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诗歌改变命运的人们
●青春诗会后,这些诗人们的命运发生了彻底的转变。舒婷不久以后就从工厂调到了作协,之后就成了作协副主席,张学梦也从工厂调到了市文联工作,1981年就当了省作协副主席……
第一届青春诗会的情形我至今难忘,那一个月我就住在诗刊的资料室里,负责照顾这些年轻诗人们的生活,白天照顾他们吃饭,晚上帮他们赶蚊子。大家相处非常融洽。后来都成了特别要好的朋友。青春诗会后,这些诗人们的命运发生了彻底的转变。舒婷不久以后就从工厂调到了作协,之后就成了作协副主席,张学梦也从工厂调到了市文联工作,1981年就当了省作协副主席,叶延滨从广院毕业就到了星星诗刊,现在已是诗刊常务副主编了。
在青春诗会的同时,诗歌界乃至整个社会发起了关于朦胧诗的大讨论。《福建文学》用半年时间讨论舒婷的诗,有人说她的诗是看不懂的诗,是小资情调。而另一些人则努力为朦胧诗辩护。舒婷形容那段时间自己就像个皮球被踢来踢去。
如今,这些诗人们青春时候的面孔经常在我眼前晃动,我想给很多人写上一段,可有的时候写到一半我就写不下去了,顾城不在了,饶庆年也走了,他们走的时候还那么年轻,我一直到现在都想不明白,这是为什么。还有像刘波这样的诗人,当时说不写诗就不写了,那时他正处在创作的巅峰时期啊。那时我替他惋惜,他给我写信说他发明了一种磁性乳罩还申请了专利,准备下海经商,后来他发财了,没忘记诗歌,出了厚厚的一套《传世藏书》,但是现在,没有人知道他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