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有俊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754028157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11年07月28日

屯昌农民画家陈有俊和他的农民画匠学校

发布时间:2011-07-28 15:17:12      发布人: 一米阳光

  1942年,陈有俊出生在屯昌县南吕镇一个农民家庭,时至今日,在他身上看不出太多的艺术气质,农民淳朴的气质在他身上却处处有着体现。

  为了有个好出路,陈有俊从小学习就十分认真,升初中后,要到屯昌县城上课,家里困难,没钱住校吃饭,他就在学校外的大树下搭了个小草棚,睡在里面。每天上午下课,陈有俊的小草棚里都会冒出青烟,把火点着,把从家带的米煮上,午餐和晚餐,就在草棚里将就过了。

  陈有俊在艰苦的条件下读完中学,高考时却因为家庭成分不好,没有被高校录取。

  回到农村,陈有俊开始务农,参加劳动。在学校曾经是全县标兵,回家后参加劳动,陈有俊经常受到冷嘲热讽,但每遇到这种情况,他都置之不理。渐渐地,他开始和农民打成一片,教农民学写字,教民兵学唱歌。

  白天干活,晚上极度空虚,陈有俊总是觉得心里的报复不能实现:“那时就是想学一点东西。想学无线电,但没钱买零件;想学画画,一支笔,一张纸,就可以了。”陈有俊回忆起走上美术之路的过去,有些心酸。

  美术入门,两本书和一个人

  直到今天,陈有俊还记得自己入门的两本书,一本是《怎样画人像》,另一本是《跟美术爱好者谈美术》,这两本书都是他从高中美术老师那里借来的,如获珍宝。

  书借到后,陈有俊把内容手抄下来,集体劳动空闲期间,他拿出纸和笔,开始联系画画。几个月过去后,他开始画谁象谁了,人物特征十分明显,自己的信心也足了起来。

  有一次刮台风,陈有俊在队里看管橡胶片,躲在帐篷里,点着煤油灯,拿着小镜子,开始自画像,没有想到,从晚上一直画到第二天天亮,自己竟全然不知。

  在陈有俊的美术道路上,有一个人让他至今难忘。他就是原屯昌文化馆的张芳林,这位广东美术学院毕业的美术干部,在那个年代,令陈有俊崇拜不已。

  认识张芳林,是在修木色水库之时。陈有俊每天在工地上挑土方,突然有一天,他发现有个人拿着画板在工地上画劳动场面。他很想上前搭话,可劳动期间,绝对不能“偷懒”。

  劳动一结束,陈有俊便盯上了张芳林,看到他到土坝后洗澡,他也跟了过来。没有想到张芳林十分好接触。在工棚里,张芳林竟把一些美术作品拿出来,和陈有俊一起探讨,陈有俊感动不已。以后每天空闲时间,陈有俊都会跑到张芳林的住处,学画画,聊美术。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