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2月7日消息 近日,山东滨州34岁的研三学生谢鹏在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猝死一事引起广泛关注。
12月6日,逝者家属发声,称谢鹏在今年5月已经检查确认心脏有问题,在其和同学的聊天记录中经常提及自己太累了,身体负荷非常大。而在谢鹏去世的当天,他还仍熬夜工作到了凌晨2点32分,死亡原因为心源性猝死。家属还提到,希望谢鹏的死给更多人一个警示,不要再让更多学生发生类似悲剧。
据北京急救中心官网此前消息,如果经常熬夜、总是运动过量、已有心脑血管疾病,就要小心心脏性猝死。
北京急救中心指出,在猝死案例中,有很多人是没有任何症状的,甚至也没有高血压、高血脂等危险因素。这种情况直接指向了都市亚健康一族,这个群体平均年龄不大,并不是很重视自身的健康问题。而且他们长期处于紧张工作和巨大的心理压力下,身心俱疲,在运动、兴奋的诱因之下成为猝死的高危群体。
北京急救中心提示,猝死高危群体的朋友们生活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注意“魔鬼时间”
专家认为,凌晨到10∶00点这一段时间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时段,被医学界称为“魔鬼时间”。人在睡眠中心率比较慢、血压较低,而在醒来时血压上升,心率加快,而且体内水分流失了一夜,血液黏稠度增加,也会增加心血管事件发生几率。建议年轻人一定要注意不能常熬夜,而老年人则要学会“赖床”,醒后尽量在床上躺一会儿再起床;同时尽量不要在早晨锻炼。
选择清淡饮食
选择清淡饮食一方面可保持合理体重,另一方面也能增加粗纤维和水果蔬菜的摄入量,以保持大便通畅。需要关注的是,对于有心血管疾病的人来说,便秘也是猝死的一个重要诱因。
戒烟限酒
大量饮酒和大量抽烟都是猝死的重要诱因,因此对于没有任何基础疾病的人来说,戒烟限酒是最好的预防手段。
治疗原发疾病
对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患者,要遵医嘱、坚持服药治疗,并定期去医院复查,及时调整药物剂量,保持病情稳定。
随身携带药品
患有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人,外出时应随身携带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等急救药品,也应随身携带写有家庭住址、家庭成员联系电话、病史的急救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