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马山誓师抗日
同时发表抗日救国通电。电文如下:“日寇侵我国土,掠我省库,杀我同胞,亡我之心,原形毕露。熙洽卖国求荣,认贼作父,丧权辱国,罪大恶极。望我吉林爱国军民,团结一致,同仇敌忾,国存与存,国亡与亡,不分阶层,不分信仰,不分民族,不分老少,坚决与寇逆抗战到底,克尽保卫国土神圣职责。我团全体官兵敢效全躯,愿与吉林全省爱国同胞共勉之。”
通电发出后,各地纷纷响应,来投者络绎不绝。10 月中旬,冯占海率部经桦甸渡松花江,在额穆(今蛟河)越吉敦路,10 月末进驻舒兰县城,此间不断与日伪顽敌交锋。
该年11月12日,以诚允为代理主席的吉林省政府成立于宾县,当即委任冯占海为吉林省警备司令,正式成为一直强大的抗日队伍,转战南北。
由于吉林自卫军驻地官马山和松花江西岸一带地势狭窄,且距吉林省城较近,不利于活动和发展,冯占海决定带领部队进入广阔富饶的吉北地区。1931 年10 月初,冯占海在桦甸县靠山屯渡过松花江,经蛟河进入舒兰,一路倍受民众欢迎,队伍迅速扩大。
1931 年10 月12 日,张学良命令吉林省政府委员诚允在宾县组织吉林省抗战政府,主持全省军政事务。诚允以代省主席的名义,任命冯占海为吉林警备司令,将部队扩编为4个旅两个支队、1个骑兵团、1 个炮兵营,总计约2 万余人,冯占海兼第一旅旅长。1932 年初日军进犯宾县和哈尔滨时,冯占海率部抗敌。不久,与李杜、丁超合编为吉林自卫军,冯占海任副总指挥兼右路总指挥。
这期间各路民团、山林队等纷纷来投,队伍迅速壮大。同年5月,冯占海收复宾县,将部队改编为吉林抗日义勇军,自任总指挥,将所部改编为12 个旅、4 个支队、3 个独立团。同年6月围攻哈尔滨失败后,退守五常,6 月25 日攻占榆树。
1932年6 月底,冯占海挥师南下,进逼溪浪河、乌拉街一带,派人分头联络各路义勇军,计划于9月中旬围攻吉林、长春。为实现这一计划,各路义勇军加强了破路和袭扰。至9 月初,吉长、吉海、吉敦三条铁路线均被切断。在义勇军的强大军事攻势下,伪军下级官兵纷纷开小差。
9 月中旬,冯占海在珠琦川召开义勇军团级以上干部会议,根据日伪军的兵力和部署情况,拟订了攻取吉林、长春的作战计划。决定由陈玉清支队佯攻蛟河,吸引敦化敌军;李子玉、韩占德两支队开到磐石以西,狙击辽宁方面的援军;以宫长海、王锡山为攻城指挥,率7个旅会攻吉林。
10 月初,攻城部队到达舒兰发特哈门渡口,受到日伪军的阻拦,经过几昼夜的激战,终于到达对岸,继续向吉林推进。
10月16日,部队到吉林省城郊外,攻城总指挥设在吉林西郊小白山。攻城部队在温德河子一带与日伪守军展开激战。日军动用飞机大炮向义勇军狂轰乱炸,造成较大伤亡。义勇军顾及城内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只用轻武器还击,因而多次进攻均未奏效。为减少不必要的牺牲,义勇军决定停止攻城,撤往农安伏龙泉一带。
1932年12月间,吉林抗日义勇军进入热河开鲁、建平一带,被国民革命军第四十一军军长孙殿英以辽吉黑热民众抗日后援会的名义,收编为第四军团,冯占海任总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