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佛西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001152
本馆由[ 天堂天使]创建于2009年12月18日

熊佛西相关事迹

发布时间:2010-10-25 09:25:35      发布人: 天堂天使
       1931年“九·一八”事变,举国上下群情激愤,学生纷纷走出校园,到前线去,到大众中去宣传抗日救国。此时熊佛西也深感不能关起门来办学,话剧远离大众、只局限于 知识分子和城市平民之中是没有前途的,因此应晏阳初平民教育会的邀请,于1932年1月率领部分师生奔赴河北定县农村开展戏剧大众化的实验,在农村开办戏剧学习班,建立农村剧团,培训农村演员,搞得轰轰烈烈,其成果震惊中外剧坛。可是,“七·七”卢沟桥事变后,华北沦陷,实验基地又被摧毁,他又只能痛心地离开定县,流亡西南。但他仍心系戏剧教育。1938年,他流亡到成都。1939年8月,新兴的四川省戏剧教育实验学校成立,熊佛西任校长,已经中止了的戏剧教育在抗战洪流中又继续了。熊佛西应着时代的脉搏,适应抗战的需要,充分发挥戏剧的功能,使它成为锋利的战斗武器,担负起宣传抗战、动员民众的社会责任。这样,学校又成立了“攘外必安内”的反动当局的眼中钉。1941年,四川省参议院通过决议解散“省剧校”。“省剧校”解散后,熊佛 西在战乱中颠沛流离,但仍不忘戏剧教育。抗战一胜利,他便来到上海,应顾仲彝的邀 请到上海戏剧学校任教授。他以火一样的热情投入到战后重建戏剧教育的工作中去,想 不到还没到一年,市参议会便以“节约开支”为名“裁撤”“剧校”,上海滩并没有因抗战的胜利而天开云散。在乌云笼罩下,熊佛西勇敢地在报刊上发表文章,驳斥“裁撤剧校”的种种谬论,与文化界知名人士联名发表公开信,反对“裁撤剧校”,坚决支持学生的护校斗争。学校保留下来了,校长顾仲彝被逼走了,田汉、洪深等力举熊佛西任校长,他又一次在风波中挑起了这副重担。然而他面临的是专制统治、社会黑暗,扣发经费、不给校址、通缉学生的事情接踵而来。“教职工则当空卖绝,不能得一饱。”( 注:《遗爱在心总难忘——原四川省剧校在蓉校友集合追念熊佛西校长纪实》,《戏剧 艺术》1982年第2期)熊佛西和大家一样穷困潦倒,和师生团结苦干,靠每周举行公演卖艺得来几文钱,买点山芋熬稀饭糊口度日,如此困境一直延续到上海解放。
  上海解放了,熊佛西满怀豪情地写下了“从头学起,从头做起”八个大字,意气风发 地以新的思想、新的举措来创办新的戏剧教育。他尽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立和完善 戏剧教育的体制、教师队伍,从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体制、剧场和图书馆等方面 进行了全面的改造和建设,为社会主义的新型教育作出了他特有的贡献。
  在漫长而崎岖的戏剧教育的征程上,熊佛西义无反顾地走过来了,立下了一座令人瞩目的丰碑。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