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烈馆-谯国夫人、元善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036065
本馆由[ 花生壳壳]创建于2024年01月31日

《归一统____冼夫人列传》序言

发布时间:2010-03-12 16:55:08      发布人: 花生壳壳
 
序言    文 / 我是真正的寒江独钓
 
 
 
 

岭南泛指五岭之南的地区,五岭由越城岭、都庞岭(一说揭阳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五座山组成,是中国江南最大的横向构造带山脉,是长江和珠江二大流域的分水岭。岭南北靠五岭,南临南海,西连云贵,东接福建,范围相当于现在广东、广西、海南全境,以及湖南、江西等省的部分地区。长期以来,作为天然屏障,五岭山脉阻碍了岭南地区与中原的交通与经济联系,使岭南地区的经济、文化远不及中原地区,被北方人称为“蛮夷之地”。
在夏时,中原的影响已达岭南。安阳殷墟遗址中,发现来自南海做为岭南贡物的龟甲、海蚌。近年在广东的考古工作者也发现了与中原所产形制相同的西周铜铙,东周铜钟,春秋铜鼎。到了战国时期,一度强大而称霸的楚国,也曾对岭南实行有效的控制。公元前222年(秦始皇二十五年)秦始皇赢政派王翦平定荆江南地,降越君,置会稽郡。次年,天下初定,全国分建36郡。大约在公元前218年(秦始皇二十九年),秦始皇为了扩大统治地区,获得岭南越地闻名已久的特产犀角、象齿、翡翠和珠玑等物。派尉屠睢率兵50万,分成五军,进击岭南。于公元前214年(秦始皇三十三年)取陆梁地。于岭南置桂林、南海、象郡三郡。在此地设立南海、桂林、象郡。以任嚣为南海尉,赵佗为龙川令,领因罪被流放的犯人等50万之众,留守岭南,对其进行了管理开发,初步稳定了岭南地区的局势。秦朝末年,南海郡尉赵陀趁陈胜吴广大起义,秦军无力南顾之时,于公元前203年起兵兼并桂林郡和象郡自立为南越武王,建南越国。
公元前196年和公元前179年,南越曾先後两次名义上臣属于西汉,成为西汉的“外臣”。公元111年(汉元鼎六年)冬,南越国被汉武帝派兵所灭。汉武帝在越地建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珠崖、儋耳诸郡,郡下均设属县若干,纳入直接统治之下。西汉末年,儋耳、珠崖并入合浦郡,从此,岭南的郡县制度与地缘政治格局确立下来。
东汉建武十六年年麓冷县(今越南水富省安朗县夏雷乡)征侧举兵反叛,岭南60余城尽被占领。征侧自立为王,派兵分驻险要,企图称雄岭南。东汉建武十八年(公元42年)三月至十九年春,光武帝刘秀诏令伏波将军马援平定岭南征侧、征贰叛乱。战后积极整顿当地行政机构,健全郡县制,参照汉律修订法律,兴建城池,开渠灌溉,推广铁器牛耕,岭南地区一度恢复了稳定。东汉末,复改交趾部为交州,仍为一整合体。
三国孙吴时期,将合浦以北南海、苍梧、郁林、合浦等郡划归广州,合浦以南交趾、九真、日南等郡归交州。此后一直到南朝时期岭南的行政区划一直都是被一分为二。孙吴末年,岭南爆发了郭马之乱,孙皓遣大军平叛,元气大伤,导致被西晋灭国。
到了两晋南北朝时。特别是晋室南渡以后,南朝政权尽失江淮以北的土片土地,仅仅凭借长江天险抵抗北朝的兵锋,而物产丰饶、多出奇珍异宝的岭南地区,地位益发重要,是南朝政权重要的财赋来源地之一,成为担负其政权后勤保障的大后方。
南朝萧梁王朝在北朝的强大军事压力下步步将重心南移。为了加强对岭南的控制管理,又设置了南中都督区,统辖交广二州的军政事务。还辅以相应的军事手段对岭南俚獠各族进行经济掠夺和武力镇压,激起岭南俚獠各族的强烈反抗。为了征服俚獠各族,梁武帝萧衍多次派兵发动了征服岭南俚獠各族的战役,并在梁大通初年(公元527年)诏令“讨平俚洞立高州。”由于俚獠各族的顽强抵抗,萧梁部队屡屡失败,不得不作出让步,对岭南俚獠各族推行“以故俗治”的羁縻政策,以俚獠各族的势力范围为界限划地设置郡县,同时任命各族部落酋长作为刺史、太守、县令等地方长官管理地方。还调整岭南地区的行政区划和建制,采取分而治之的办法。梁武帝将郡、县大量升为州、郡,使州、郡数量大增,设广州、东衡州、西衡州、静州、成州、建州、泷州、新州、高州、罗州、南合州、越州、崖州、瀛州等。使岭南地区原本相对集中的地方权力加以分散,进一步削弱地方割据因素,起到相互制约的作用。
另一方面,萧梁王朝简派宗王或大臣出任岭南大州刺史,镇守岭南。并选派良吏担任郡守作为重要的辅弼手段加强对岭南的控制与经营,通过他们推行的相对宽简的政治措施,缓和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岭南呈现出一种部族统治与宗室朝廷直接控制相交织的情形,从而形成一种整体上统一,个体上自治的保持着微妙平衡的政权体系。
其中高凉郡境内最大俚族部落当为冼家。高凉冼氏已“世为南越首领,跨踞山洞,部落十余万家”,势力非常强大,老酋帅冼云龙在当地更“威望颇著”。其长子冼挺也在此时被梁朝任命为南梁州刺史,(南梁州名号起源于高凉(梁),因云雾山脉自北至南,其山如梁,故名“南梁”。其辖地大致包括今天高州市部分地区和阳春市部分地区)。当时高凉地区的俚人社会,才开始由家长奴隶制向封建制逐步转化的时期,仍保留有奴隶制和原始部落,各部族还“往往别村,各有长帅,恃在山险,不用王法”,且“越人之俗,好相攻击”,“每构仇怨”。他们在相互侵扰,掠夺牲口和财富,“以富为雄。由于冼挺过惯了啸聚山林的日子,懒受郡衙的繁文缛节约束,就未去赴任,照旧在高凉逍遥自在。“恃其富强,侵掠傍郡,岭表苦之”。冼云龙幼女冼英,字百合,少年聪慧,不但能挽弓射箭,更深谙行军布阵之法,善于谋略,深受本族各部的信拥赖。还多方规谏其兄冼挺,注意靠行仁政来抚循部众,辑和”诸部落,解仇息兵,使本地人民安居乐业。诲南儋耳一带的俚人-千多洞也来归附。因此坐落于云雾山南麓山中的冼家寨便成为岭南最有影响力的俚人地方势力。我们小说的故事也就从此展开…….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