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黄金第一村”创始人杨来根天堂纪念馆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788212110
本馆由[ 一月问晴天 ]创建于2014年04月15日

病中的思考:中国民营企业家的痛苦

发布时间:2014-04-30 09:13:03      发布人: 一月问晴天

 

    这些天,我对当今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尴尬处境有着很多思考,无论是朝阳初升还是繁星满天,我都在思考着,也想着怎么和大家谈一谈。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民营企业发展迅速,中国每年有过百万家企业新注册成立;同样,因为自由经济,各产业链中各个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每年有近几十万家企业倒闭,据有关资料统计:小型中国民营企业平均寿命仅为三年,大中型民营企业平均寿命为七年。中国部分民营企业家痛苦缠身:一是大量同质化的产品竞争,企业利润微薄,甚至负利润,企业运营困难;二是变革飞速的时代,企业家的能力难以适应,企业的产品很快被淘汰;三是企业做大的时候,企业骨干人才流失,骨干人才另立门户或到竞争对手企业去,企业不知道怎样留住人才;四是企业家弄不明白办企业究竟是为了什么,企业家总是在别人的羡慕和赞扬声中没日没夜地努力奋斗,脑袋里只有一个强烈的概念,怎样能以最快的时间挣到更多的钱,怎么能把钱变成会滚动的雪球,怎么能把产品变成世人皆知的品牌,如何让股票尽快上市,一个比一个高的目标,直到累病躺倒在病床上才猛然发现自己太累了,累得再也起不来了,这是为什么?……对于现在的我来说不仅有这拷问,心底泛起起的更多的是锥骨的痛、刺心的寒。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30年见证者和朝山新材料公司发展领头人,我一路走来不能说披荆斩棘、呕心沥血,但也可以毫不愧心地说是绞尽脑汁一直在为民谋福利,从1996年顶着各级政府批评由集体为老百姓上缴农业税,到村庄、教育、农田规划等,这些个举措较国家大规模推行要早了十年,还有村民自来水入户、朝山自办台的开播、有线电视、天然气的接入、邮政局、小区门面的配套建设等,罗列这些不是为表功,只想说一个小小的村集体控股企业做这些,在没有政府出面作背景,是顶着各种骂名和叫嚣者的口哨声走过来的,媒体正面的宣传一直夸这儿是世外桃源,是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是全国文明村。但我个人及家人从1996年开始一直不间断地承受着来自各级纪委、检查院的传唤和调查。这么多年针对本人那些实名举报人所反映的材料经过各级纪委、检查院多次核查,仍不能消除他们的怀疑这是为什么?我想应该是被举报人的正当权益始终得不到政府的合法保护,是政府收到举报信通过不断查访求证回复,对举报不实人无惩处约束措施导致的。想想从开办朝山黄金选冶厂开始,一路走来我遭遇过少数违法村民的围攻、殴打、谩骂,自以为是的同志和非法村民的举报和各种各样、花样百出的的非议、诋毁,苦涩的滋味现在忆起仍让人心里酸楚,村民的不理解可以忍受,同志之间的内讧太让人寒心。近期,我村更是出现了大规模的群众上访事件,群众在反映问题时的举动有不符情理及法律之举,目标直指我杨来根,因极少数一不懂法,二唯恐天下不乱坏分子,加上人品低劣的人起哄,村民的一些诉求被利用。他们利用村民和大股东分配差距造成的仇富心理,煽风点火,拉拢、诱骗不明真相的群众,利用党和国家维稳政策制造声势,蛊惑群众,舆论社会。他们手握假材料和工商调来的2012年12月的股东名册(公司最新股东名册应该是2013年5月),有预谋地苦等到2013年12月18日公司召开2013年度股东大会,由二十余名妇女出面闹会场,接着以讹传讹,断章取义村干部的话,制造骚动,他们不满调查组调查结论,继而利用年关心理,从1月28日下午开始,除股东名册上股东及直系亲属外,派人挨家挨户做工作按人收费,在29日凌晨2点组织一班人到省政府继续上访。在大事大非面前是考验每个人人品的时候,大多数人能尊重历史并愿意还原历史,少数人愚不可及想愚弄社会视听,不讲真话。

    中国民营企业家之困,回想过去的三十年,中国的民营企业实现了惊人的发展。上世纪80年代,民营经济在中国还没有得到认可,政府对于八人以上的民营经济实行“三不原则”,即“不提倡,不宣传,不抑制”。

    三十年后的今天,登记注册的民营企业已经超过840万家,占企业总数的74%,对GDP的贡献率从不到1%发展到超过60%,同时民营经济提供了76%的政府税收和80%的社会就业。在这风云激荡的30年间,涌现了一大批民营企业家,他们不仅在中国家喻户晓,成为年轻人的偶像,在国外也越来越多地吸引媒体的注意。

    要说一个企业家在没有违反法律的情况下,在市场中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是无可厚非的,政府既没有权力强行干涉,也没有权力坐地收租。当西方国家普遍用降税来应对金融危机的时候,中国的税收却仍然保持疯狂增长的态势,令国际友人瞠目结舌、令民营企业家痛苦万分,当然中国普通公民感觉没那么强烈。算笔帐:一个年产值1亿元的制造企业,按5%利润率计算,也就是说每年利润在500万元,但在扣除25%企业所得税、20%个人所得税、5%营业税和其他如城建税、印花税等等后,企业实际净利润也只有200万元左右。所以直接结果是,一面是政府名目繁多的高税收带来的满堂红,一面是中、微小企业被逼入绝境,导致生存困难或发展停滞不前。

    上世纪九十年代政府鼓励企业改制,为激励企业管理人员经营积极性,要求经营人员持股经营。朝山企业从改制到今天十三年了,刚刚收益的股东口袋还没捂热,就遭遇了2013年全国人民打土豪的热潮,不能说谁对谁错,只能说在社会大环境里,个人的作为实在是不堪受虐。

    纵观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规律可用一句话来形容:寿命短、长不大。简单来讲,寿命短、长不大主要与民企自身的局限性、劣根性有关,与中国市场体制、金融制度有关。

    公司朝山金矿从1992年1月开始采矿,到今天已满22年,幸运地过了那个魔咒期。发展路上风风雨雨,酸甜苦辣,朝山人洒淌了多少咸湿的汗和泪,经历了创业—改革—发展—创新之路,建矿初期探明的地质保有金储量约1.5吨,矿山服务年限5~6年,而经过近4个6年的采掘,公司已出售成品黄金近4吨,地下金矿资源仍有10年的开采期。不要认为这些都是现成的资源,这些探矿增储工作成果是经过公司一班人长年累月的寻找密不可分的,2010~2012年朝山新材料公司利润暴涨,一是得益于黄金价格大幅上涨,这块收益是呈几何效应的。二是选矿技术的不断提高,公司选矿综合回收率由建厂初期80%提高到近年的85%,上升了5个百分点,这些都是我们自己的工作人员对自产的矿石,通过取经、运用“拿来”主义成功获得的技术成果。三是资源综合回收利用,朝山金矿由之前仅出售成品金获利,到现在付产选铜和硫方面另获利300余万元/年。四是走“高科技产业”之路让产品直接带来较高收益。五是公司投资部将公司闲余资金通过银行金融工具进行理财,每年可获利700余万元,是银行之前普通定存业务收益的2.5倍。

    2012年7月18日,我在公司办公软件视角苑上贴出《共同富裕、均衡富裕、比较均衡富裕》文章,表述了“公司效益的取得,与天时、地利、人和都密不可分。”指出“共同富裕在我们现代生活中,“剪刀叉”越来越大,富裕的人几辈人用不完,穷的人犹如黄梅戏中的“董永”今世再现。我们的领袖之前提出的 “缩小城市差别、城乡一体化;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再带动另一部分人后富……”,已经不是什么灵验的“符咒”了。

    ……

    我提出“比较均衡富裕”观点,其做法在深化体制改革上是建构的,其方法是解构的,其目的是建构成均衡的社会“享受”容体,是让老百姓赋予我们的“权力”,通过解构方式去回报老百姓的“权利”,我觉得这样做近乎于比较平衡,依法可行,有必要这么做,不知大家意见如何?我的良苦用心可见一斑。

    中国民营企业家之痛,在大家眼里,似乎成功企业家的生活就是鲜花掌声、宝马奔驰,但风光显赫只是企业家生活的一面,而另一面的风险与压力则往往不为外人所知。据2010年发布的《中国企业家健康指数白皮书》统计数据,2010年七成中国企业家存在心理亚健康隐疾。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全国3539名接受调查的企业家中,有90%表示工作压力大,76%的企业家认为工作状态紧张;平均每4个企业家中就有一位患有与工作紧张相关的慢性疾病,如神经衰弱、高血压、慢性胃炎等。在身体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的同时,企业家的心理健康也同样承受着沉重负担。部分企业家表示“有时候也想让自己放松放松,可是公司运作‘箭在弦上’停不下来。

    在中国以草根经济为特色成长起来的民营企业,创业者掌握着企业生死存亡的绝对权利,也承受着企业发展的所有压力和风险。很多企业家充当了‘掌门人’的角色,包揽一切,承担一切,他们要勤思考,不断修正企业总体发展方向,每天都要考虑企业市场定位是否准确,资金流动是否顺畅,人才是否到位,社会关系是否协调这些问题,恨不得把一分钟掰成两分钟用,他们将自己放进永不停顿的战车,直至崩溃、垮掉。”这就是企业家过劳现象。

    有专家说,中国未来的发展和希望,寄托于中国企业的发展和强大,这话是有着绝对的道理的。但细细想来,似乎这样说更为确切:中国未来的发展和希望,寄托于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和强大。尽管中国是一个以国有经济为主体的经济体制国家,但大家心照不宣,在这种华丽的外衣和借口之下,其实,对老百姓,对广大民众,以及对中国基层经济影响最大的,还是民营企业。所以,中国经济的真正希望,不在外企,也可能不在国企,而是在于充满活力的民企。

    但是,在中国这么多民营企业里,真正能做强做大做久的又有几个呢?除了国有带有垄断性质的大企业在世界500强里偶有身影外,中国的民营企业还是在为冲进世界500强声嘶力竭地呐喊着,可就是在世界500强里不见踪迹。更多的民营企业在思考着一个基本问题,如何生存,先生存下来,然后才如何做强做大做久。

    中国民营企业的生命力有多长呢,据有关资料统计,北京中关村企业的平均寿命为3.9年,中国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为2.9年。这不能不让我们深思,并有着痛苦的回忆:秦池、三株、巨人、德隆、旭日升等等,这些企业可以用8个字来概括:青云直上,昙花一现。
    在生存中求发展,从优秀到卓越,基业常青,中国民营企业如何真正做强做大做久呢?这里不仅有企业家本身的原因,还包括其他很多原因,比如企业体制、企业制度、企业战略、企业管理模式、企业执行力、企业人力资源、企业学习力、企业应变力、企业与政府的关系、企业产品的质量、企业创新等等。探根究源,所有这些因素的核心原因在于企业家本身。所谓“千兵易得,一将难求”啊。企业家相当于中国古代的皇帝,他的思想、人格、胸襟、学识、素养,决定了企业的方向和命脉。

    中国民营企业要摆脱这些伤与痛,真正做强做大做久,真是“路漫漫,其修远兮!”

 

 

                                                                                              杨来根笔

                                                                                              2014-2-2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
  • 哦,才看到留言。只是这是你发上去的文字只有你自己可以处理。


    写信时间:2014/05/03 16:41:41
  • 大水先生,有一事相烦,请将铜陵市民论坛上转发的“无为人”那篇《如果您还活着,该有多好!》 文章删除,谢谢。


    写信时间:2014/05/01 13:47:14
  • 这是一篇沉甸甸,厚重重的文章,是杨书记留给世人的声音吧?建议一月问晴天将此文发放新浪,强国,天涯,中国博客等大网站上,引起专家们关注,配合国家在经济调整,政策制定方面作有效参考。以此告慰老书记呕心沥血鞠躬尽瘁的企业家的风范。


    写信时间:2014/04/30 13: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