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浚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003405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10年02月04日

杨浚-参与国家科技宏观管理作出多方面贡献

发布时间:2010-02-04 16:30:12      发布人: 孝行天下

    1978年3月,杨浚调国家科委工作,先后任副局长、局长和科委副主任之职。杨浚一如既往,联系群众,调查研究,善于思考,勇于创新,在加强国家科技宏观管理方面,作出多方面的贡献。

    为加速中国计算机事业的发展,在国家科委主任方毅的领导下,杨浚与阎沛霖等计算机专家一起进行了起步性的工作。一是建议大力开发微型计算机应用。1979年,经批准引进500台微型计算机,在科学计算,工业控制、管理,教学等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并为后来开发和形成长城系列微型计算机产业起了先导作用。二是在天津、香港等地举办了多次计算机专业培训班,使一批部、委领导干部提高了对推广应用计算机重要意义的认识,并培养了一批微型计算机应用开发技术骨干,还安排建设湖南、武汉、北京等地计算机专业人员的教学基地建设和筹办信息研究所、软件中心等。三是安排建设了一批地方的计算中心,对提高中国计算机应用水平起了重要作用。

    杨浚重视围绕对国家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的项目,组织科技攻关,并和引进技术相结合。在工业方面,他在方毅领导下,具体组织落实甘肃金川、四川攀枝花、内蒙古包头三大共生矿综合利用,三峡工程建设准备,石油化工综合利用,煤气化液化,低温核供热堆,新能源,万门程控交换系统,中同轴4380路载波,1800路微波及光纤光缆通信系统等重大科技攻关工作。在农业方面,组织了山区、滩涂综合开发利用,三江平原开发,鄱阳湖开发等重大科技攻关工作。1981年,根据国务院领导指示,杨浚与国家计委副主任林华共同组织炼油和化工专家,经过1年半的调查研究、分析论证、规划测算等工作,开展了常压渣油催化裂化、裂解气中碳五的分离及综合利用、塑料改性及应用、石油化工催化剂、丁烯氧化脱氢制丁二烯等23个科技攻关,并取得成果。

    杨浚十分重视推进农村科技进步,他是“星火计划”倡导者之一。1983年,他在主持山区开发工作会议时,明确提出了科技进山、开发山区和振兴山区的意见,指出:对山区的开发要投入少,产出多;对贫困地区的开发要变“输血”为“造血”;强调推广“适用”技术、“不起眼”技术(后称为“短、平、快”技术);培养大批土生土长的农村科技人才。他的这一思路,为后来提出“星火计划”作了前期准备。

    1985年,在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农村科技工作均取得明显进展的情况下,杨浚与国家科委主任宋健、副主任吴明瑜等共同提出了“星火计划”的宏伟设想,旨在把“科技星火”点燃中国广大农村,引导8亿农民依靠科技振兴农业和乡镇企业,推动农村发展和农民生活改善。“星火计划”得到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批准,在国家科委统一领导下,杨浚负责组织“星火计划”的实施。他提出要建设年产值1000万元以上的乡镇企业,建设年产值1亿元以上的乡镇;在国家“七五”计划期间,建立500个推广“星火计划”示范企业,培训100万名农村知识青年和管理人员,开发100套实用技术装备;创造推广一批“星火计划”密储区、带;为实行“星火计划”开拓国内银行科技贷款和世界银行软、硬贷款。“星火计划”经过广泛实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如“七五”期间的“星火计划”实施项目达2万多项,其中完成1.4万多项,累计创产值达300亿元。实施“星火计划”是一个创举,它年复一年、步步深入地在农村广泛实施,对引导科技与经济结合走出了一条新路,成为中国科技计划与国民经济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杨浚还在制定和完善中国科技奖励制度方面做了很多工作。自1985年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奖励条例》以来,他一直担任评审的组织领导工作,成效显著。1987年,在杨浚的建议下,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国家星火奖”,他任评委会主任委员,经过几年的工作,“国家星火奖”已形成比较完善的体系。

    杨浚还与国家科委其他领导一起,会同国家计委和原国家经委,组织广大科技人员,制定了我国有关能源、材料、交通运输、通信、农业、信息等14个领域的技术政策要点,经国务院批准执行。

    杨浚在化学工业和科技管理领域中工作数十年,他远见卓识,辩证思维,精益求精,百折不挠,体现了中国化工专家的风范和作风,为青年一代树立了良好榜样。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