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死相许的石评梅
石评梅和高君宇同是山西人。1923年,他们在山西旅京同乡会成立的那天相遇相识。石评梅钦佩高君宇的为人诚朴无华,品学兼优,曾代表中国出席世界性会议。高对石女士的文学才华,也极为敬慕。从此两人便经常往来。
高石两人的爱情,一波三折,曲折离奇,叹为观止。高开始追求石评梅寄红叶诗以表心迹:“莫负三秋好光景,惜花持赠爱花人。”无奈,当时石评梅已有恋人,将原物寄回。高见后仍痴心不改,忧郁成疾,终致住进医院。石评梅过意不去,前往医院探视,以慰高的一片痴情。不料此举如同一注强心剂使高君宇美梦复萌,病势骤减,身体逐渐康复。石见高的身体已无大碍,再次表示,自己早有情侣,望其珍重自为。想不到这一友善劝告,犹如残暴的台风,又一次扑灭了高的希望之火。致使高君宇一病不起,直至生命垂危。这时,石突然发现自己的恋人原是一个无赖骗子,毅然与其断绝往来。然而,已为时太晚,未几,高君宇噩耗传来,令石评梅悔恨交加,痛不欲生,决意亲自料理君宇后事,洒泪将其葬在陶然亭。此后,石评梅以泪洗面,每与人言:“生前未能相依共处,愿死后得并葬荒丘。”未及三年,石女士突发急性脑膜炎而逝。友人遵嘱,将其葬于高君宇墓侧。
这是一个非常美丽凄婉真挚动人的爱情故事。高君宇的痴情和以身殉情,石评梅的专一与以死相许,都精妙地阐释了爱情的纯洁、崇高和伟大,都表现了他们刻骨铭心的爱。两人志同道合,才华出众,人品高尚,理应是有情人终成眷属的,但由于阴差阳错的原因,最后还是酿成悲剧。现在,时代进步和文明了,像高君宇和石评梅这样的爱情悲剧恐怕不会出现,也不会有人像他们那样的死心眼和想不开。爱情是人生的重要部分,纯洁的爱情,展示了光明磊落真诚美丽的人生。(潘炳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