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谕策进
净空法师讲述
【劝谕策进(1)第三十三】
《解》从这一品开始,世尊为我们说明娑婆世界的状况。众生业障习气深重,三毒炽盛,沉沦六道,苦不堪言。所以佛勉励晓谕我们要厌离苦趣,止恶行善。策励我们精进行道,求生净土。
《注》
(1)(劝谕)劝勉晓谕。(策进)策励精进。
世人共争不急之务,于此剧恶极苦(1)之中,勤身营务(2),以自给济。尊卑、贫富、少长、男女,累念积虑(3),为心走使(4)。
《解》世间人受到妄心的驱使,都在争著做无关紧要的事。而对于生死、出三界的大事却不关心。因此,在这剧恶极苦的世间,自身勤劳的去经营造作,忙忙碌碌,无非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无论尊卑、贫富、少长、男女,各阶层的人,都是受到妄心的驱使,每天都在千方百计的谋算,起心动念、一切造作,多半都是损人利己。
《注》
(1)(剧恶极苦)‘剧恶’指十恶业,‘极苦’是五浊恶世的苦报。
(2)(勤身营务)‘勤身’自身勤劳,‘营务’经营造作。
(3)(累念积虑)‘累念’思忆过去,‘积虑’忧虑未来。
(4)(为心走使)受到妄心的驱使。
无田忧田,无宅忧宅,眷属财物,有无同忧。有一少一,思欲齐等。适小具有,又忧非常(1),水火盗贼,怨家债主,焚漂劫夺,消散磨灭(2)。
《解》一切众生对于田宅眷属财物,没有的时候,想争取;拥有之后又害怕失去。有了这样,又觉得少了那一样,总想跟别人看齐相等。刚刚拥有了一些,又担忧有意外的灾难,比如水灾的漂流、火灾的焚烧、盗贼的劫夺、怨家的消散、债主的磨灭。
《注》
(1)(又忧非常)‘非常’指突然发生的意外灾害。
(2)(磨灭)消灭。折磨身心,财物尽失,荡然无余。
心悭意固(1),无能纵舍(2),命终弃捐,莫谁随者。贫富同然,忧苦万端。
《解》众生悭吝的心非常顽固,对于拥有的一切都放不下、舍不得。但是到了命终的时候,全部都得舍去,没有一样能带走的。这种现象,不管贵贱、贫富都一样,大家都有无尽的忧虑苦恼。
《注》
(1)(心悭意固)‘悭’悭贪吝啬,‘固’是固执。
(2)(无能纵舍)就是放不下、舍不得。
世间人民,父子兄弟夫妇亲属,当相敬爱,无相憎嫉,有无相通(1),无得贪惜。言色常和,莫相违戾(2)。或时心诤(3),有所恚怒,后世转剧,至成大怨。世间之事,更相患害,虽不临时,应急想破。
《解》世间人民,父子兄弟夫妇亲属,应当互相尊敬爱护,不可彼此憎恨嫉妒。在物质和精神生活上,应当互相帮助安慰。受者无得贪多,施者无得悭惜。言语态度要常常保持宽厚温和,不可以互相违背凶狠。偶尔心里有意见,有所嗔恚忿怒,这种情况,累积越来越严重。往往从小怨恨变成大仇恨。世间的事情就是以此为患害。虽然果报还没有现前,应该赶紧想办法来化解。
《注》
(1)(有无相通)‘有无’指财物上的有无,‘相通’指互相帮助。
(2)(违戾)‘违’违背,‘戾’凶狠。
(3)(心诤)心里有意见,不能忍让。
人在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苦乐自当,无有代者。善恶变化,追逐所生(1),道路不同,会见无期。何不于强健时,努力修善,欲何待乎?
《解》人在娑婆世界死生,就是因为爱欲太重,在六道轮回里,自己造的业必定自己承受果报。每个人造的业都不一样。业不同,受的报也就不同。所以无论出生在那一道,都是独生独死,独去独来,没有作伴的。不但如此,自己造业,自己承受苦乐的果报,也是没有人能代替你的。
而且众生善恶的念头转变也很快,善恶业因追随生命而招感果报。一旦堕入了轮回,因为各人道路不同,再想遇到是很不容易的。纵然遇到了,彼此已经是改头换面,再也不会相识。所以释迦佛劝勉世人,为什么不在身体强健的时候,努力断恶修善,念佛求生净土,还要等待什么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