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血青年
1915年,袁世凯为了取得日本对其支持,与日本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在全国范围内激起了公愤。
义愤填膺的郭钦光不顾当局的压制,以学界的名义与各校学生在广州东园召开“国耻大会”,他还亲自登台演讲,揭露日本的侵略行径,号召国人一起行动,同仇敌忾,反对卖国贼,全然不顾台下军警手持刺刀,怒目相视。郭钦光越说越激动,由于激愤过度,以致当场呕血,在场听众无不为之动容。
此后,他继续进行爱国宣传。郭钦光经常对同学说:“国危而俗偷,不如早死,胜于撑两目以俟外人之屋我国!”热血沸腾,豪情壮志,溢于言表。
1916年夏天,从广东师范毕业的郭钦光回到乡里。一天,设在龙尾塘村附近郭家祠堂里的学校,遭到了一队20多人的乡团的骚扰。原来,这些团丁到处敲诈勒索,当地村民同心协力,抗交钱粮,恼羞成怒的团丁便准备烧毁学校。当时在场的郭钦光健步上前,义正辞严地喝斥道:“学校乃培育贤能圣地,它有何罪而遭其火焚?你们有权有势,刀枪在手,本事大,可要讲点良心,讲点仁义道德呀!”
铿锵的言辞驳得那些团丁哑口无言,慑于众怒,他们只好灰溜溜地走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