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文去世 相濡以沫60载的老伴
“那么多人比他好,叫他泰斗,太高调了,和他的性格真的不符。” ——辛老遗孀黄阿姨
怀揣着一份哀思和敬仰,昨日午后,天府早报记者手捧鲜花,来到辛老生前居住的地方。由于辛老生性低调,在小区门口,我们没看见素洁的白菊,也没有隆重的花圈,就跟任何一个平常的日子一般。
遗像前的桌子上摆着他编的书和清茶
走进辛老位于8楼的家,屋内各个角落已经站满了人,所有人的表情都一样:脸上挂满哀思。
辛老的遗像挂在客厅正前方的墙上,相片中的辛老表情和蔼、嘴角微微露笑。与普通灵堂不同的是,在遗像前铺着白巾的桌面上,没有燃烧的香烛,没有供奉的瓜果,只有一杯清茶和辛老生前参与编写的几本著作。“爸爸生前不抽烟、不喝酒,只爱看书和喝清茶。”辛老的大女婿郭勇说,“爸爸一生节俭,一杯普普通通的清茶便足以满足他。”
三面墙书柜的书是他留给后辈的遗产
辛老在家中最喜欢的地方是他的书房。走进辛老的书房,扑面而来的是占满三面墙的书柜,里面的书满满当当。
得到允许后,天府早报记者翻看着辛老的书柜,除了少数的家人照片外,里面摆放的全是《中国经济文库》等经济类书籍。辛老的书桌上,除了简单的工作用品外,也是书。“每天都是深夜了,这个房间的灯光才会熄灭。”郭勇一边擦拭着书柜一边指着书说:“这里面没有一本是小说……这都是留给后辈们的遗产啊。”
妻子的“不安”不要用泰斗来形容他
辛老的离去,让他相濡以沫60载的老伴黄阿姨悲伤不已。昨日下午3时,天府早报记者前往辛老家中悼念,一进门就看见斜靠在沙发上的黄阿姨,沙发背后墙上的照片上,辛老慈祥地笑着。
当天府早报记者自我介绍后,黄阿姨紧紧拉住了记者的手,“你们今天把辛文写得太好了,他一辈子都很低调,我怕他会不开心呢。”
原来,黄阿姨在看过《天府早报》昨日的报道后,对“四川经济界泰斗”的评价感到不安,“那么多人比他好,叫他泰斗,太高调了,和他的性格真的不符。”记者临走时,黄阿姨还再三叮嘱,千万不要用泰斗来形容辛老,就说一个经济界学者走了。
老伴的讲述>>>
想到他对我的好我会过得好的
爷爷这一辈子都放不下四川的经济发展,所以,他特别想我毕业以后,能够回到家乡,建设四川。”
——辛文的孙子辛力波
相伴走过60年,在也是耄耋之年的老伴儿眼中,辛老是一个除了工作其他事情“请勿靠近”的人。“开始多不理解他的,觉得他只知道工作,后来也就习惯了,他就是一个‘工作狂’。”黄阿姨强调说:“工作狂。”“我主内,他主外,他是急脾气,我是慢性子。这么多年了,都没改。”黄阿姨声音柔柔的:“他就是个‘直肠子’,工作上有任何不合适的地方,他都会很严厉地指出批评,有时甚至还会动火,使和他共事的人总是处于‘悬起’的状态。”“我就跟他说,有火对着我一个人发就行了,性子别这么急。”虽然黄阿姨口中的辛老性子比较急,又“不管家里的事”,但一聊到和辛老的往事,黄阿姨的脸上就浮现出一丝温柔的光。“我们结婚50年的时候,他(辛老)特意找人弄了一个证书,还叮嘱人家写‘情爱永远,永远相伴’。”说到这里,黄阿姨眼里泪光闪烁,但很快又轻柔地说道:“他虽然走了,但是想到以前他对我的好,我会过得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