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最老文化记者车辐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408598794
本馆由[ jackson ]创建于2013年01月23日

99岁车辐驾鹤西去上天堂

发布时间:2013-01-23 10:20:36      发布人: jackson
 昨晚7:50,成都著名文人车辐与世长辞,享年99岁。车辐拥有多重身份,他是老报人,是成都最著名的记者;他是一位文人,推出的著作成为推荐成都文化的一张名片;他更是一位美食家,是成都最有发言权的美食家。昨日,他的儿子车新民透露,遵照父亲本人的遗愿,他们将不设灵堂,不开追悼会,遗体捐赠医院做病理解剖。昨晚成都文化界纷纷扼腕叹息:“老顽童就这样走了。”

  昨晚10点,记者赶到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病房外,除了亲属,还有闻讯前来悼念的后生晚辈。车新民红着眼眶告诉记者,车辐老人晚年患了脑溢血,去年4月到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入院治疗,后来身体各方面都出现了问题,至昨日逝世,车老在医院度过了7个多月的昏迷期。车新民说,老人走时非常平静而安详。车新民表示,家人会遵从老人的遗愿,将后事一切从简。

  昨晚文化人江功举匆匆赶来。他带来了一幅由他撰文、成都画院副院长叶瑞琨执笔题写的挽联。上书:“是饮食菩萨,川菜千筵,黄酒三盅,醉唱扬琴,漫泳长河,浮沉历史无穷事;乃艺文尊者,锦城万象,高朋四海,函珍鲁迅,缘交沫若,炫彩人生一百年。”江功举遗憾地说,“这本是想在车辐今年100岁(虚岁)之际,给他做寿联,总结他100岁的人生,但今晚得知老人家去世了,就稍微变化了一下内容。”听起来令人唏嘘不已。

  老报人车辐

  为人仗义与名人成为挚友

  1914年出生的车辐,1930年代开始记者生涯,先后出任多家报刊的记者、编辑。流沙河在《车先生外传》里,曾写道,“在旧社会吃新闻饭,先生敬业十分,成名绝非浪得。衣袋内揣一个小本本,遇到一鳞半爪,立刻记下,以备采访之用。为人又好事,喜交游,管他三教九流,一混就熟。所以出去采访,每每旗开得胜,短消息,长特写,莫不精彩可读。”

  抗日战争时期,丁聪和吴祖光等众多文化艺术界名人来到成都,并在五世同堂街生活居住。车老是成都最早的文化记者,他跟演艺界、文学界的名人混得烂熟,并与丁聪、秦怡等人成为挚友。在一本《车辐叙旧》中,可以看到车老与全国名人的交往线索:巴金、梅兰芳、侯宝林、丁聪、白杨、秦怡、黄宗江……从文学界到戏曲界,车老的朋友遍布全国。

  昨晚魏明伦向记者回忆道,2001年,丁聪夫妇和黄苗子夫妇来到成都,车老居然拿出了他31岁生日时,丁聪专门为其画的漫画像。看到车老拿出保存完好的这幅漫画时,大家都感慨万千,纷纷在画上加题了字。

  为何车老能够与名人成为挚友,成都日报老报人廖友朋感叹地总结道,车老为人仗义大度。据了解,抗战时车辐是“中华全国抗敌文协成都分会”理事,他充当了外来流浪文人在成都的联络人。用吴祖光的话说,车辐是成都的“土地爷”。可见车辐当年的交游。那时文人都穷得很,车辐不遗余力地帮助他们。其中一项就是带他们去找好吃的。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