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舟:上海创新
1997年,江上舟是咀嚼着邓小平的话,离别海南,调任上海上海市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邓小平说:抓上海,就算一个大措施。上海是我们的王牌。把上海搞起来是一条捷径。
随后,江上舟历任上海市工业党委副书记、上海市经济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等。一直助手,未负正责,只是副帅,不是主将。
一位与江上舟曾有过工作接触的上海国企官员昨日在听闻江上舟过世的消息时反问“是经委的那个江上舟吗”。当得到确定时,该官员表示非常震惊:“我们十几年前曾共事,当时他在经委管产业,我在上海创投,一起开过一些会,但不能算相熟。作为经委的领导,他向我们推荐过一些项目。”
在上述人士印象中,江上舟做事投入、很有热情,比较敢于发表观点,不像某些政府比较沉稳。当时,产业项目比较多。对于哪些项目好,哪些项目不好,江往往说得比较直接。不过,尽管确确实实对项目投入比较敢言,但可能受到一些局限,事情不见得符合他的期望。
如今斯人已去,曾与江上舟共事过的一些官员及江上舟生前友人均表示尊重逝者,不作评论。
熟悉江上舟的人士认为,江上舟个性鲜明,烦抽象概念,厌空洞套话,不会想方设法巧妙宣传自己。工作业绩,鲜为外人知晓。这或许是江上舟长期得不到升迁的原因。
有这么一个段子,很能说明点问题。某年,市政府召集市政府委办协调会议。某领导报告冗长,与会官员皆认真听讲、笔记不辍,作崇敬态;唯江上舟神情简静,眼光穿越市政府主要领导头顶,呈淡泊状,似在考虑其他问题。
为官多年,江上舟为人非常低调,很少接受媒体采访。在2006年11月,在某杂志《留学改变中国》的一期系列访谈中,江上舟面对记者“从1987年回国,将近20年的从政经历,有没有后悔和遗憾”的提问,他袒露心扉:从一般人的角度看,我10多年来,职务没有得到升迁,蛮坎坷的,但本人并不觉得有什么后悔和遗憾。我对当官没动过心思,精力主要放在干事上。当官呢,事情就不一定去做了,因为干事可能会得罪人。
江上舟在上海想干的事,其曾列数:“上海工业在稳定发展几大工基地的同时,应该瞄准‘四半一大’发展机遇,进一步发展最高级制造,摘取中国工业化技术王冠。”
“一大”指150座级以上大型民用客机;“四半”指以硅材料或印刷电路技术制造的4种半导体。第1半导体即集成电路IC产业,第2半导体即液晶面板TFT-LCD产业,第3半导体即发光二极管照明LED产业与第4半导体即光伏电池PV产业。
为上海发展芯片工业,搞大飞机项目,江上舟首当其冲。
2008年1月27日,上海政协旗下的上海联合时报以大半个版的篇幅报道了《江上舟委员畅谈上海经济发展‘如何不犯丧失机遇错误’》,着墨描述江上舟心目中的上海工业前景。此时的江上舟担任中芯国际独立非执行董事及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理事长,已经淡出官场。
同一天的报纸上,上海联合时报还以整版篇幅,刊发《风流人物浪淘不尽——江上舟故事》一文。
“讳言家世阀阅,举手投足难掩项间悬佩隐形通灵佩玉——世家子弟举重若轻豪迈俊逸,不经意会流露京华冠盖人脉或皇城紫禁信息。说—— 小平同志家里摆设很少,却把美国阿科公司赠送大化肥厂模型摆放家里很久。朴方曾告诉我:‘老爷子,一段时间常摆弄这一套大化肥厂模型。原因是他十分重视南中国海油气资源,关注中国海南依托国际原油(92.71,-0.18,-0.19%)运输航线,发展海南洋浦临海型石化工业。’”文章描述了一个南人北相的江上舟:“福建籍。国字脸,颇负书卷气。眉浓目圆,鼻阔嘴方,硬汉模样。口音京腔,语速快捷,咬字偶带榕城官话:‘黄海’、‘连长’,读似‘环海’、‘年长’。”


公安机关备案号:440403020002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