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运领袖王维舟
1911年10月,王维舟参加了宣汉保路同志军,以英勇战斗著称。辛亥革命后,他任宣汉县警备队长,“护法”战争中升任靖国军团长,驻守奉节、万源等地。为寻找革命真理,1920年春他弃职离川赴上海,不久参加了旅驻上海的朝鲜共产党支部,年底被朝共派赴苏联学习。1921年10月,他在莫斯科参加十月革命4周年大会,见到了革命导师列宁。1923年,王维舟回到宣汉县家乡,创办小学,建立共产主义小组,宣传革命思想,开展农民运动。1926年他赴汉口,参加毛泽东主持的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第一次见到了毛泽东。1927年,他由朝共党员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随即被派回川东开展农民运动。
1933年10月,王维舟同杨克明率领川东游击军在宣达战役中与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王维舟调到红四方面军总部工作。抗日战争爆发后,王维舟调任八路军129师385旅副旅长,驻守陇东三河镇。1945年4月,他当选为“七大”候补中央委员,会议期间,毛泽东为他题词:“忠心耿耿,为党为国”。1949年冬,王维舟被任命为解放四川的西路军副司令,于12月29日率部进入成都。解放后,他先后担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中共中央西南局常委、西南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西南民族学院院长等职。王维舟不幸在“文革”中遭受诬蔑和迫害,于1970年1月含恨逝世。1979年12月党为他平反昭雪,补开了追悼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