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万法归一

来源: 发表人: 2023-10-02 浏览量:845

万法归一

       常闻佛具足无量智慧,无量德能,此二句话究竟是事实还是赞叹?如果是事实,我们要问,一个造极重罪的人,照佛经说应堕地狱,佛是否有能力使其立刻成佛?如其不能,则佛并没有无量智慧德能。根据净土经典说,佛确有此能力,问题就看对方信不信,接受不接受,这个法门就是“念佛往生”。阿弥陀经讲的很明显,如有人能于一至七日念佛,一心不乱,即能圆满成就。可惜这种殊胜法门,很少人相信。佛菩萨在悟,我们在迷,迷悟只在一念之间。“一念”这个名词很不易懂,念头很复杂,一念是清净的。禅家说:万法归一,一归何处。“万法归一”之“一”字是“任一”。华严经说“一即是多,多即是一”。因此八万四千法门,门门平等,任何一法都能教你明心见性,对任何法门都不能分别执著。我们无始劫来,心理精神思想见解受到污染的程度,人人不一样。有些法门修起来很容易,有的很难,总之要契机。一般人学佛总难免有些障碍,例如参禅不能得定,不是乱想就打瞌睡。学密口念咒,手结印,心观想,而三密要能相应,亦不容易。咒语在大藏经中刊载不少,但以方言关系,音不准确,殊少效验。咒语有许多是鬼神的言语,另有一部份只有声音,并无含义。佛在世时,教人念咒可以治病。人身如机器,那个经络有障碍,用声音振动其障碍部位,使其畅通,亦合乎科学。咒语一定要口传,传教到现在已有三千年,辗转口传,音质有变,到今天已经不太灵了。李炳南老师抗战期间在后方从青海西藏的活佛学了两百多个咒语,没有一个灵的。他曾学隐身咒,他说,我念了十几遍隐身咒,但是你们还能看见我。他花了八年时间学密,到最后无效。又学了八年禅,亦未得定,所以全部放弃。后来因缘殊胜,遇到印光大师,乃专修净土。他希望我们不要走他的冤枉路,再不要浪费时间。只有念佛法门,不要断见思烦恼即可出三界,不但一般人难信,佛菩萨都说难信。密宗仪规太繁,参禅躺在床上不能参,念佛行住坐卧均可念,念到“念而无念”,念到“能所双亡”;即入了佛的境界,一超直入,这是很难体会。其他法门修因得果不同时,唯有念佛是因果同时,所以净宗又叫“莲宗”。植物都是先开花后结果,莲花特别,花果同时,因此用莲花代表净土宗。佛在华严经、圆觉经中都说,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不过是迷失了。迷失有时间性,一旦觉悟,即时成佛。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既有佛性,一定可以成佛。我们遇到这个法门,依教奉行,能否成佛,关键在于你相信不相信这两句话:“是心是佛,是心作佛。”如果你念佛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一定成功。假如念佛还想参禅、想学教、又想学密,就是夹杂。一夹杂,心就不净。一定要“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平常六根皆向外攀缘,要把它收回不再向外攀缘。习惯看电视,现在不看了,专心念佛。佛在遗教经中说:“制心一处,无事不办”一天到晚念阿弥陀佛,日常社会上应处理的工作,仍负责照做,并不是不管。做完了不要再去想,立刻把佛号提起来。有人说从事各行各业,不想,那怎么行。须知妄想是第六意识分别心起作用,不想反而处理得恰到好处。禅家说,参禅不可用心意识参。处世待人也不应当用心意识,不分别、不执著、不落印象,纯用理智,不用情识,这样处理业务必更正确更圆满。有人常常想,现在专修净土,只供一尊阿弥陀佛,从前供的佛菩萨会不会怪我呢?这种念头已把佛菩萨当作凡夫,把他们看低了,这个罪过可不小。应知供养不是请他们享受,供花供果就联想到因果,供水表示清净心,提醒我们清净平等。供灯表示光明,我们心要正大光明。油澄表示燃烧自己,照亮别人。供养是警惕自己,佛菩萨并不需要这些。佛菩萨在世间莫不是舍己为人,明白此意才是庄严自己。如认为佛菩萨贪图我们的供养,乃是大错特错。经此反省就是觉悟,悟后起修,修正我们的行为、思想、过失、见解,一天修一项,三年就成为一位贤人。真正修善行,鬼神都敬畏。我们这个心一天到晚打妄想,把它收回来专想阿弥陀佛。这一句佛号包含之内容无量无边。第一必须把经念熟,想他当初的发心、求学、修行,建立极乐世界、接引众生。想久了与弥陀功德就相应了;把他的功德变成自己的功德。如不能念全部就念第六章四十八愿,念到自己的心愿与弥陀的本愿合一,把弥陀的行持变成自己的行持,样样学阿弥陀佛如何对人、对事、对物,学的完全一样,你就变成阿弥陀佛了,不想的时候就念佛号四个字“阿弥陀佛”。想人我是非、过去未来,就是造六道轮回业。念头一转,再不搞六道轮回了。一切法从心想生,口念佛,心想佛,当然成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