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劣慢
卑劣慢’:这有两种人:一种人,对于他人多分胜者,亦承认自己卑劣,但是还要‘慢’一下,说是自己不过少分卑劣而已。另一种人,已完全承认他人之高胜,自己实在是卑劣,但是决不肯虚心下气向人学习。竟会说出这样话来:‘你高你的,我卑我的,你成你的佛,我堕我的地狱,我不希望你来度我’!唉!这种‘卑劣’而仍要‘慢’的人,真是可笑亦复可怜了!
七、‘邪见慢’:社会上有一种恶人,仗恃著他所作的恶事,生起‘高举’之心,这就是‘邪见慢’。例如:恶人作恶,犯法坐牢。他不但不以为不名誉,反而以为坐监牢的次数越多,越有资格!又如恶人杀人,不但不知悔改,反而以为杀人越多,越是英雄!噫!这种人在世之日,为害社会!为害国家!死了之后,一定堕入阿鼻地狱!真是害人亦复害己了!
一切凡夫,皆有‘我执’:凡有‘我执’者,皆有‘我慢’。不过有轻重之分而已。有些人,见了诸佛之像,即肯礼敬;这是‘我慢’轻的人。有些人,见了诸佛之像,不但不肯礼敬,反而故意的挺起胸脯,背抄两手,举目高视,好像要与诸佛较较身量似的。这就是‘我慢’重的人。我们见到礼敬诸佛的人,固然欢迎他。但是见到不肯礼佛的人,也不要舍弃他。应当循循善诱,方便劝导,令知礼敬诸佛有不可思议之功德!初入佛门的人,教他礼佛,当然有点勉强。可是时间久了,也就自然了。将来不但见了佛不起我慢。就是见到一般人,乃至见到一般畜生,皆不会生起我慢之念。结果把‘我慢障’消除净尽!得到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尊贵身,这就是得到礼敬诸佛的利益了。
3、念佛与礼敬诸佛
又有人说:我们只要一心念佛好了,不必再去拜佛。因为念佛的目的,在求一心不乱。设若一边念佛,一边拜佛,岂不令人分心动念吗?而且‘一法具有一切法’,只要一心念佛,自然具有拜佛的功德,又何必劳身累形呢?
这话,乍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但这种道理并不圆满。若在‘一法具有一切法’来讲,则颇有道理。可是在‘一切法即是一法’来讲,这‘道理’就只有一边了。
我们不要讲的太高深玄妙,令人难懂。还是讲浅显一点吧:
第一、念佛的人,没有不拜佛的。因为念佛的人,对于佛都存有必恭必敬之心。有敬佛之心的人,遇见佛像,焉有不拜之理?!设若不拜,必无敬心!既无敬佛之心,念佛还能念到一心不乱吗?
第二、假若一种法门可以对治一切烦恼,则普贤菩萨又何必发十种大愿呢?!一愿有一愿的妙用,礼敬诸佛之愿,其妙用在对治‘我慢障’。假使只知念佛,而不礼敬诸佛,或虽礼而不敬,如前面所讲的‘我慢礼’‘求名礼’,如是则‘我慢障’未能伏除。具有‘我慢障’的人,发心念佛;念来念去,会增加‘我慢’的。例如有些念佛的人,自己觉到会念佛,会用功,便自以为了不起!于是以为别人都不会用功,便瞧不起别人!这都是念佛念出来的‘我慢烦恼’。急应以礼敬诸佛之法对治之!
现在要讲念佛与拜佛的方法了,诸位留心听著!
在念佛七中,当然以念佛为主。可是在‘起香’之前,要拜三拜。每一支香念完之后,也要拜三拜。尤其在晚上‘大回向’之时,要拜很多拜。这都是用的礼敬诸佛的功夫。但是切不可礼而不敬!必须至诚作观,方见功效!一定要依著文殊菩萨所说的‘礼佛观想偈’来作观想。偈曰:‘能礼所礼性空寂,感应道交难思议!我此道场如帝珠,弥陀如来影现中!我身影现如来前,头面接足归命礼!’
第一句的意思,是要观想著:能礼之人与所礼之佛,其体性本自空寂。也就是前面所讲的第四种‘无相礼’。第二句的意思,是要观想著:其体虽空,其用不无。自然感应道交难思难议了。即是第五种‘起用礼’。第三句及第四句的意思,是要观想著;我此礼佛道场,如帝释天的宝珠网一样,有重重无尽的弥陀如来,影现其中。帝释天宫有一庄严罗网悬饰空中。是用一千个宝珠穿成的。粒粒宝珠,皆有光明,互照互摄。一个宝珠里面,有九百九十九个宝珠的影子。个个宝珠,悉皆如是。这是第一重境界。一个宝珠,带著所照摄的九百九十九个珠影,又照入个个宝珠之中。个个宝珠,悉皆如是。这是第二重境界。如是互相摄入,第三重,第四重,乃至‘重重无尽’。我们没有珠宝,可以用十面镜子来证明;四方四隅,用八面镜子,上方用一面,下方用一面,中间点一盏灯,就会出现‘重重无尽’的境界来了!设若十面镜子不容易找到,可以先用两面镜子试验一下。在这两面镜子中间,点一盏灯,试想该有多少灯影呢?若依我们的粗浅想法,至多不过两个灯影吧!啊!那里知道竟是数不完的灯影哩!上面所说的灯影,是证明‘帝珠’的。帝珠是譬喻无尽的世界,无尽的诸佛的。虚空之中,有无量数的世界,(世界亦名刹)即有无量数的佛。这是第一重境界。每一个世界—刹中,有无量数的微尘。粒粒微尘之中,复有世界,亦复有佛。这是第二重境界。尘中有刹,刹中复有尘,尘中更有刹;如是刹尘尘刹,重重无尽!所有之佛,亦复重重无尽!我们拜佛的时候,要如是观想。亦即是第九种‘总摄礼’,及第十种‘无尽礼’。礼佛观想偈的最后两句:‘我身影现如来前,头面接足归命礼’。即是第三种‘恭敬礼’了。
讲到这里,总结一下:在念佛七中,每一支香之前后,都要拜三拜。每一拜伏身在地之时,就要依著文殊礼佛偈,至诚作观!每日晚上,‘大回向’‘顶礼’之时,口唱佛名,即随文作观!‘一心顶礼,宏扬净乐土,释迦佛如来,千百亿化身,遍法界诸佛’!‘一心顶礼,常寂光净土,阿弥陀如来,清净妙法身,遍法界诸佛’!一共十条‘顶礼’,每一条都带有‘遍法界诸佛’。遍法界,即是尘尘刹刹,重重无尽之界。如是礼一佛,即是礼无量诸佛,如是用功,即是将念佛名号与礼敬诸佛融而为一了。
打念佛七,是以念佛为主的!话说多了‘打闲岔’,诸位还是打起精神来念佛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