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刘子谟到沙湾
上世纪60年代初,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为了扭转南粮北调局面 (当时从南疆拉运粮食供应乌鲁木齐等北疆地区,造成运力紧张,增加了粮食运输费用,制约了经济发展),决定加速发展昌吉地区的农业生产。为此,自治区集中了较多的财力,用于发展昌吉地区的水利建设和农业机械化建设。刘子谟作为自治区财政厅厅长,为加强发展昌吉地区的农业生产积极筹措资金,保证了修建水利工程和建设拖拉机站的投资。经过几年努力,昌吉地区很快把粮食生产搞上去了,满足了乌鲁木齐市和其他北疆城市的粮食供应。
上世纪70年代末,自治区白酒供应紧张,而白酒又是高税率产品。时任自治区副主席的刘子谟亲自抓白酒生产。他深入基层,组织有关部门共同努力,在北疆沿天山一带建设了十几个酒厂,很快把白酒生产搞了上去,既满足了群众的需求,又增加了大量的财政收入。
伊力酒厂现在的发展势头很好,可当年工资发不出,原料没钱买,差点倒闭,正在走投无路之时,刘子谟知道后,雪中送炭,批了50万元,把伊力酒厂当时的困难解决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成立30周年时,刘子谟是自治区政府派往伊犁参加庆祝活动的代表团副团长。伊力酒厂知道刘子谟来伊犁后,非要请他到厂子里去不行,实在推辞不过,刘子谟只好同另一位副团长任晨同志同去。临行,他给秘书和司机交代,酒厂要给我们送酒,坚决不能要。谁想要,可以,按价付钱,不能白拿。离开酒厂的时候,酒厂抱来两箱子伊力特酒送给他,他硬是把这些礼品退回了厂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