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义高 张龙娇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722829521
本馆由[ wangjuguang ]创建于2012年03月20日

勤俭

发布时间:2014-08-08 08:37:11      发布人: wangjuguang

       世界新十大奢侈品中有一个是“快乐和健康”,这是最深的感悟,它离生活如此之近,以致于为之付出收入的几乎全部。小女儿的所有用品从衣服到玩具到学习用品,全部都要用新的,尽管一再强调过一年衣服就再也不能穿了可还是要买。至于洗涤用品的浪费就更为随意普通的肥皂用不了半个月,而电费更因希望使用热水给孩子洗衣服而保持至少100元的月支出。从孩子出生前到现在的两年半时间里,开始的热情被实实在在的入不付出打掉了,我承受着奋力工作的巨大压力并苦笑着迎合她们的快乐。小女儿带给她们家里人的是上下一致的快乐,我的健康状况却因过度劳累而摇摇欲坠。

          每当看到浪费的时候就想起了母亲的勤俭:

      记忆里已经找不出母亲曾经去过哪家理发店,她的头都是自己修剪的,大镜子前她拿着小镜子剪成齐耳短发,二十年前给她用过几次买回来的染发水,后来被她以一句“老了,染头发让人笑话”拒绝掉了。母亲喜欢用那种“摩丝”,它可以临时的修整头发的凌乱,一瓶,它用了三年,后来告诉她有危险,才放弃掉。

       母亲从来不买新衣服,说她自己不喜欢新衣服,旧的洗洗一样穿。三十前年的岁月母亲还擅长裁剪,家里每个人都有个“衣样”—一种用厚纸板剪好的衣服组件,布料放在上面对齐裁剪,解放牌缝纫机是她习惯用的服装利器。母亲领我去商店买回布料,三天时间就可做好一件新衣服。于是我就有了各色布料的“中山装”,从小学一直到参加工作。

       父亲的衣服是永远的“中山装”,蓝色、灰色、黑色。父亲一直没去过理发店,家里有把“推子”,包装盒上父亲的字迹依然清晰“1979年购于百货大楼”。 小时候母亲让我做大地中央的椅子上围好小花布-每次我都会因为脖子痒而顽皮地笑-然后她就一点点地给我剪起头来,从剪齿的咯吱声中我甚至能辨别出是不是该上油了当然在它夹了我几次头发后。这时母亲就会拿出小油壹,向“推子”里仔细注油。我被它修理了十年头,工作后,出于年轻人的“仪表美”经常要去“发廊”做头,母亲再也没给我剪过头……

        晚上,屋里常常是黑的,没人去的屋子从来不亮灯甚至看电视的时候也要熄灯,我所谓的对比度太强会刺激眼睛理论她不接受。油烟机,她清楚地知道什么时候该打开什么时候该关掉,而现在它被打开至少要一个小时……为了少用电甚至拒绝我给她安装最近型的电热水器,“等我死了,你愿意怎么安怎么安”,这不是气话,她认为“那东西最费电”。事实如此。

        母亲从来不浪费自来水,龙头永远不会开得过大,淘米水要洗菜,拖地最后才进下水管道。大女儿小时候曾被“纵容”过在在一个大的洗衣盆里玩水用来去除盛夏的“火”。

        母亲从来不随意放弃粮食,隔两天的饭菜也要闻一闻如果没有异味就热一热再吃,她的肠胃功能没有问题,记忆里十年都没有一次因吃剩饭拉过肚子。现在,我们都在浪费粮食……因为担心食品的毒性……

        四天前放在配比瓶里调好的安利洗洁精又光了。母亲在世的时候,她总是挤一小点就可以涮净一顿饭的碗碟,与现在泡沫横飞的洗涤场面大相径庭。

        母亲不会放弃一毛钱的差价在购物的时候总是转来转去的买最便宜的。08年秋天我去早市买地瓜花了15块钱买回一口袋,兴高采烈地回到家,母亲看了看说这地瓜不好吃,“水了吧叽的”。第二天她去了早市场,同样买回一口袋,让人家送回来,她说7块钱!直到现在,我也不知道哪类地瓜好吃。

        母亲的勤俭造就了我们这个上个世纪的后二十年“别人家有啥咱们家也要有啥”的中等家庭。从最早的缝纫机、自行车到后来的洗衣机、黑白电视、彩色电视、电冰箱(那台于1992年购买的冰箱直到现在还依然在强劲运转)、热水器、油烟机,这些家用电器都是从“必要的”开始一分钱一分钱积累而来的,我们从不领先,但绝不落后。直到2001年父亲去世后,母亲再也没提过任何更新换代的想法。2007年那台伴随她每个夜晚的用了17年的21英寸彩电坏了,我们为她买了新的29英寸的,她埋愿了我几句,说花那么多钱为了她不值得,可母亲还是高兴的,后来她说当天晚年看到12点才去睡觉,对此,我甚感欣慰。家里换了两台油烟机,一开始母亲并不接受,厨房的油渍改善状况让她从邻居家使用油烟机的对比上得到了答案,而夏天她更是高兴的说“凉快多了”。母亲大部分时间都在厨房里,手里始终有块抹布,厨房一收拾就是一个午,家,永远一尘不染……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