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蒲鲁东新救世主社会主义(上)
批判蒲鲁东新救世主社会主义
比埃尔·约瑟夫·蒲鲁东(1809-1865)出身于法国一个农民兼手工业者的家庭,先后当过旅馆佣工和排字工人,开过小印刷所。1840年出版《什么是所有权》一书,对资本主义私有制作了尖锐地批判。指出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地主和资本家以地租和利息等形式夺去劳动者一部分产品,这是一种盗窃行为。他说:"能够造成所有权的,既不是劳动,又不是占有,也不是法律","所有权就是盗窃"!蒲鲁东:《什么是所有权》,第38页。他坚决要求消灭资产阶级财产所有权,认为"如果它存在,社会就将自趋消亡"。同上书,第8页。由于这部著作"向经济学中'最神圣的东西'进攻的挑战性的勇气,用来嘲笑庸俗的资产阶级理性的机智的怪论,致命的批判,刻薄的讽刺,对现存制度的丑恶不时流露出来的深刻而真实的激愤,革命的真诚"马克思:《论蒲鲁东》(1865年1月24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141页。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社会上发生较大的影响。但这时蒲鲁东并不真正了解什么是所有权。他不是从生产关系,而是从法权关系研究所有权问题,根本没有触及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核心。因此,"在政治经济学的严格科学的历史中,这本书几乎是不值得一提的。"马克思:《论蒲鲁东》(1865年1月24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141页。
1846年,蒲鲁东出版《贫困的哲学》,试图从政治经济学方面批判资本主义制度。但由于他完全站在小资产阶级立场上,因而不仅不能科学地了解资本主义发展规律,反而歪曲了资本主义发展规律。在《贫困的哲学》和其他论著中,蒲鲁东宣扬了许多错误理论:
第一,反对工业革命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蒲鲁东认为,"公平"是各社会衡量一切事物的共同标准,是"各社会中统治的、有机的、最高主权的、支配着其它一切原则的基本原则"。在他看来,机器劳动代替手工劳动,资本主义私有制摧毁了小私有制,财产日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中,这就违背了"公平"的原则。为了维护"公平"原则,他反对工业革命,反对用机器代替手工劳动,反对资本主义制度下发展起来的社会生产力,企图使社会倒退到旧日落后的手工劳动状态。至于这样做会使社会丧失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生产力,整个人类会陷于极可怕的劳动奴隶处境,饥饿就要成为一种常规,那也没什么了不起。在蒲鲁东看来,只要搞好交换,使每个人都能得到"劳动的十足收入",并使"永恒的公平"得以实现就行了。蒲鲁东的信条是:只要公平得胜,哪怕洪水滔天。但是,"如果这个蒲鲁东主义的反革命一切真能实现,世界是要消亡的。"恩格斯:《论住宅问题》(1872年5月至1873年1月),《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480页。
第二,幻想把社会一切成员都变成小私有者。
蒲鲁东既反对资本主义私有制,也反对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共产主义,把小私有制当做自己的最高理想。他认为,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都不平等。前者是强者剥削弱者,后者是弱者剥削强者;前者具有压迫性和反社会性,后者则反对独立性和相称性;前者通过专制主义侵犯自由意志,后者则"压制智力和感情上的自发性、行动和思想的自由","用相等的美好生活来酬报劳动和懒惰、才干和愚蠢,甚至邪恶和德行"。蒲鲁东:《什么是所有权》,第273页。他幻想把资本主义私有制和共产主义结合起来,建立以个人所有制为基础的第三种社会形式。在那个社会里,每个人制造出各自的产品,可以用来供自己消费也可以拿到市场上交换,以另一种产品的形式补偿自己劳动产品的十足价值。这样,"大人和小人、智者和蠢者、富人和穷人就可以在一种难以形容的友谊中团结起来。"蒲鲁东:《什么是所有权》,第298页。其实,这种社会制度不过是被理想化的小生产者私有制。蒲鲁东的目的无非是"要把社会一切成员都变成小资产者和小农"。恩格斯:《论住宅问题》,(1872年5月至1873年1月),《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480页。
第三,企图通过"无息贷款"改造资本主义社会。
蒲鲁东根本不了解资本主义的剥削实质和资本家榨取剩余价值的秘密。他把货币看做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祸害的根源,把借贷关系看做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的剥削形式,把利息看做资本主义社会主要的剥削收入。他认为,由于存在货币,便发生借贷行为。货币所有者贷款给借债的人,通过收取利息对他进行剥削。借债的人如果是资本家,就会把利息和工资加在一起,形成商品的价值,所以劳动者要买回他自己生产的东西,乃是不可能的。自食其力这样一个原则,在利息的支配下,包含着一个矛盾。从这种错误理论出发,他主张用无息贷款来改造资本主义社会。按照他的设想,劳动者集资成立的人民银行,对工人发放无息贷款,帮助他们开设小作坊,成为小业主;人民银行还用劳动证券收购劳动者的产品,劳动者用这种证券可以交换自己所需要的东西。他认为,通过这种方式,就可以消除资本主义的弊病,实现"永恒的公平"。但这是荒谬的。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蒲鲁东"想把生息资本看作资本的主要形式,并且想把信贷制度的特殊应用和利息的表面上的废除变为社会改造的基础,这就完全是小市民的幻想了"。马克思:《论蒲鲁东》(1865年1月24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146页。蒲鲁东的整个银行制度和产品交换制度,"无非是小资产阶级的幻想"。《蒲鲁东反对梯也尔的演说》(1848年8月3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5卷,第35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