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造飞机:沉重的翅膀
珠海造飞机:沉重的翅膀 “吃螃蟹”的轻型飞机制造项目启动一年,仍需破重重坚冰 一年前,就在第六届中国航空航天博览会上,雁洲轻型飞机制造有限公司在珠海揭牌。雁洲轻型飞机制造有限公司在珠海落地,不仅是珠海飞机制造业零的突破,同时在中国掀开制造复合型材料小飞机的历史。 雁洲计划分三期建设轻型飞机研发、生产基地:首期投资6亿元研制、组装轻型飞机;第二期建设飞机及配套基地,还将在批量生产轻型农用和运动型飞机的同时,研制开发具有中国知识产权的私人商务机;第三期,雁洲将引进法国ATR公司支线飞机开展客机改货机的项目。 一年过去了,这个飞机制造项目在珠海进展如何? 雁洲公司董事兼总工程师薛国航对记者说,这一年来他们倾注了大量的精力在选厂址购地建厂房、培养当地的技术人才、申请该型号飞机的生产许可证等等各项复杂的筹备工作中,但进展没有预想的那样顺利。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永远面临着最大的风险。事实证明,这场前所未有的破冰之旅的确面临着许多困难。 培养本土工程师尚需时日 飞机制造是高科技企业,对于高科技企业来说最关键的因素就是资金和技术。雁洲公司表示发展初期资金没有问题,但是要在珠海建立一个技术力量完备的工程师队伍,尚需要一个培养过程。 华裔美籍航空工程师薛国航是雁洲公司的董事兼总工程师,他曾经参与阿波罗登月计划及超音速战机和预警机的设计分析工作,但是仅靠薛国航一人是远远不够的。目前,雁洲正在珠海九洲直升机场的基地着重培养13位飞机研发工程师。 记者了解到,这些正在接受培训的工程师有的有几年模具制造经验,其他大都是国内工科院校的毕业生,他们与熟练的飞机制造工程师还有相当的距离。 薛国航对雁洲首批工程师的培养很难说得上满意,觉得他们的动手能力很欠缺,但是薛国航在“手把手”教这批年轻人时还发现一点,“这些年轻人最大的优点就是吃得苦,学习勤奋。”“他们有潜力成为珠海乃至中国第一批复合材料轻型飞机的工程师。”薛国航说。 这些年轻的工程技术人员还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学习设计、制造飞机的各种技术,待到技术成熟后他们才能负责从绘制飞机设计图纸、3D技术分析到模具制造、飞机组装等各个环节。 生产许可证是“国内空白” 雁洲公司的副董事长何向东告诉记者,“我们的目的是要申请到MCR-4S(雁洲公司目前准备研制生产的主要机型)四座飞机的FAA的型号合格证和生产许可证(FAA是美国飞机制造所有规章制度的制定执行机构——美国联邦航空局,FAA的标准被国际飞机制造领域广泛采纳)一旦获得这个许可证,雁洲公司便可以大批量生产并投入市场”。 但要得到这个证书,雁洲需要首先生产出几架飞机,在国家民航总局进行各种破坏性测验和各种系统的、安全的测试。何向东说,上亿元的花费是一方面,问题的关键在于,这种复合型材料的轻型飞机在国内尚没有生产历史,而国内更没有与这种轻型飞机制造相应的测试标准,连检测的设备和技术也尚不具备。迄今为止,中国还从没有颁发过复合材料轻型飞机的生产许可证。 记者了解到,获得生产轻型飞机的许可证还不等于飞机就能投放到中国市场,要在中国市场销售轻型飞机,还必须再过一关,就是要在中国取得轻型飞机的适航证,否则即使造出飞机来,也不能允许进入市场。 何向东对记者说:“我们预期将在明年上半年取得该机型的型号合格证并逐架取得单机适航投入市场。但取得生产许可证的道路还很漫长。” 已经与法国签订300架销售意向合同 今年9月, 雁洲与欧洲最大的飞机经销商,法国Aerotrophy公司签订了销售300架飞机的意向合同,该公司所在的Cholet市为此专门整修了厂房、机场试飞跑道和停机库。一方面雁洲的技术力量具有足够的说服力,另一方面,这种MCR2座或4座的轻型家用飞机在欧美市场的需求量的确很大。“我们生产多少,他们就要多少。”雁洲一位负责人介绍说。 “我们要努力生产的是世界市场上最具竞争力的轻型飞机,是不是技术上最先进的,还要看市场的检验。” 谈话中,薛国航始终保持着一分理性。他认为,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很低,可以花更多的成本在飞机的材料及性能上,这样的飞机无疑更具竞争力。 “中国对这种小飞机需求量也很大”,何向东对记者说,“国内的私人驾照及森林防护、农业喷洒,海洋救护等都很需要这种小飞机,这个市场也是不可估量的。”据何向东介绍,目前有几个学校已经下了订单,其中,中山飞行培训学院已经在雁洲公司预订了第一批14架小飞机。 对珠海“起飞”充满希望 何向东告诉记者,珠海市政府已经向雁洲公司提供了36万平方米的土地,作为长久的生产基地,为了尽早进行实验型飞机的生产,雁洲公司先在南航直升机场搭盖了临时厂房,预计今年11月底建成。 “人才、土地这些困难都正在逐个解决。”薛国航对记者说:“我们面临的最头疼的事现在有了重大转机。”令人振奋的是,为了适合中国航空制造业的发展现状,中国民航局与美国民航局在今年签定合作协议,由美国派出一支技术队伍对中国的飞机检测提供技术支持。这将大大地推进雁洲复合型材料轻型飞机的接受检测,申请FAA23部证书的进程。“由于珠海原来没有航空制造业,所以本地复合材料的质量都达不到航天标准,复合型材料和发动机都需要进口,但是我国并没有支持航天制造业发展的关税优惠政策,希望随着珠海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将来能够就地取材”。薛国航说,他对在珠海生产出中国第一代复合材料轻型飞机充满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