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信善男或善女,谁有信心、胜解及恭敬心,将往生净土
“具信善男或善女,谁有信心、胜解及恭敬心,将往生净土。”,“诸众成善逝,净智通胜义,彼等数劫中,虽说极乐赞,而彼赞颂时,纵尽俱胝劫,极乐赞不尽,辩才亦不尽;何人尘数界,粉为细微尘,较彼多世界,满宝作布施,何人已听闻,阿弥陀佛名,极乐胜功德,欢喜而合掌,此福胜前福。故闻佛德后,当喜生诚信,为生极乐刹,猛厉起胜解,何人若能闻,极乐世界名,彼福诸胜刹,不及无法喻,较通达佛语,智者福更多,为得胜义谛,信心为极本,是故闻此已,断除诸怀疑。”,“诸法依缘生,住于意乐上,何者发何愿,即得如是果。”,“佛说诸善法,根本为胜信。” 因此说,生起信心至关重要。生不起信心的障碍有未知、邪知与怀疑三种,为此必须断除这三种障碍。(麦彭仁波切)
◎除造五无间罪及舍法罪外,皆可往生,仅闻佛号者,虽有怀疑亦可往生异地边城。(麦彭仁波切)
◎如果具足强烈的信心、希求心,不依靠其它,便可圆满一切广大资粮之因,因为凡是听闻极乐世界及阿弥陀佛名号者,往昔必定积累过广大的资粮。……总之,极乐世界的殊胜功德是不可思议的,往生到这里的众生都现见住于菩提树王下的善逝如来,现前圣者之断证功德,均获得不退转果位,全部具足超胜其他菩萨的殊胜功德,通过此种方式在一生中圆满诸道等获得难以思测的功德。所以说,如果以自力修持获得与极乐世界菩萨同等的功德,则需要经过无数大劫,但对于(修净土法)具有信心和希求心的有缘者来说,依靠善逝阿弥陀佛的宿愿与不可思议的智慧力,以及大慈大悲力,如被人牵发般地被接引到极乐世界,并圆满广大功德,犹如贫人长久百般辛苦所寻觅的财富,也无法与突然获得如意宝者的财宝相比。因此依靠众生的善缘与佛陀不可思议的智慧二者因缘和合,极为难修的圣道,也会毫不费力地成就。(麦彭仁波切)
◎假设无有任何理证,仅凭自己的感觉而不信往生极乐世界之因,则对净土的功德、佛陀的智慧、圣道的甚深方便一切法,也会产生怀疑,最终此人将退失道心。如佛在经中说:“弥勒,如是我行善逝之事业,汝莫生疑,而当精勤也,于佛陀无障无碍之智慧,勿生疑惑,否则,汝将进入具极其殊胜之珍宝的牢狱中!” 又说:“弥勒,为使此法门不坏失,皆当交付于汝,为使佛法不隐没,汝当精勤也,切莫错乱佛陀教言,否则,将长久遭受损害、不利、不安、痛苦及堕入邪道。” 知道此理后,我们应当说:“这样的道理全是由如来不可思议的智慧力所生。” 并且坚定不移,诚心欢喜,一心希求。(麦彭仁波切)
◎具有善缘、欢喜甚深教言的人能了知:一切众生的业力、根机、缘分的差别,通过无量次第成就果位付出的勤作也有大小等不同,诸法之能力不可思议,这是不可否认的,并知晓依靠善逝如来的智慧力,轻松便可获得如此广大的果报,这也应理。凡承认是佛教徒的人都不应对往生极乐世界的道理产生怀疑。所以,往生极乐世界者所获得的广大功德也是由听闻阿弥陀佛名号后生起信心而产生的,并且也是来自于阿弥陀佛的殊胜稀有之愿力。因此说,此法是极为稀有殊胜之法。(麦彭仁波切)
◎对此经极为恭敬并具有殊胜缘分的人,如同听话的儿子可从仙人父亲的教诲中获得利益。同样,对善逝教言生起信心,随之如理而行者(随行者)无疑能往生极乐世界。那些随法者依此理证之力对佛语生起诚信并对佛陀不可思议的智慧生起清净定解,此等善缘者犹如明目者依靠阳光可现见色法一般。对所宣说的此极为隐蔽的所量圣教义,毫不怀疑地行持,如此可获得所抉择的无等意义。以一切所知中具有无与伦比的功德者,获得佛果的因即是行持无量菩萨行。想要修学菩萨行并欲救度一切众生摆脱危难具有大悲心的人,善加观察时,了知一切众生因被粗猛业惑所迫、不具殊胜智慧等,而难以通过一切圣道。令他们轻而易举便可圆满一切普贤行愿的殊胜方便,即是发愿往生极乐世界。其原因为:依靠佛陀的愿力和智慧力,仅以信心希求心便能往生极乐世界,往生后无勤而获得信力等胜妙功德,不会退转,将圆满一切普贤行。佛彻见此理后在《普贤行愿品》中说:“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我既往生彼国已,现前成就此大愿。”所以,修持此法极为容易,并且具有重大意义。(麦彭仁波切)
◎我们必须对佛法,佛所说的一切,绝对誓从,全盘降服。否则你也许会任意照你自己的意思解释佛法,杜撰你自己的教义,迟早你所得到的结果是你自己的教义的自我解释。誓从是让你接受纯净的教导,不因自我的影响而减质。誓从保持佛法的清净、纯洁和可行性,使得真实的佛法,最纯洁的佛法,对你产生益处。也许教师是纯洁的,也许佛法也是纯洁的,但假如你没有相当的信服誓从,你把你自己的一部分意见掺入佛法之中,结果还是没有收到纯洁的东西,这就好像用脏杯子喝东西一样。(创巴仁波切)
◎信则信自他因果,事理不虚。信得自心是佛,他人亦然,念佛为因,往生作佛为果,西方是事,唯心本性是理,一一真实,故云不虚。行则专事持名,不杂不散。愿则心心好乐,念念希求。如此三事,缺一不可。有信行而无愿者有矣,未有有愿而无信行者也。(省庵大师)
◎念佛是清净念,修念佛法门与三善道三恶道均不相应,只与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相应,可以生净土。所以念佛之念,念念不已,能至无念,故曰胜方便。从初住到等觉都得修念佛法门,近代祖师大德无论研究哪一宗的无不提倡念佛法门。(净空法师)
◎念佛法门是“方便中第一方便,了义中无上了义,圆顿中最极圆顿。念佛圆摄一切佛教,持名一法统摄一切宗、教、事、理”。(蕅益大师)
◎若欲速脱轮回之苦,莫如持名念佛,求生极乐世界。若欲决定得生极乐世界,又莫如以信为前导,愿为后鞭。信得决,愿得切,虽散心念佛,亦必往生。信不真,愿不猛,虽一心不乱,亦不得往生。云何为信?一者信阿弥陀佛愿力,二者信释迦文佛教语,三者信六方诸佛赞叹。夫世间正人君子,便无妄语,况弥陀、释迦、六方诸佛,岂有妄语?此而不信,真不可救。故须先生深信。云何为愿?一切时中,厌恶娑婆生死之苦,欣慕净土菩提之乐。随有所作,若善、若恶,善则回向求生,恶则忏愿求生,更无二志,是名为愿。信愿既具,则念佛方为正行,改恶修善,皆为助行。随功力之浅深,以分九品、四土,纤毫不滥。只须自己简察,不必旁问他人。谓:深信切愿念佛,而念佛时,心多散乱者,即是下品下生。深信切愿念佛,而念佛时,散乱渐少者,即是下品中生。深信切愿念佛,而念佛时,便不散乱者,即是下品上生。念到事一心不乱,不起贪嗔痴者,即是中三品生。念到事一心不乱,任运先断见思、尘沙,亦能伏断无明者,即上三品生。故信愿持名念佛,能历九品,的确不谬也。又:信愿持名,消伏业障,带惑往生者,即是凡圣同居净土。信愿持名,见思断尽而往生者,即是方便有余净土。信愿持名,豁破一分无明而往生者,即是实报庄严净土。信愿持名,持到究竟之处,无明断尽而往生者,即是常寂光净土。故持名能净四土,亦的确不谬也。(蕅益大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