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有悭惜
(1)(法度)‘法’是法律,‘度’是法制,常规。
(2)(奢淫)‘奢’是奢侈,‘淫’事情做得太过分。
(3)(恣)放任纵欲。
(4)(机伪)是机心诡诈。
(5)(中外)‘中’是自己一家人,‘外’是外人。
富有悭惜,不肯施与。爱保贪重,心劳身苦。如是至竟,无一随者。善恶祸福,追命所生。或在乐处(1),或入苦毒(2)。又或见善憎谤,不思慕及(3)。常怀盗心,悕望(4)他利。用自供给,消散复取。
《解》世间有一类富有的人,但是他们悭贪吝惜自己的财物,不肯把财物施舍与人。爱欲牢固,贪心深重,终身保护自己的财物。就这样直至寿命终尽的时候,他的财物没有一样能带得走,唯有一生所造善恶祸福的业力,支配著他去六道轮回。这一生作善得福,来世必至乐处;这一生作恶得祸,来世必遭苦毒。
又或见人行善,反生憎恶、诽谤,没有敬慕仿效之心。如是之人,常怀侵夺之心,希望夺取不义之财供自己受用。受用完了,又复重造盗恶。
《注》
(1)(乐处)指三善道。
(2)(苦毒)是痛苦的报应,指三恶道。
(3)(慕及)是敬慕仿效的意思。
(4)(悕望)同‘希望’。
神明□识(1),终入恶道。自有三涂,无量苦恼,辗转其中,累劫难出,痛不可言。
《解》造作这么多罪业的人,天神(俱生神)记录善恶,送交阎罗王。又在他的阿赖耶识里也记录他所犯的罪行。命终之后一定堕入三恶道,自然有三途的苦报,无量苦恼。这样辗转在三途之中,累劫难得出离,这种痛苦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
《注》
(1)(神明克识)‘神明’在此指阿赖耶识。‘克’是一定,‘识’是记录的意思。
其三者,世间人民,相因寄生(1),寿命几何。不良之人,身心不正,常怀邪恶,常念淫佚(2)。烦满胸中(3),邪态外逸。费损家财,事为非法。所当求者,而不肯为。
《解》第三段讲淫欲恶。世间人民由于相互之间的业因而生于世,寿命能有多长。不良之人,身心不正,常怀邪恶、狠毒、不善之心。常沉溺于淫欲放荡、烦恼欲望,邪淫放荡之态流露于外表。耗费损失家中财产,来造作淫欲之事。所应当追求的正业,反而不肯去做。
《注》
(1)(相因寄生)指众生由于相互间之业因而出生于世。
(2)(淫佚)‘淫’是邪淫,‘佚’放荡。
(3)(烦满胸中)是指欲火内烧,胸热心狂。
又或交结(1)聚会,兴兵相伐。攻劫杀戮(2),强夺迫胁(3)。归给妻子,极身作乐。众共憎厌,患而苦之。
《解》或是勾结恶友,聚集邪众,兴兵相争,互相攻伐。侵掠杀戮,武力迫胁。公然劫取,造作种种恶行。用来取悦妻子。纵情于声色,极身作乐。因此,社会群众对他憎恶讨厌,为此遭受灾祸和无边的痛苦。这是说他的现世报。
《注》
(1)(交结)是勾结。
(2)(杀戮)此处指以枪矛武器杀人。‘戮’以尖锐之物相刺叫戮。
(3)(迫胁)指以威力来恐吓强迫。
如是之恶,著(1)于人鬼。神明记识,自入三涂。无量苦恼,辗转其中。累劫难出,痛不可言。
《解》这种恶人,后世的人和天地鬼神都明显的知道他的恶行。并且阿赖耶识里收藏了恶业的种子,天神也记录下他的罪行。命终之后自然堕入三途受无量苦恼。这样辗转在三途之中,累劫难得出离。这种痛苦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
《注》
(1)(著)昭著。
其四者,世间人民,不念修善,两舌、恶口、妄言、绮语。憎嫉善人,败坏贤明,不孝父母,轻慢师长,朋友无信,难得诚实。
《解》第四段讲妄语恶。世间人民由于不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迷于名利而不能念及修善积德。造作两舌,煽动离间,搬弄是非,言词粗野,恼他人心。存心欺诳,口出不实之言。还有善用花言巧语,诱人恶作的一类绮语。
他们憎恨、嫉妒善人好事。专干破坏好人好事,欺骗世人,对于贤明的人失去信心。他们不孝父母,对自己的老师轻视骄慢。对朋友不讲信用,难得见到他有诚实。
尊贵自大,谓己有道。横行威势,侵易于人,欲人畏敬,不自惭惧。
《解》由于他很会运用欺骗的手段,能令他人相信,便妄自尊贵自大,称说自己有道。若是未得圣道,说自己得圣道,那是大妄语,要受极大的苦报,因为他误导许多众生步入邪途。
再看他仗势欺人,横行霸道。欲令大众俯首听命,唯我独尊,天天造作恶业而不知惭愧,不知自戒恐惧。
难可降化,常怀骄慢。赖其前世,福德营护,今世为恶,福德尽灭,寿命终尽,诸恶绕归。
《解》佛说这样的恶人,习染太重,难于教化降伏。他的骄慢习气不改,他能横行一时,皆因他前世所修的多福保护他不败。但今世为恶,宿世的善果享尽了,善神远离,所以他在寿命终尽时,恶业现前,有意想不到的灾难。
又其名籍(1),记在神明。殃咎牵引,无从舍离。但得前行,入于火镬,身心摧碎,神形苦极,当斯之时,悔复何及。
《解》神明将恶人的罪行,都记载在他的个人档案里。恶业牵引,鬼神鉴察,带著罪人,他就无法逃脱,只有跟著鬼神前往狱火油鼎之中,身心(形体和精神)遭受到摧毁破碎之剧苦。当此之时,后悔莫及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