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臣与事二主 3
冼夫人“事三代主”的背景及特点
景侯作乱,使梁朝一蹶不振,公元549年梁武帝死至557年梁朝亡这8年内,外有北齐西魏入侵频仍,内有大臣互相攻杀不绝,国无宁日,大权旁落,君主由大臣随意废立,先后换了六位君主,依次为:550年简文帝萧纲、551年豫章王萧栋、552年武陵王萧纪、553年至554年元帝萧绎、555年贞阳侯萧渊明、556年至557年敬帝萧方志。这时,陈霸先因屡立战功,位居相国,封为陈国公。不久又进陈公爵为王。557年十月,年方15岁的敬帝,便禅位于能御外侮、平内乱的陈霸先,历时57年的梁朝结束。早在公元550年,冼夫人与陈霸先会于赣石,回来对冯宝说:“陈都督非常人也,甚得众心,必能平贼,君宜厚资之。”所谓“识英雄者重英雄”,陈霸先受禅登帝位,冼夫人自然乐于事此二主,这是合情合理之事,何“见风转舵”之有。
陈朝5传至陈后主叔宝,荒滛骄侈,不理国事。公元589年隋兵入建康,叔宝归降、受到隋朝三品官的待遇。当隋帝派总管韦洸安抚岭外时,叔宝受命写书给冼夫人,告知陈朝已亡,叫她归附隋朝,并送去
有一部在海南拍摄的冼夫人电影,把在陈亡前几年早已逝世的冯宝,安排活到陈亡之后。由于他不肯归隋,要做“不事二主”的忠臣,便自己一个人出走到海边,以后不知所终。可见几千年前王蠋的话,在当代一些高级知识分子的头脑中,仍然根深蒂固,因此很有必要以历史唯物论分析“忠臣不事二主”以从中拨乱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