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雪岩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110565
本馆由[ 黑白双煞 ]创建于2010年05月15日

红顶商人胡雪岩诚实无欺赢来大善人美名(2)

发布时间:2011-05-17 16:08:54      发布人: 黑白双煞

    我们不难发现,善于利用时势,乘势而为的胡雪岩,不管是开设当铺,还是创建胡庆余堂,还是插手水路货运和粮食买卖这样的生意——胡雪岩所做的第一件事,几乎都不是在于生意本身——而是做慈善!?

  因为做慈善,所以为自己赢得了一个“胡大善人”的美名!一个好的名声,将为自己带来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胡雪岩的算盘其实是不难看清的——一个有着好名声的人,他就不可能是一个贫困的人。

  有了“义渡”,有了“胡大善人”的美名,事情已然成功了一半,但这显然还不够。

  这时候,胡雪岩在漕帮建立起来的深厚人脉将再一次发挥它的巨大作用。而在官方,胡雪岩的关系人脉也同样是极其深厚的。

  其实到了1864年,王有龄这个大靠山已经不存在了。(身为浙江巡抚的王有龄死于1861年,其时只因杭州城破,王有龄自杀殉节,以全忠义)

  但王有龄曾经担任过海运局坐办一职,胡雪岩从旁协助,多有奇谋妙计,其往日在官方这一势力范围内积累下来的人脉依然存在。而且,胡雪岩在失去了王有龄这一靠山之后,凭借着自己敏锐的嗅觉和超乎常人的行动力,很快又为自己找到了新的靠山左宗棠。左宗棠这个靠山比先前的王有龄还要稳固得多,势力也要庞大得多。

  左宗棠本来就是行伍出身,没有人比他更清楚若遇战乱时。水陆交通的畅通和粮食充足的重要性的了。胡雪岩作为左宗棠此时的左膀右臂,有意要插手水路货运和粮食买卖这两桩生意,左宗棠理所当然地要大力支持。而加上了这样深厚的关系,胡雪岩的这两桩生意要想成功,也就不会是一件太难的事情了。

  在跟随辅助王有龄守备杭州城的时候,胡雪岩就已经看到了水路货运和粮食买卖这两桩生意的前景。但胡雪岩跟王有龄表达自己有意插手水路货运和粮食买卖的时候,却不是将它们当成两桩生意来诉说的。

  其时,正是太平军势力在浙江境内达到最大的时候,杭州城已经是被围数月。原本生活在当地的许多官吏和有能力的人也早已经悉数外逃。王有龄这个官吏跟其他的官吏很是有些不同,显然是四书五经读多了并且读进去了的缘故。那些外逃的官吏们就不熟悉四书五经吗?显然不是,他们中的人多是科举出身,比起科场失意而只好用银子捐来功名的王有龄,四书五经、“三个代表”啊什么的,可是要精通得多了。只是他们读四书五经,历来都只将其当做是争权夺利的一块敲门砖而已——既然门已经敲开了,还要这块砖头做什么?

  王有龄考试水平真的不怎么样,要不然也不会沦落到要用银子来捐个功名。但王有龄念书的时候却真的是用了心的,读四书五经是真正读了进去的——这也就决定了他最后的悲剧命运。他到死也没明白这样一个道理,那就是四书五经上的那些东东,忠孝仁义啊什么的,是当不得真的——其实也没有人当真,除了他王有龄自己这个书呆子。“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种话说说就够了,谁让他王有龄就真地去做啦?

  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我们猜想,王有龄这个人自身所具有的人格特质存在着两种可能性。一种可能性是王有龄他本质上就是个忠勇爱国之士,(确切地说,是忠于皇帝热爱朝廷的人)是个道德上绝对纯粹而无可挑剔的人,是个传说中的神人。还有一种可能性,作者自己是个思想道德境界相当一般的人,所以窃以为这后一种可能性似乎应该更大,那就是王有龄就是个书呆子,一个官方不遗余力进行奴化教育的成功样本,大清皇帝朝廷绝对忠心耿耿的奴才。

  这后一种人格特质王有龄,当然永远也不会明白但却验证了这样一句格言:谎言说了一千遍,它就成了真理,就会有人对它深信不已。

  说谎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那就是说到最后,连自己都对它深信不已。

  这句话其实有两种含义,一种是针对有意识的说谎者而言的;而另一种则是针对无意识的说谎者而言的。

  对于有意识的说谎者而言,他在自己的意识深处是知道自己在说谎的。比如一个极度腐败的贪官污吏,他在说“为人民服务”的时候,他的意识深处显然是明白自己是在说谎的。但是,他为了让自己的听众相信自己说的话是真的,他就必须把说谎这门艺术推到最高境界——说到最后,连自己都对它深信不已。他明白,一个艺术家的作品如果连他自己都感动不了,又怎么能感动得了别人呢;而一个说谎者的谎言如果连他自己都不相信,又怎么能使自己的听众相信呢。所以,作为一个高明的说谎者,必定要达到说谎的最高境界,那就是说到自己都深信不已。你看到那些在台上高呼“为人民服务”的贪官污吏,不要以为他们那一刻是在说谎,他们自己在那一刻也不认为自己是在说谎——因为他们是高明的说谎者,说到最后,连自己也深信不已。所以你就不难理解,他们在广播电视以及各种公共场合中的语言和他们实际的日常行径会出现大相径庭的情况——他们没有人格分裂,他们只是最高明的说谎者,说到最后,连自己也深信不已。

  而第二种含义则是针对无意识的说谎者而言的,也就是针对王有龄这样的人而言的。

  什么是无意识的说谎者呢?

  那就是尽管是在说谎,但在意识深处并没有说谎的主观动机的客观说谎者。

  比如,一个有意识的说谎者他故意扭曲事实,对你说谎,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统治者都是爱国爱民的。而你天性是个单纯的人,你相信了,深信不已并且跑来告诉我,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统治者都是爱国爱民的。那个对你说谎的人就是一个有意识的说谎者,而你则是个无意识的说谎者。

  有意识的说谎者和无意识的说谎者有什么区别呢?

  他们在平常时候,事实上你是绝对看不出有什么区别的。

  但是到了考验一个人的人格特质的关键时候,区别就会立马显露无疑了。

  到了这个时候,无意识的说谎者还是会对自己的谎言深信不已,愿意为自己相信的谎言坚持下去,比如王有龄。因为他们主观意识里面从来就没有说谎的动机,也从不知道自己是在说谎。而有意识的说谎者则会立马回复他的本性,他知道自己是在说谎,现在这个谎言当然不应该再成为自己前途的阻碍甚至是绊脚石了,让那些愿意相信它的人去相信它吧,一切都已然结束了,比如那些竞相逃跑的王有龄的浙江同僚们。

  虽然,在王有龄看来,他和胡雪岩说起来也算得上是半个知己了。

  但是他王有龄永远也不会知道,胡雪岩确乎是了解他王有龄的,但他王有龄从来就不曾真正地了解过胡雪岩。

  这个世界上如果要评选出最会说谎的三个职业,那应该就是政客、妓女和商人。

  王有龄和胡雪岩都不是妓女,但他们一个是政客,一个是商人,说谎的功夫那都绝对是一等一的,绝对不会输给妓女。

  但胡雪岩从来都是个有意识的说谎者,而王有龄却只是个无意识的说谎者。都是说谎者,但毕竟是在完全不可相互比拟的境界了。

  撇开道德的因素不谈,只从权谋的深度来看,无意识的说谎者王有龄与有意识的说谎者胡雪岩比起来,相差何止千万里!

  但在道德的角度看来,作者即便只是一个道德境界相当一般的人,也忍不住要为王有龄这位旧式官僚稍微表示一下尊敬了——在一个虚无主义盛行大环境下,一个人有理想和信念这件事本身就值得让人尊敬,不管这个理想信念是对还是错。(王有龄死后被朝廷赐予谥号“壮愍”,行为雄壮而令人同情,似乎也可以看做是对于一个坚持自己的理想信念的人一种合理的赞扬了)

  “状愍公”王有龄是一个负责任的官,他跟自己的同僚不一样,他宁愿死守也不肯逃离。

  为了和百姓一同守住这杭州城,王有龄分别写了不少血书向邻近的有能力的官僚求援。其实,杭州城需要援兵,更需要粮食——杭州虽然地处富庶的江南,交通业极为便利,但是这时候所储存的米粮却并不多。

  要守住杭州城,第一紧要的任务就是要筹备足够多的米粮——这个任务一点也不简单。谁能够担当起这样责任重大的要务呢?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