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调鼎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381852505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11年02月23日

名声远播

发布时间:2011-02-23 09:29:25      发布人: 孝行天下
     时值梅调鼎壮年,他的书法已声扬浙东,人们纷纷开始收藏他的作品。当时的慈溪县东南乡马径村(今江北庄桥马径村)有一位名叫张斯桂的文官,被清朝政府派驻日本任外交官。这位张副使收藏了不少梅氏作品,而且将梅调鼎的作品带到东瀛。当张斯桂收藏的梅调鼎墨宝被当时在日本的晚清著名书法家、历史地理学家、目录版本学家杨守敬看到后,杨开始在东瀛传播梅调鼎其人其书。在日本书坛,杨守敬是个举足轻重的人物,经他的推介,梅调鼎不但是名震日本书坛,而且被日本书坛誉为“清代王羲之”。
  这一赞誉由海外传到国内,梅调鼎的声望更是与日俱增。不少官吏、富商纷纷慕名到慈城,登门求字。据记载,当时的浙东曾出现“为求友竹字,愿出万两银”的盛况。如果一直是这样,慈城狮子门头的梅家肯定被踏破门坎,但梅调鼎却不愿让自己的作品成为别人哄抬的商品,他更不愿将自己的笔墨成为别人交易的“筹码”。于是,梅调鼎一律拒绝向他求字的大小官员,而且觉得光是这样拒绝似乎难以表达他的“贫贱依富贵,羞色上于面”的想法,索性在家门口贴了一副“谈笑无鸿儒,往来皆白丁”对联。之后,不知是李鸿章自己想要梅氏的字,还是下属想讨好其送梅氏的字,好几个浙江官员千方百计想叫梅调鼎为其写一幅,其中一个是直隶总督、北洋通商大臣李鸿章幕府的严信厚。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