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意修习,无不圆满
除其本愿为众生故,被弘誓铠,救化一切有情皆发信心。修菩提行,行普贤道,虽生他方世界,永离恶趣。或乐说法,或乐听法,或现神足。随意修习,无不圆满。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这一愿主要是随意教化。有很多人慈悲心特别强,自己未成佛,就想去帮助别人成佛,正如地藏王菩萨一样。他有地藏的大愿,地藏大愿也要到西方极乐世界,才能圆满。西方极乐世界是一个开放的社会,阿弥陀佛是一个民主的教师,我们到那个地方去,随心所欲,教师会帮助我们,成全我们,十方一切诸佛刹土,想到那里去就到那里去,想用什么身份去帮助众生就用什么身份。从西方极乐世界回来,再入这个娑婆世界,会不会退转?阿弥陀佛本愿里说,决定不退转。你若不到西方极乐世界打个转再回到娑婆世界,菩萨也有退转,这个事情麻烦大了。这一愿主要是给我们说明这一点的。
这些菩萨教化众生,有个特色。一、‘教化一切有情,皆发信心。’他对大乘佛法,特别是净土法门能生起信心。二、‘修菩提行’。菩提行是觉悟,念念觉而不迷。三、‘行普贤道’,普贤道就是修净土。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这些菩萨们或是说法帮助众生,或是听法作影响众,随意修习,无不圆满。
‘我作佛时,生我国者,所须饮食,衣服,种种供具,随意即至。无不满愿。十方诸佛,应念受其供养。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这一段有两愿:‘衣食自至’,‘应念受供’。人生到这个世界来干什么?来造业,来受业报。从前造的业,现在来受报;受报的时候再来造业,来世受报,比这一世还要苦。忙忙碌碌,空过一生。你说这多么冤枉啊!所以一定要觉悟。忙碌最大的理由就是衣食住行。在西方极乐世界,这个事情阿弥陀佛替我们解决了。阿弥陀佛从前游历、参访、考察、观光时,看到许多世界的众生为了衣食一天到晚在忙碌,所以西方极乐世界是思衣得衣,思食得食,衣食住行从此不要操心了。想吃什么来什么,吃完了,不要了,就没有了,不要去洗碗洗碟子,收拾等等,统统不要。想要,天上就飞来了;不要,就飞走了。你看这个多自在啊。想穿什么衣服,衣服已经在身上了。不要去买料子,不要去裁缝。这么好的地方,你要不要去呢?还有人喜欢珠宝,带在身上珠光宝气。西方极乐世界,一动念头,珠光宝气都在身上了。而且那个宝才叫真正的宝。我们这个世界的金银珠宝在西方极乐世界没人要。你看黄金,大家认为不得了啦,西方极乐世界黄金是铺马路的,谁拿铺马路的东西戴在身上,那多难为情啊!宝石、翡翠、玛瑙等等,在西方极乐世界都是建筑材料。那里街道、宫殿都是七宝造的,游泳池都是七宝的(他们叫七宝莲池)。因为我们这里太稀有,所以大家认为是宝物,非常珍贵。西方极乐世界这些东西一文不值。这个我们要觉悟。喜欢珠宝,忧虑衣食住行,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就永远解决了。从此以后,再也不要为这个操心了。你看,这个多自在呀!我们晓得了这个好处,就要认真、努力地去念佛,这绝对不是阿弥陀佛在那里诱惑我们。《金刚经》上讲,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跟事实一样,不增不减)、不诳语者、不异语者,句句都是真实话。我们如果不相信,过失在我们,佛没有过失。相信的人就有福了。这是‘衣食自至愿’的意思。
‘供佛之愿。’佛是无上正等正觉,我们应当亲近他,学习他。那就应送一点供养。用什么东西供养呢?你想供给佛的礼物随心所欲。想用什么供养,这个供具已经在手上了,呈献给佛。这个供具随念变化所得。十方诸佛接不接受呢?接受。我们有这个信念供佛,佛应念接受。我们现在在佛像前供养,他接不接受我们不晓得。说实在话,我们的心不清净,佛就不接受。比如说我们今天以香、花、水果来供佛,希望佛保佑我发财,你说佛接受不接受?这个条件很苛刻,佛不敢接受了。为什么呢?接受你供养,要保佑你发财,佛不愿保佑你发财,所以也不接受你的供养。所以供佛要用清净心,不能有任何条件。附有条件的供养,佛是不接受的。你供养神,神会跟你讲条件的。但佛菩萨、阿罗汉不会跟你谈条件,就连真正修行的出家人,也不会接受你有条件的供养。因为有条件,心就不清净,这是不如法。如法的供养,是无条件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