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志登孙吕氏纪念馆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942345222
本馆由[ wdcmx]创建于2025年04月01日

我的母亲

发布时间:2021-11-23 11:30:24      发布人: wdcmx

我的母亲

(艰难岁月

代序

可歌可泣感人之深的回忆录

2010515日晨曦,在快速公交车站,巧遇徐寿山先生,他委托我看一下孙梅同志回忆其母亲的文章,并且要书写“我的母亲四字作为回忆录封面的标题。说实在话,我的文化水平并不够条件接受寿山先生委托的任务,但碍于老熟人、老朋友面子,又看到寿山先生那诚恳谦虚的神态,情不可却,免为其难接受了委托。“受人之托,终人之事,待人接物中应具有的态度。经过数天过程,虽能草草交卷,但按寿山先生及夫人孙梅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限于水平,不足之处,请予以谅解。

这本可歌可泣感人之深的回忆录,通览了三遍:文字简朴无华,情感毕真流露,实事求是地叙述了当时历史的实况,无故弄玄虚之处。正因为是当时历史真实面貌的反映,而又符合现代人对历史回忆的要求,所以不能从文学角度出发,乱加删改,装饰其辞。讲历史嘛就得实事求是,不求词藻华丽,做到通俗易懂,人人爱读,能把先人光辉业绩如实反映出来,方可收效犹佳。

回忆录读后受感动,在感动之余,对这位革命的老妈妈——第二个沙家浜沙妈妈——敬献挽联

良操美德千秋在亮节高风万古存。

唐晓曙

2010515

前言

我的母亲原系大户人家闺秀身受传统道德熏淘和教育品质高尚。孙家是大户可祖父董事因吸鸦片把家产败掉了,导致破落贫穷而我母亲不嫌贫嫁来孙家一家人团结和睦辛勤劳动小日子过得很好。不幸的是日本鬼子侵略中国敌伪进驻县城所在地东坎天都变了。在母亲支持下父亲投身革命,不幸牺牲。父亲牺牲后留下年老的祖母和我们六个小的子女仅靠母亲一个人支撑着全家老小八口人的生活贫困疾病交错那种苦是非常人所能承受的对上侍奉着老的养老送终对下哺育着小的,一个个培育成人真不容易啊怎不使我们心痛万分不但把一个破碎贫困的建成了六个美满幸福的是名符其实的伟大的母亲”,同时是支持革命干部支持革命事业“革命的妈妈饮水不忘掘井人”,我们怎能忘记您不感概万千适逢母亲节105周岁的时候,特以此文祭念

家庭概况

我于1933618日出生在滨海县东坎镇三烈村(原名大桃园)。

我的祖先孙氏原是苏州阊门人,在明代洪武赶散期间迁来苏北。孙姓氏族原分布于阜宁、滨海等地,到我祖父孙其道已经十七世。

我祖父孙其道系长房共有兄弟姊妹七人祖母管氏生我父亲孙志登和两个姑母大姑母嫁于姓二姑母嫁王姓。

二叔祖父孙其达二叔祖母陈氏生三男二女长子孙志群次子孙志昭三子孙志木大女嫁杨姓二女儿嫁吴姓。

三叔祖父年青夭折

四叔祖父孙其跃娶四叔祖母陈氏生二男三女长男孙志强娶李氏次男孙志广娶陈氏,长女嫁吴姓次女嫁嵇姓三女嫁李姓。

还有四个姑奶奶大姑奶奶嫁葛姓二姑奶奶嫁吴姓三姑奶奶嫁李姓,四姑奶奶嫁单姓。

父亲孙志登生于1907年正月二十七日,母亲吕氏生于1906年三月二十七日,生二男五女长子孙永波次子孙永海长女孙芳次女孙明三女孙梅四女儿4夭折小女儿孙红。

现在我父母后裔兄弟姊妹六家110可谓人丁兴旺,后继有人

英烈的父亲

身世背景

我祖父孙其道共有兄弟四人(三叔祖父夭折),是大户人家很有名望的董事孙氏三兄弟住宅有三个大院子,四面是河,家庭很兴旺,名闻远近但我祖父不幸染上鸦片毒害,把家产败掉了,连我母亲陪嫁的钱也拿去吸鸦片,等到我母亲进门时,家中己经很穷了祖父六十六岁即因烟毒发作而病故,留下祖母管氏此时两个姑母已出嫁由我父母当家

我父亲孙志登母亲孙吕氏,生我们兄妹六人大哥孙永波二弟孙永海大姐孙芳二姐孙明我名孙梅小妹孙红。由于母亲身受名门教育道德高尚精明能干理家有道处世有方为人和善深受亲朋邻里好评虽然家中贫困,由于父母勤劳生活还能过得去我们兄妹姐弟六人(还有一个妹妹四岁时因病夭折在父母哺育下逐步成长,大的带着小的,小的也不拖累大人,相依相偎相互照应,是一个团结和谐自立自强,融于孙氏大家中很有威望的一门初始,我们一家人小日子过得很好,可是后来不幸的事件发生了

参加革命

我父亲接受到共产党的宣传教育,思想进步,积极投身于火热的革命中去,在地方开展群众运动,搞二五减租斗地主,组织打游击、伏击敌人、除奸、斗恶霸等群众运动

父亲在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乡农会长,那时一切权力归农会,还有两个堂兄,孙永军保长、孙海洋区团委他们一同开展工作,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日本侵略军入侵中国,烧、杀、掠,大肆奸淫、杀戮中国人民敌人进驻东坎,经常下乡扫荡有一次下乡扫荡,发现少了一个日本鬼子,就把包括我的父亲在内的桃园全村群众赶到一个广场上逼迫大家集体跪在地上,架上机枪准备射杀,幸亏那个鬼子兵找到了,才幸免于一场惨案而七套发生将几百群众集体跪在广场上射杀的惨案人们热血腾,义愤填膺起来!敌人搏斗,消灭鬼子兵,把敌人赶回小东洋。

英勇就义

1943年六月初,我父亲与乡村干部游击队在东坎南边狼猫墩子坟茔场内伏击敌人,敌人打回东坎去了,他们把汉奸杀了四个人晚上在群众家开会,叛徒倪石儒向东坎敌人告,敌人下乡将他们包围他们突围了几个人,而我父亲和两个堂兄孙永军、孙海洋被敌伪抓进东坎敌人据点,在六日七号连同十个革命群众共十三人被日本鬼子绑赴东坎南郊凶残杀害了。

噩耗传来,一家人如同“晴天霹雳,天掉下来了,地翻了,真是“天崩地裂”,“大厦倾覆,心碎矣撕肝裂胆,大人昏倒,小人呼天嚎地,大人哭着呼叫:“我的亲人小人哭着呼叫:“我要爸爸个个痛不欲生左邻右舍来了,人人流泪悲痛,那里是人的世界,真是侵略者日本鬼子把中国人当牲畜也不如“任意宰割”。要控诉无处去悲哉哀哉!

不知悲哀多久,家里人心想怎么办如何收尸

这边我们三家人团在一起商量如何收尸母亲因小脚加之有几个小孩不能去敌人封锁又很紧,等到天黑将两个堂嫂用澡桶推过河去找我父亲和海洋、永军两个堂兄尸体当她们扒到父亲时发现他还能说“我没有死,把我拉出来拉了一半出土,听到枪声两个嫂子怕鬼子又来吓跑了我的父亲自己爬到高梁田被游击队找到,组织人抬了由现在的电厂处过河送到我家

我们家里人正在议论,见有人将父亲抬了回来,母亲哭着说不忙进来来人说:还有气呢大家止住悲哀,但又怕被敌人知道来复刀急忙安排把我父亲又藏到高梁田因为父亲还能说话,就将当时亲身经历的情况向母亲说了

被敌伪捕去的有六十多人,有的人找关系送钱具保放出去了还有十三个人其中仅我父亲和孙海洋、孙永军他们三个干部于六月初七日五花大绑赴东坎南郊一处坟茔场(现滨海县地址),现场挖好了一个大坑,由日本刽子手用大刀、剌刀把他们残杀因为我父亲他们三人是干部,其余十人是群众,而我父亲是头头,身上有公章,还有枪,所以先杀群众把我父有的人头砍掉了,血直向上冒有数尺高有的人头砍了挂在一边孙永军头砍掉了孙海洋心口戳了七刀胸部戳烂了杀了十二个人,刽子手没力气了,还在坟茔上息息才去杀我父亲肚子上一刀胸口一刀未戳到心),颈项一刀因刽子手杀人太多累了,力气不足对父亲砍刺得不太重所以未死。被砍杀的十三个人,全部推到土坑老天突然要下雨了,敌人草草填上泥土,回据点了。

六月八日,区内组织人过来接应,当晚住二姑奶奶家初九才将我父亲送到二十层地名后方医院因当时医疗条件差缺药,加之出血过多伤口感染,我父亲终因医治无效,于六月十日光荣牺牲

父亲呀父亲,你是多么伟大,你是多么英烈为了保护人民,拿起刀枪去博斗,勇敢抗击侵略者,在你的影响和带领下人人奋勇,个个善战锄奸反霸,歼击敌伪,勇敢向前,遭遇不幸,犹显英烈,面对敌人毫无畏惧昂首挺胸壮烈赴义。

沉痛哀悼

是家中的顶梁柱,是生养了我们,勤劳艰辛地哺育了我们不是您,有我们?您走了,我们何以报恩?您走了,家中上有老(奶奶)下有小(孙红才两岁)我们一家人怎么过真是“痛不欲生”!幸好有“伟大的母亲支撑。您走了,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您。牺牲了,党和政府照顾、培养了我们,使我们继的遗志,参加了工作,才有了美满幸福的今天。您的后代都有美满的家庭,含笑九泉了!

我亲爱的父亲,是你们英勇的先烈,抗击日本侵略者,把日本赶回小东洋,取得了伟大抗战胜利建立了新中国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三十年来取得伟大成就,使中国以新的面貌走世界前列,是你们的血肉换来了人民美好的今天,人民不会忘记你们流血牺牲的先烈!

孙梅口述徐寿山整理

2010815

注:徐寿山是孙梅的丈夫

通讯地址盐城中天阳光雅居4——505电话89877530手机13382608986

三、革命的妈妈

身世背景

母亲吕氏生于1906327吕家是个大户人家(后破产),共有兄弟姊妹七人我母亲排行六,家内人称她六姑或六姨娘。她乌发小脚(三寸金莲),身材适中,五官端争,眉清目秀,是一个大户人家的闺秀,从小就接受了传统道德教育和影响,恪守“三从四德(三从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妇德、妇容、妇言、妇工),善良和顺,待人礼貌,处世有方,心灵手巧,精明能干,是一个标准的“贤妻良母”。她心胸豁达,性格开朗,情绪乐观虽然一生经历种种磨难,但都能理智、勇敢地面对。她一生性格温和,与邻里乡亲、男女老幼都能和睦相处,助人为乐,无人不称她是“好人,街上人称她是“沙老太。原来孙氏也是大户人家董事,有人做媒把母亲许配孙家因爹爹祖父吸上鸦片把家产败掉,仅留数亩薄田,家庭己经贫穷了,可是我母不嫌贫,明知要受苦,仍然严守“家训嫁到孙家来甘守清贫自到孙家后上敬公婆,尊重夫言,夫唱妇随子女,邻里和睦性温心慈,把一个贫困的家治理得紧紧有条成一个团结和睦、受邻里亲朋赞誉的“和谐家庭”。母亲见爹爹烟瘾发作难受,把赔嫁的钱都拿出来给爹爹吸鸦片生了我们兄弟姊妹六人,无一不是掌上明珠爹爹死了,对奶奶的侍俸是无微不至,人人称她是一个孝顺的“贤德人”;是一个勤俭持家,治理有方贤内助、掌门人后来是德高望人人尊敬的“老祖宗”。

操劳持家

父亲牺牲后这个破碎的家谁来支撑“伟大的母亲

父亲牺牲了全家人痛不欲生,二舅舅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来到我家,由区政府买了一具棺材帮助草草地埋葬了父亲临行前他对母亲讲要好好地领着孩子过日子母亲牢牢地遵循了这句“家训”,勇敢地用她那柔嫩的肩膀挑起家庭的重担侍奉着年老多病的奶奶,抚养培育着我们幼小的兄妹六人。

父亲牺牲时,母亲年仅三十七岁父亲留下年老弱多病的奶奶和我们幼小的兄妹六人大姊孙芳17二姊孙明15大哥永波14弟弟永海810小妹孙红才3家中日子怎么过啊?全靠母亲一个人只有几亩薄地母亲一双小脚领着我们几个小的种田没有吃的我母亲都是千万百计地想办法把我们肚子填饱挖野菜拾草拾山芋萝卜,拾粮食野菜挖回来烫熟了晒干子藏起来留着缺粮时吃母亲动脑筋想办法把各种野菜麦荠菜、破纳头、盐蒿菜、徐徐菜、竹边菜、灰条菜、雀舌菜、夏秋的天马子菜等),还有胡罗卜萝卜茵子烫了晒干子留着吃或加工成饼、园子煮饭芦根磨浆做糊子饼吃吃山芋藤头芽、叶子等等真是废尽心机

有一个春天区政府发救济因为天下雨您用一双小脚踏着泥泞地走了十多里路领了一块半豆饼回来群众只领半块因为我家是烈属,特殊照顾才多给了一块。我们几个小的抱着豆饼啃而您在父亲牌位前大哭了一场母亲呀母亲为了养活我们真是操

贫病交加

贫困、疾病困扰着这个由母亲领着的破碎家庭

当年母亲患鸽草疯不能吃饭痛得躺着床上直哼哼,整整一百天无钱治疗用偏方(母亲知道方很多,整理母亲常是牙疼,四十多岁满嘴牙都掉了自己用手拔,常年在家哼呀喊呀大姊说:在家听妈妈哼得难过煞了,不如下田做活去。

二姊患过黑热病

我从小就患气管炎长期不能吃咸,缺营养,怎能长得高呢?我常患虐疾病有一次发高热,按照偏方坐在厕所旁边闻嗅味,不知怎么地,稀里糊涂掉下河去了正在这时候,大哥在板橙上睡午觉,几次掉下地,干脆不睡了,似神使鬼差地上河边,听到有人喊:“小三子掉下河了大哥连忙下河把我拖上来,救了我一条小命

还有个四妹在四岁的时候患天花,不治而夭折了。

小妹孙红患严重痢疾,拉肚拉了好多天,送了小命

奶奶是常年卧床不起

一家人生病,无钱请医治病都是母亲用方来治好的母亲所受的苦,不是一般人所能承受的母亲的坚强毅力也绝非是常人可比

分工劳

家中劳动都是由母亲详细分工大哥和大姐二姐下田母亲到纱布交换所领棉花打棉条,由我在家纺纱一斤纱换二斤棉花母亲做活总是到深夜我十二岁就推小车了,上街买东西都是我去,我七八岁就下田做翻山芋藤等轻活了麦收时我们小的到人家田里拾麦,秋天去拾小山芋头子。春天缺粮借一还二借不到还啃麦青(未成熟的麦子)吃,用代食品煮一锅粥吃一天,一天吃两顿立夏了煮鸡蛋,我们丫头吃半边小伙才吃一只呢过端午用杂粮包粽子,过年过节用代食品做肉圆子,包圆子,杂七八拉烧上一锅子,节日气氛。

穿的盖的更是破旧不堪盖的旧花胎子垫的是苇席,捂捂就暖暖的了只有奶奶一人垫的细席子冬天穿空头旧棉袄、单裤子,只有奶奶一人穿棉套裤添件衣服是用纱换土布,用树叶汁染色连大哥结婚还是借的人家一顶帐子呢过了六七天人家就要去了。

母亲是旧社会大户人家闺秀心灵手巧,不论绣花纳锦样样都做得好常替人做旗袍东坎街上常有人来请她做旗袍做中式古装上衣,她每一天能做一件有时还以粗工换细工,她替人家做精致衣服人家帮助我家做耕田、耙地等重体力农活。

妈妈啊妈妈您操心够了家中一件事不要您操心,哪一个人生病您照应哪一个吃的穿的亲手操办一张嘴不要您喂衣服破了要您补老的要侍奉小的您要安排小的病了,痛在您心上。苦煞了累煞了曾不止一次地说过不是为了我们早就自尽了我们怎能忘记您您的音容永在

接受革命思想

我的母亲是“革命的妈妈”,您当年利用一切条件不畏艰难,千方百计支持革命工作,掩护革命工作者,藏文件、藏枪枝,作出了一个烈属应有的贡献

皖南事变后新四军在盐城重建军部,派人开辟盐阜抗日根据地。1941民运队王海秋、林显同志首先到我家,向我母亲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她问母亲:共产党好不好母亲说:“当然好母亲出身名门,受很好教育,素质很高,接受新思想很快她认识到中国几千年来由奴隶社会到封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历史说明,封建的统治使人民群众受尽压迫和剥削;帝国主义侵略、索赔、掠夺我们财富,清朝统治阶级无能,列强侵略进攻中国,禁烟未果,割地赔款,大量毒品鸦片流入中国毒害广大中国人民我爹爹就身受其害,因吸片把家产败掉了,使我们全家生活无依人民权利得不到保障,男女不平等,富不均共产党来了,为我们广大劳动人民翻身求解放,男女要平等,成立农会、妇女会、民兵、儿童团,一切权力归农会

我母亲思想进步,积极支持父亲投入党的怀抱,参加了共产党父亲担任乡农会长,全力组织群众运动,搞二五减租、减息等工作日本鬼子入侵东坎正是母亲的支持,父亲才得全力投入抗击日寇的斗争中去

接待革命同志

因为我家是烈士家庭,政治可靠,有保障所以部队同志、地方干部,都住我家

民运队的同志,部队领导干部、官兵地方领导干部工作组同志经常住在我家每次我母亲都是热情接待认真而周到地安排,这批走了那批来,送走这批迎来了那批,客人都是“宾至如归“不是家人,胜似家人”。上级领导、部队首长都常来我家先后我家的民运队海波(女)、新四军领导钟期光、林显(女、钟期光政委爱人)于部长、赵年、严月日、葛波、顾群、顾振(女)和部队营以上干部等上级领导江华、李朴夫、副专员韩玉朴等,还有位首长好像刘少奇,也去过我家县委书记熊国香则是常客客人来了母亲都是热情地招呼安排住下来,即使住在别人家,也到我家来吃饭民运队、工作组的女同志都要认我母亲做“干妈妈”,她们说:您佬是革命的妈妈她们爱人来了都妥善安排住宿,使他们能甜蜜的生活,真正亲情部队官兵也在我家代伙吃饭,客人吃的都是好的,有菜有汤我们人都是等客人吃完才吃是粗粮加代食品饭没有什么汤与菜有时当兵的也在我家开饭装些莱肉把我们吃韩玉朴专员还要做小车轱辘小麦连皮磨面做圆饼滨海县监委书记陈立才带工作组吃住在我家三年有一次吃中饭陈书记说今天怎么这些菜菜很多的意思),还有面条做什么我母亲说今天不是你三十岁嘛。原来母亲是听陈师娘来说过的某天陈立才生日,特为陈立才过三十岁做的面条陈立才中暑母亲为他找雪水感冒了,母亲用芦根煎水给他喝。陈立才的回忆录还写了我母亲这些事情。

我母亲在抗日战争中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不但因为我们是烈士家庭政治上可靠,地方干部、军人工作组常来、常住我家,更主要的还是我母亲的为人忠心、诚恳、热情服务周到对待来人使客人们都感受“鱼水一家人的亲情,更能一心一意投入革命工作中去

保藏革命财物

我母亲还多次革命干部藏文件枪支掩护过革命干部脱险,支前做军服、军鞋

为了支前做军鞋、军衣、军服区内为了支援前线,做军鞋的任务布置下来,我母亲总是先接受任务,亲自动手,精心细致地做好做牢母亲说:新四军为了抗战打日本鬼子,在前线打仗,我们一定要把军鞋做得牢固,穿得舒服好打仗。白天要下田做生务,都是夜内做军鞋、军衣、军服,我家都是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任务,积极支援前线。,

部队干部有时为了特殊任务不便带武器,或者遇有特殊情况不能回来化装转移枪支留在我家母亲都是在夜内把枪支深埋到柴堆下有的干部因遇敌情,文件不能带走把皮包留在我家,母亲都是把它藏起,等他们回来取,完无损。

保护革命同志

一天一个干部到敌区探消息,被坏人发现,他涉河跑来我家他对母亲说:坏人追来了把我躲一躲母亲把他潮衣服换掉藏在厨房坏人很快就追上来了,大哥知道姓名我记不清楚了装着卖布的样子,还挎着布包冒充共产党人,还拿着抗币问母亲有个同志来你家了,在哪里?母亲说:不知道穷日子还过不过来呢我们不管这些那两个坏人找不到什么天黑就走了,临走还发狠呢:“以后叫你们好看还说“怕死必死。

这个事情发生在我父亲被捕前不久。这样,一位革命干部逃过了一劫。但是救了革命干部,牺牲了丈夫昂贵代价真是一个名副其实先人后己的“革命的妈妈

支持革命建设

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母亲也是一如既往工作组还是常住我家开始搞统购、统销(粮、棉、油)我家头卖粮接着搞农业改造成立农业互助组几户或十几户合起来种田,互助有无强弱劳力调节,使得种田不受影响,从而增加生产,发展生产力,提高人们生活水平以后进而组织农业生产合作社(初级社),把田和大型农具(车、船、牛、)投股分成(四、六分成),我大哥孙永波任社长、我任社长(我分别任三烈乡妇女主任、乡长),县监委陈立才书记带领工作组常住我家三年各级领导和干部常来常往我母亲全力投入后勤服务,生活上无微不致,热情周到,使得工作得以顺利开展所组织起来的“裕民农业生产合作社生气蓬勃,初见成效;粮食产量显著提高,人们眉开眼笑。专区还将我们立为模范农业社,大哥孙永波出席专区大会,还申请报省立为“榜样推广。以后进一步组织高级社、成立人民公社,我家把仅有的三间草房腾出来做仓库养蚕,人住厨房。我母亲在这一生产建设高潮中积极支持热情服务作出了应有贡献

儿女悼念父母

艰苦磨难的母亲一身多病,受尽了千辛万苦,不但哺育了六个子女,还代育侄女儿大云、二云孙辈建民、建国、继光等人。她多次病危19987月初二日病逝,享年八十八岁

儿女们的悼念父母的诗二首。

历史重温欲断肠,痛心疾首泪千行

吾爹抗日成英烈,青史留名永光。

慈母英年品德良,培儿育女坚强,

高龄米寿仙山去,亮节高风世代扬。

我亲爱的妈妈您走好了安息吧!您的音容犹在您的高品懿德永扎根在我们记忆中,并激励着后人前进步伐!

孙梅口述徐寿山整理

2010815

注;徐寿山是孙梅的丈夫。

通讯地址盐城中天阳光雅居4-505电话89877530手机13382608986

发稿时间831

全文完

后语

回忆录我的母亲是我断断续续,很不全面的回忆我口述,老伴徐寿山执笔他的文化水又不高,只能写个流水账,很不成文幸好巧遇市政协文史委员、亭湖区政协常、特邀廉政监察员唐晓曙先生请其修改、整理、作序、作诗等此文,特表感谢!

另外,我母知道不少农村也把它搜集、整理出来,写了一部分,另附《偏方集》,以便后人了解。

母亲节回忆我的母亲

女儿孙梅

201059日于盐城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