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籽生物多样保护中心马悠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759783755
本馆由[ 孝在天地间 ]创建于2012年07月12日

马悠在西双版纳的阿凡达实验

发布时间:2012-07-12 14:18:18      发布人: 孝在天地间

2010年1月26 日中午,马悠在西双版纳因心脏病猝然去世。

以此文,纪念这位绿色卫士的努力!愿他在天堂安息!

在中国云南之南的西双版纳,有这样一对热带雨林的守望者,在用实际行动默默地还原着行将退却的绿色,守护即将消亡的雨林。他们是德国生态学家马悠和西双版纳雨林的女儿李旻果。他们用爱与希望,延续着关于西双版纳的神话,兰花的芬芳。

一个已故环保英雄的可歌可泣的战斗生涯,这里也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和精彩的戏剧,它讲述的是一个德国隐士和一个中国女人成为自然之子的经历!

马悠博士Dr.JosefMargraf,.1997年受德国政府的委派来到中国,担任中德政府间合作《西双版纳热带雨林恢复和保护项目》,目前正在实施。云南西双版纳景洪澜沧江畔的国际村旁边,人工培植的石斛兰最后将被移植到该区域的热带雨林中.这是由马悠博士主持的“雨林修复既再造雨林计划”项目中的一部分。

马悠博士Dr. Josef Margraf,也是德国学界有名的Margraf出版社的创始人。在菲律宾创建的群落式雨林再造模式,“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创造了雨林再造的神话,改写了菲律宾的国策和林学院教材,1997年获菲律宾政府总统奖。当年的菲律宾的Leyte岛屿雨林再造经过近20年的建设,得到欧盟的最佳评估,成为生物多样性雨林种植模式的样板。在今天的汉莎航空从德国法兰克福到马尼拉的航班上,还在讲述着雨林修复的故事。
      在马悠博士获得的众多奖项中,学术界的Sandigan奖这样评价他:“在与菲律宾农业大学合作的“热带应用生态学项目”得以成功实施的10年间,Margraf博士作为德国技术合作顾问,在生物多样性和社会经济生态部分的研究领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作为他的有形成果之一,雨林再造农业技术概念,已获得全球的认知。并且被菲律宾采用为其森林恢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战略措施。雨林再造技术作为最领先的生态科技使VSV大学成为全球认同的重要研究所,使其成为促进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的环境项目关键伙伴。由于Margraf博士的倡议和支持,促成了热带生态研究院的成立。”
       1997年马悠博士受德国政府的委派来到中国,担任中德政府间合作《西双版纳热带雨林恢复和保护项目》项目专家组组长达6年。还专门为欧盟设计了欧盟有史以来的最大援华项目《中国西部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目前正在实施。
       马悠博士的思想永远是前瞻的。作为德国著名的生态学家,他被称为雨林再造之父,和坚信人有人权一样,坚信众生的生命权:生态学家给予从空气到土壤,飞鸟到游鱼,菌藻到森林以系统的关照,找到物质与能量多维转换的全面健康关系。从菲律宾的热带岛屿到中国西双版纳的雨林,他将一个个生态学界的天方夜谭付诸实践。博士总是以他卓越的预见力,应对气候暖化、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物种湮灭的难题。
       把思想付诸实践的行动可以是安静的但也必须是有力的。
    以个人的一己之力,马悠博士也在为这个危机四伏的地球尽他作为生态学家的责任和良知。
    马悠博士正在中国最偏远的西双版纳布朗山准备诞生另一个神话:再造一片规模达六平方公里的生物多样性茶园林。这里曾是过去的鸦片岭现在的轮歇地和牛山。很多村民一叶障目,除了茶树什么都不算数。山火连绵,年复一年。
    山下,他也努力说服景洪市当地政府将四平方公里的橡胶林改造为城市雨林公园,进行城市生态修复,向自然投诚!拯救雨林也许只是推迟灾难到来的时间,但博士始终相信,当灾难真的来临,雨林和雨林里的物种基因的保留才是人类幸存的福音。
    成立“天籽生物多样性发展中心”,就是表明了马悠博士想通过自身的示范,发起一个“天赋籽权”的生物多样性还林运动,寻求世界范围内的支持,为世界热爱绿色和平的人们复原一个完全朴素的生态居所,帮助人们零距离地拥有和守护自己的圣洁家园和大自然。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