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爆炸力学与核试验工程领域著名专家林俊德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959415489
本馆由[ TT18935458孝爱天使 ]创建于2012年06月06日

林俊德---中国第一次核试验成功了

发布时间:2013-02-20 15:22:14      发布人: 一米阳光
 那年林俊德所在研究所搬迁到条件更为艰苦的边远地区,他又在大山深处进 行了一系列的科学试验。这时正值我国地下核试验初创时期,平洞试验还有许多急需解决的力学问题,竖井试验更是刚刚起步。由于核试验工程存在放射性污染,因此爆炸后的工程设施破坏状态监测显得格外重要。林俊德指导改造完善了核试验的工程监测系统,通过多种技术手段来分析试验封闭工程的有效性,为改进核试验工程设计提供了重要根据。他指导项目组改造完善了地下核爆炸岩体力学测量体系,并系统地测量了不同爆炸条件下岩体应力波和地震运动,研究总结出分析、评估与利用现场测量数据的科学方法,为核爆炸地下效应研究和核防护工程研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在他的不断探索下,一套行之有效的工程测震方法建立起来,节省了工程防震费用,提高了工作效率,解决了长期困扰试验任务的一系列工程难题。[4]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点,中国第一次核试验成功了,爆炸时他们在离爆心60公里的高坡上,爆前人背对爆 心戴上减光一万倍的墨镜等着,觉得能看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就是瞎了一只眼也值得。蘑菇云升起后大家又跳又叫,帽子满天飞,激动的心情久久平息不下来。在这次试验中,他们的钟表压力自记仪取得了成功,兄弟单位都来祝贺,组织上给他们小组记了集体二等功,还给他记了个人二等功。这套仪器经过改进和完善后,比美国的同类仪器更可靠更准确,重量只有它们的1/5至1/10,造价也低多了,很快就被推广到所有参试单位,后来还获得了国家三等发明奖。

  1969年以后,他还搞了空中冲击波测量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974年起搞的强冲击波测量项目,达到了美国同期的水平,得到了全军科技成果二等奖。1978年后,他担任了研究室的领导职务,转到搞地下核试验和核爆炸力学模拟设备研制工作,担任基地总工程师,多次出席全国性爆炸力学、空气动力学等学术会议。1986年、1992年,他先后参加国际强动载学术会议。1991年,作为中国专家代表团成员赴瑞士日内瓦参加联合国裁军组的地震事件核查专家组会议。

  在40多年的科研旅途中,他和同伴先后获得30多项科技成果奖,其中国家科技奖4项,部级二等以上科技奖11项,立一、二等功各一次,获国家人事部颁发的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证书和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78年4月,他被国防科委授予先进科技工作者标兵,荣获国防科委首届学习雷锋、“硬骨头六连”先进代表大会、科学大会奖。1987年8月1日,他被总参、总政、总后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英雄模范”称号,光荣地出席全军建军60周年英模代表大会。1990年3月,共青团中央、共青团北京市委、中央国家机关团委在北京举行“奋斗者的足迹”首场报告会,作为全国12名由老中青三代优秀科学家代表组成的报告团成员之一,林俊德应邀作报告。1999年9月18日,应邀出席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大会,受到江泽民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2001年12月12日,光荣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部院士。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