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无因果
修其它的法门都有渐次,逐渐而有次第上进的。但净土法门便不同了,即使是五逆十恶的凡夫,也是从念一句阿弥陀佛起修,历证菩萨各位,还是念一句阿弥陀佛。一声佛号念到底,这就叫顿。至于圆,唯有念佛最圆,念菩萨、声闻、缘觉或其它都不是圆。这就是净土法门的圆与顿。圆顿的意义如同上面所说,而不是一下就到了,要是一下就到了,不必讲过去,那是没有因果,那是没有利根、钝根的差别,那叫“拨无因果”。(智谕法师)
◎在现阶段说来最适合国人修持者莫过于净土宗。净土宗只要一心专念弥陀圣号,别的什么也不用修,真是最适合国人之契理契机之教。一句圣号看来简单,含义实在深广,它是在切近处下手——在心中密密提持一句圣号,令人在不知不觉中将凡心转成圣心,犹如人的头发与指甲,不见其长,而自然长出来一样。因之它既包含三藏十二部经文之精义,也可统括一切宗派之力用,我们再不专心致志地念佛、修净土,实在太可惜了!(元音老人)
◎这个法门是十方无数诸佛共同弘扬、称赞、劝勉大众修学的法门,你就能知道这个法门在整个佛法当中占据什么样的地位。(净空法师)
◎“一句弥陀万法王,五时八教尽含藏,行人但能专持念,直入寂光不动场。” 念佛可使狂心歇息,故此经是最高之境界(指阿弥陀经),许多菩萨都不能请问,乃因他们不了解念佛之妙处,故佛不问自说此妙法。(宣化上人)
◎有人说:“念佛就能成佛?我不信,怎么会那么容易?” 念佛而能成佛,乃是仰仗阿弥陀佛之大愿力所致,勿言不信。阿弥陀佛在以前已和我们签好合约:“我成佛后,你只要念我的名号,你也成佛”,故念佛的人,皆会作佛。(宣化上人)
◎三皈依属立志,有志当有行,行以念佛为最简便,而以持斋戒为根基。(虚云老和尚)
◎念佛是人人本分的事,也是人人本能的事。念佛的意义,就是求得现前一念心的觉悟与明白。一念具足十法界,所谓“十世古今,不离当念,微尘刹土,不隔毫端”。如能发心念佛,则“一念念佛,一念觉悟,念念念佛,念念觉悟;一念念佛,一念明白,念念念佛,念念明白”。人谁不愿觉悟,谁不愿明白,但是人们口里只管说想觉悟,想明白,而心里却存着一些糊涂想。由于心有糊涂想,身体就去做糊涂事。什么是糊涂想?就是意三业贪、嗔、痴。什么是糊涂事?就是身三业杀、盗、淫,及口四业两舌、恶口、妄言、绮语。由于身、口、意三业不净,所以整天六根对六尘,分别声色货利、是非好丑,在所知所觉上做活计。念佛就是回生换熟,放下这些所知所觉,离开能知能觉,而恢复到本知本觉上去。能够恢复本觉,就能成佛。成佛也并不是另外添了些什么东西,就是用念佛的功夫,念得打成一片,把人们心里那些肮脏东西,去得干干净净,佛性也就现前了。(倓虚大师)
◎“我”以主宰为义。人们这个色身之我,它本身并作不得主。比如:人到饿的时候,不吃就不行;渴的时候,不喝就不行;寿命尽了该死的时候,不死也不行;遇到五欲环境,不享受就不行。这已失去主宰之义。殊不知这些吃、喝、享受是属于生命上的事,生命是有生、有灭的,人们除了生命以外,还有一个慧命,它是永无生灭的。什么是慧命永无生灭?就是人人本有的知觉性。这知觉性虽是无形无相,然而它能尽虚空、遍法界,无处不有,无处不是,所谓“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念佛就是培养自己的法身慧命,仗佛力,仗自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开佛知见,恢复自己的本觉性。念佛人,只要信、愿、行具足,脚踏实地去念,既仗佛力,又仗自力,绝不会走错路的,所以说念佛法门最方便、最直捷。(倓虚大师)
◎普通人都以为成佛是件难事,其实并不难。佛和众生都是一种观念功夫所成,佛一念具足十法界,众生一念也具足十法界。若一念贪心起,就是饿鬼;一念嗔心起,就是地狱;一念痴心起,就是畜生;一念疑慢心起,就是修罗。一念落于五常、五戒,就转于人道;一念落于上品十善,就生天上;以十二因缘为观念,就是缘觉;以六度为观念,就是菩萨;以自利利他、万行平等为观念,就是佛。又如农、工、商、军、政、警、学,最初都是由于观念所成,观念是什么,自己就是什么。念佛人也是一样,每天眼里看佛,嘴里念佛,身体拜佛,心里想佛,耳根听佛,时时刻刻,以超生极乐世界为观念,这样到末了,决定能生西方极乐世界,也决定能成佛。(倓虚大师)
◎一信生必有死(普天之下从古至今曾无一人逃得);二信人命无常(出息虽存入息难保,一息不来即为后世);三信轮回路险(一念之差便堕恶趣,得人身者如爪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四信苦趣时长(三途一报百千劫,再出头来是几时);五信佛语不虚(此日月轮可令堕落,妙高山王可使倾动,诸佛诚言无有异也);六信实有净土(如今娑婆无异,的的现有);七信愿生即生(已今当愿已今当生,经有明文,岂欺我哉);八信生即不退(境胜缘强,退心不起);九信一生成佛(寿命无量,何事不办);十信法本唯心(唯心有具造二义,如上诸法皆我心具皆我心造)。信佛语故,则造后四;不信佛语,但造前四。故深信佛言,即深信自心也。修净业者,能具此十种信心,其乐土之生,如操左券,而取故物,夫何难之有。(彻悟大师)
◎《普劝念佛文》:若人富贵,受用现成,正好念佛;若人贫穷,家累甚少,正好念佛;若人有子,宗祀得托,正好念佛;若人无子,孤身自由,正好念佛;若人子孝,安受供养,正好念佛;若人子逆,免生恩爱,正好念佛;若人无病,趁今健康,正好念佛;若人有病,切近无常,正好念佛;若人孤寡,孑然无碍,正好念佛;若人遇难,遭逢如此,正好念佛;若人年老,光景无多,正好念佛;若人年少,精神清利,正好念佛;若人处闲,心无事扰,正好念佛;若人处忙,忙里偷闲,正好念佛;若人出家,逍遥物外,正好念佛;若人在家,知是火宅,正好念佛;若人聪明,通晓经义,正好念佛;若人愚鲁,别无所能,正好念佛;若人学禅,悟得唯心,正好念佛;若人修仙,求无量寿,正好念佛;若人持律,律是佛制,正好念佛;若人看经,经是佛说,正好念佛;若人悟道,悟须佛证,正好念佛。普劝世人,火急念佛,九品往生,华开见佛,见佛闻法,究竟成佛,始知自心,本来是佛。(莲池大师)
◎“所谓方便中第一方便”,“方便”是讲修行的方法,在所有一切修行方法里面是第一方便,没有比这个更方便。这一句佛号,行住坐卧都可以念,什么都不会妨碍。如果别人讨厌你念,我心里念,他也不障碍,我口里不念,心里念。他如果喜欢听佛号,我们就大声念,我念他也听。你说这个多自在!所以说它不拘形式,也不拘场所,什么场所都可以念,行住坐卧都可以念,走路可以念,站在那里可以念,坐在那里也可以念,躺在床上也能念,这个多自在!不像其它的法门仪规很多,你的功夫不容易相续,也就是会间断的,唯独这个法门功夫不会间断,所以它是第一法门。念佛人不需要别的,只要一句佛号就行了。但是佛号要会念,会念的人往生成就了,不会念的人还是不行。什么是会念?“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怀疑、夹杂、间断,就是不会念。不会念的,就变成人天福报,此生不能往生。所以一切法门里,念佛法门比其它法门确实方便多了,这是佛说经的目的。(净空法师)
◎孝亲尊师,这是佛法的大根大本。佛法是什么?佛法就是孝道、师道,从这个地方开始,也到这个地方圆满,孝道圆满、师道圆满就成佛了,彻始彻终,佛的教学就是孝敬而已,孝亲尊师,没有别的。你要是真正明白了,我们要是想把孝顺做得圆满,那就一心念佛,念到自己往生净土,见到阿弥陀佛了,你的孝顺就圆满了。怎么说呢,你的父母家亲眷属,不但是此生,生生世世的亲属,你都认得了,你都记起来了,他们现在在哪一道里,你都看清楚了,你都听到了,只要缘一成熟,你就有能力去帮助他。所以佛不度无缘之人,生生世世家亲眷属跟自己有缘啊,都能帮助他们脱离六道,往生不退成佛,这叫大孝,这叫真孝。(净空法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