久在轮回,岂永不发求出离之心、修向道之行耶。盖皆废于因循,败于怠惰,所以常在生死,受大苦恼。今闻持名简要法门,若仍因循故辙,安于覆败,可谓第一等无血性汉子矣。(彻悟大师)

  ◎念佛而不发大菩提心,不与弥陀本愿相应,终不往生。虽发菩提心,不专念佛,亦不得往生。故必以发菩提心为正因,念佛为助缘,而后期生净土,修净业者不可不知。(省庵大师)

  ◎只要有真正求脱离生死轮回的心,知道世间苦,知道轮回苦,有出离的心,有这个心就好。这个心是真正菩提心的基础,菩提心就从此处生的。(净空法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