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舟:超前的洋浦实验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6月27日上午,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芯国际)董事长江上舟因病在上海与世长辞,享年64岁。
在江上舟64年的人生经历中,其更多被提及的是“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批海归,海南建省初期最早的一批闯海人”,与中国改革的重大议题相关联。江上舟主政过海南洋浦的开发,并留下“洋浦宣言”;随后江上舟又与邓小平寄予厚望的城市——上海的发展息息相关。晚年,江上舟一度接替邓朴方担任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理事长,热心公益。
曾与江上舟一起办起都江堰友爱学校的证大集团董事长戴志康昨日发微博悼念:“悼江上舟:三亚洋浦数载,上海北京中流砥柱。心系万民,鞠躬尽瘁。曾经同走天涯,如今扁舟一叶,独行天涯。潸然泪下!”
超前的洋浦实验
江上舟,1947年生,自小在榕城(即福建省福州市)长大。其父江一真,中央苏区创立闽西革命根据地老战士,建国后历任福建省长、河北省委书记、卫生部长及代理农业部长。
1963年初,江上舟随父亲来到北京,进入北京四中读高一。毕业后,他考上了清华大学的无线电系,但学业很快因“文革”中断。1978年,江上舟又回清华大学无线电系,攻读信息专业硕士学位。1979年,通过国家考试,江上舟赴瑞士苏黎世高等学院通信研究院进修;1987年,获数字移动通信技术博士学位同时学成归国。
1993年4月,时年46岁的江上舟就任洋浦经济开发区管理局首任局长。 这是江上舟1987年归国后的第6年。此前的1991年,江上舟成为海南建省后的第一波“闯海人”,担任海南省三亚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当时正值海南开发热火朝天的时候,事后功成名就的一些房地产大佬此时正在海南经历地产的“野蛮生长”。1989-1991年的海南,用冯仑(微博 专栏)的话说是“天天过年,夜夜结婚”。
然而,洋浦经济开发区的成长并非一帆风顺。
1989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清华大学副校长张维教授等5名全国政协委员联合发言,质疑“洋浦模式”抵押国土主权民族尊严,引致100名全国政协委员联名致信中央,呼吁制止洋浦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
洋浦风波,震惊朝野。
1989年4月,海南省委澄清“洋浦风浪”汇报,邓小平给予批示:我最近了解情况后,认为海南省委决策正确,机会难得,不宜拖延,但须向党外不同意者讲清楚,手续要迅速周全。
1992年,春。邓小平同志南行返京,约见江泽民,建议三峡工程和海南洋浦、厦门海沧两个特区开放,要抓紧时机动起来,并派专人负责抓起来。
1992年3月9日,国务院批准日本熊谷组(香港)有限公司成片开发海南洋浦。
1993年,江上舟正准备请辞三亚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职务,调往上海工作。海南省委书记阮崇武,肩负使命“一定要把洋浦搞成功”,赴琼履新,竭力挽留,决定江上舟任洋浦开发区首任党委书记、管理局长。
1993年4月10日,海南省人民政府派出机构——洋浦经济开发区管理局挂牌成立。江上舟就在这种背景下就任洋浦经济开发区管理局局长,正厅级。开发区当时设立七局一办,公务员一共66人,这是一个高度精简的“小政府”。
江上舟在开发区成立典礼上演讲,“小政府、大社会”、“最小的行政干预、最大的经济自由”,是其中的两句话。这篇演讲,后来被称为“洋浦宣言”。
当时,经海南省人大授权,洋浦行使地市级政府权力,设立的审判机关,被授予除死刑外的终审权。此外,洋浦还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集经济特区、开发区、保税区和城区于一体的地方,区内实行隔离式管理,可以享受关税豁免。
在江上舟的时代,洋浦开发区是海南特区最特区,誉为“小香港”,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
2005年10月25日,洋浦在上海召集相关企业进行座谈,离开海南已经八年,时为上海决策咨询委员会专职委员的江上舟专程从浦东赶到浦西,一开口就告诉上海企业家:“三亚是旅游的天堂,洋浦是重化工业的又一天堂。”
在江上舟看来,洋浦尽管曾遭遇种种坎坷,但依然是中国最大的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是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兴港口工业区,还是东南沿海地区尚未利用的大片工业场地。
当年年初,洋浦第一个大项目金海浆纸厂开业典礼,江上舟专程从上海赶到洋浦。他说,1997年离开洋浦时,那里还没有一个大项目。
大项目正常运营会给其他的投资者一份信心。否则,“这个坎不过,人家老觉得你一定有什么问题。”江上舟说,现在有了投资百亿元的纸浆厂项目,大家就确信洋浦是可以搞大工业的地方了。
正如江上舟所说,此时他已离别海南8年,仍耿耿于怀于外界对洋浦的是非议论。


公安机关备案号:440403020002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