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女高音歌唱家郎毓秀先生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169147417
本馆由[ 昊昊 ]创建于2012年07月07日

郎毓秀骨灰撒回故土

发布时间:2012-07-08 11:02:47      发布人: jackson
她的歌声,标志着美声唱法在我国声乐界的崛起,与周小燕、喻宜萱、黄友葵一起被誉为中国女高音“四大名旦”;上世纪30年代,16岁的她同艺术家金焰等人共同录制唱片,她唱的《杯酒高歌》激昂高亢,在抗战大后方,甚至东南亚几乎人人会唱,影响极大;她从1944年踏进成都这片热土,风风雨雨数十年,在国内外的舞台上为人们歌唱;直到耄耋之年,她依然每日教书、育人,还翻译与撰写了数十万字有关声乐的专业书籍,获得首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终身荣誉勋章的最高荣誉;她还是“亚洲影艺之父”郎静山的女儿。她就是享誉世界的歌唱家、声乐艺术教育家郎毓秀先生。昨日,郎先生因心力衰竭在蓉仙逝,享年94岁。儿女们遵循母亲遗愿,身后事一切从简,不举行任何形式悼念,今日郎先生遗体火化后将撒回故土。从此,天堂里又多了美妙的歌声。

一切从简,骨灰撒回故土

昨日获悉郎先生去世后,记者下午3时许赶到了川音,川音相关领导告诉记者,“我们刚与郎先生的亲属进行了交流,亲属希望遵从郎先生遗愿一切从简,不设灵堂、不搞任何悼念仪式,也婉辞花圈奠仪。家属还再三表示,希望院方也低调处理郎先生后事,避免影响其他人。我们尊重郎先生和家属的愿望,原本川音准备成立的治丧委员会,以及相关的纪念活动,也全部取消。”

记者随后来到郎先生生前居住的“竹园”,这是一个很普通的教师宿舍,郎先生家住在二楼,透过敞开的大门,记者看到整个客厅铺满了鲜花,白玫瑰、绿桔梗、百合,素净淡然,香气四溢,寓意着先生淡泊名利、品行高洁的一生。郎先生的彩色遗像安放在花丛中,笑容和蔼可亲,风度高雅。看到记者,家属依然婉拒了采访要求。在楼下,记者看到不断有亲友来到家中,每人手中捧了一束白玫瑰。

“郎先生人很和善,因为脚不方便,需要坐轮椅,平常很少外出,一个月前生病入院,入院之前,都还在给学生上课,经常从郎先生家里飘出动听的歌声。”门卫范师傅告诉记者
,在他印象中,郎先生是一位爱笑的老太太。“她每次下楼,都会笑着和我打招呼,而且她特别喜欢我家的两条小狗,小狗也能找到郎先生的家,只要听到有爪子刨门的声音,郎先生都会让保姆放两只狗进去玩,还要喂它们吃的。”

周小燕:我很崇拜她

“我很难过,很悲痛,我很想来看看她,送她最后一程。”昨晚10时许,记者通过廖昌永的帮忙,联系上了他的恩师周小燕,95岁高龄的周先生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声音有些哽咽地说。

周先生说:“我们很早就是朋友,她比我小一岁,但是我很崇拜她,我刚从武汉进入国立上海音专学习时,她已经小有名气了,经常在校内外演出,还为上海百代公司灌唱片了。一次我经过教室走廊,听到一位女高音的歌声从教室里传出,那是何等令人羡慕的歌声啊,高亢圆润,音域好宽,音色是金属的。我被镇住了,不由得止住脚步侧耳细听。一打听,唱歌的是比我早一年进校的女生郎毓秀,唱的是歌剧《托斯卡》的咏叹调"为艺术为爱情",用的是地道的意大利美声唱法。后来,我特意通过表舅介绍认识了郎毓秀。从此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郎先生生前接受采访时,曾动情地说起和周先生的友谊,“几十年来,我们始终维系着友情。”周先生对老友一生的艺术造诣也评价甚高,她说,“她一生卓有建树、淡泊名利,我很欣赏她。这些年我们虽不曾见面,但她常常寄照片给我。听到她去世的消息,我非常难过,虽然人难免有这一天,但是我很不舍。
”如今,黄友葵、喻宜萱、郎毓秀都相继去世,中国女高音“四大名旦”仅余周先生一位,周先生含泪说:“她是我们四个中年龄最小的一位。”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