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获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035315
本馆由[ aya7yr09 ]创建于2010年01月10日

苏获:麻布上绣花的汉子

发布时间:2010-02-22 15:55:34      发布人: aya7yr09

    “麻布袋上绣花———底子太差”,但长沙人苏获就不信邪,他真用麻线在麻布上绣了幅《安南》像,该作品日前获得“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最高金奖。有评论说,该作品用油画表现手法丰富了湘绣色彩与层次,带来了一场“湘绣革命”。

    2002年,苏获成立绣花园,决定让自己的作品全方位接受市场考验。他为湘绣市场价值下滑心痛不已,他首先想到的是,在绘画与湘绣之间架桥。苏获首创———用湘绣工艺在浏阳夏布上绣精品。怎样创新,一直是苏获日夜思考的问题,他来了个逆向思维,平时湘绣都是绣在质地细腻的绸缎上,为什么不能在粗底上绣呢?浏阳夏布和麻线是好材料,苏获觉得黑人的体貌最适合用麻线表现,他决定拿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半身肖像做实验。苏获说干就干,经过半年构思,在麻布上打完底稿进行创作,他尝试“打子”针法,并作特殊处理,用此法表现安南髦发,具有蓬松逼真感觉。苏获按人物面部骨骼和肌肉解剖结构,调整针法走向,眼睛、嘴角更费功夫。经过6个月努力,《安南》绣像完成。麻布上,安南眼光深邃、坚毅,头发卷曲,一位意志坚强、悲天悯人的伟人情怀,便呈现在人们面前。之后,苏获又开始绣凡高《向日葵》和令人生畏的深山老虎,用麻线绣虎皮毛发,粗犷而有立体感,摸上去还扎手呢,要是在昏暗的灯光下,逼真得可以让人尖叫!苏获摸透了夏布和麻线的“性格”,他利用麻线的自然色表现皮肤黝黑的人物,同时尝试用麻绣演绎风景和古画中的意境。

    从小喜欢绘画的苏获,在历经多种身份和角色转换后,依然钟情湘绣。然而,他所做的一切仍游离于湘绣“主流”之外。他在用自己的艺术赢得市场,其内心却充满了缺乏“主流”认同的艺术孤独感,以及对湘绣因守旧而渐显衰落的无尽担忧。

    苏获在湘绣的道路上形影孤单,这与他对湘绣“颠覆式”的改革有关。面对市场的种种诱惑,苏获始终坚持着自己走精品市场路线的道路。他的绣花园虽有20多位心灵手巧的绣工,但每年只能绣30幅左右的作品,大部分绣作都要用4个月以上的时间,其中极品系列的绣作时间普遍超过8个月。在经济利益与作品质量面前,苏获首先选择的是质量,他认为,作品粗糙是对自己、对社会、更是对“中国名绣”的不尊重。(据《东方新报》刘欢乐/文)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