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专属网络思念空间

个人纪念馆,能让往生者的一生故事得以完整的留存,给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遗产。使家属无论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网络来祭拜往生者,传递思念之情,真正做到让爱与思念没有距离、生命的故事永久流传。

中共辽宁省委原书记顾金池同志病逝

新华网北京3月30日电 中共辽宁省委原书记顾金池同志3月17日在京病逝,享年77岁。 顾金池病重期间及逝世后,胡锦涛、江泽民、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周永康、王刚、王乐泉、王岐山、回良玉、刘云山、刘延东、李源潮、汪洋、张高丽、张德江、俞正声、郭伯雄、薄熙来、李鹏、万里、乔石、朱镕基、李瑞环、宋平、尉健行、李岚清、曾庆红、吴官正、罗干、何勇、令计划、路甬祥、乌云...

永远学习的榜样——忆雷锋在校期间成长事迹

雷锋是党和毛主席培养教育成长起来的伟大共产主义战士,是广大人民哺育的出类拨萃的英雄人才,是全国人民学习的好榜样。作为一名普通教育工作者,有雷锋这样的学生,不能不说是一件令人幸福和骄傲的事。 记得在1954年7月望城县二完小(后改为清水塘完小,现为清水塘中学)五年级新生放榜了。雷正兴(后改名雷锋)榜上有名,正式进入高小阶段学习。当时,我任雷正兴所在班班主任,并教语文课,后因工作需要调任学校教导...

雷锋的亲人

祖父雷新庭,靠佃种地主唐四滚子10亩田,勉强维持一家半饱的生活。在高地租、高利贷和苛捐杂税的盘剥下得了重病。雷锋3岁那年的冬天,由于地主唐四滚子逼债,雷新庭在年关时节含恨去世。 父亲雷明亮,参加过毛主席领导的湖南农民运动,当过自卫队长。一九三八年被抓夫,遭到国民党的毒打,造成内伤残疾,回到家乡后边养病边种地勉强度日。一九四四年又遭到日寇毒打,伤势更加严重,翌年秋天去世。 母亲张元满,出生...

雷锋的家

位于湖南省望城县简家塘(今雷锋村)。原为地主唐四滚子的庄屋,雷锋祖父雷新庭三兄弟佃种唐家的田地时就住在这里。庄屋原有房屋12间,约80平方米,为四合院式的土砖茅房。三面环山,西面有塘和田。1940年12月18日,雷锋出生在这里,一直到1956年11月,雷锋在这里度过了16个春秋。 1968年,望城县雷锋纪念馆建成后,为配合纪念馆的展览,体现雷锋家乡的特色,就把这个雷锋苦难家史的历史见证保...

一代人的精神导师

学习雷锋/ 好榜样/ 忠于革命忠于党/ 爱憎分明不忘本/ 立场坚定斗志强 还是很小的时候我们就每天高喊着这首歌,唱她是一种力量,唱她是一种荣耀。 老师给我们讲歌背后的故事。 那时,我们很小,不见得完全能理解故事,但是我们晓得,故事的主人翁是我们的榜样,是我们学习的标兵。 雷锋。 一个时代的标志。 用现在的话说,那么年轻的他就有那么高的思想觉悟,那真的是人才不可多得的人才。 一...

永生难忘的精神驿站

2月18日,站在队伍前的上等兵周凯举起右手,面对雷锋雕像,表情严肃,一字一顿:我叫周凯,是雷锋连第3026名战士。我宣誓:一生像雷锋那样刻苦学习,言行一致,助人为乐,公而忘私随后,其他7名佩戴上等兵军衔的战士,依次在入连仪式上宣誓后,正式成为雷锋连一员。 从雷锋牺牲至今,不论干部还是战士,凡调入雷锋连的,都必须经历这样的入连仪式。雷锋生前所在团政委张岑楠说。45年来,雷锋连一直利用雷锋牺牲日...

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

雷锋是一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1940年生于湖南省望城县一个穷苦农民家庭。7岁沦为孤儿,在穷乡亲的拉扯下,挣扎着活下来。1949年8月,雷锋的家乡湖南望城解放了,雷锋从此翻了身。在党和人民政府的关怀下幸福成长,他参加儿童团,进小学读书,并第一批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少年先锋队。1956年,他小学毕业后参加了工作。先后在乡政府当通讯员和中共望城县委当公务员。他工...

生前摄影师:爱拍照的雷锋

雷锋这个名字早已成了中国人心中的一个符号,他影响了好几代中国人,雷锋精神已经成了一笔财富,不管在价值观念如何变化的今天,都在或多或少影响着一代代中国人。恰恰是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塑造出的雷锋形象,他身上最终被凝固成那一时代的精神和价值观。 不同的年代,雷锋精神在公众中所起到的效果不同,随着它所处那个年代逐渐久远、陌生,雷锋精神也时远时近地成了跟随我们的影子。   事实上,今天的人们可能...

追忆雷锋

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雷锋同志原名雷正兴,后改名雷锋(一九四零年十二月--- 一九六二年八月十五日)于一九四零年十二月十八日出生在湖南省望城县安庆乡(现叫雷锋乡)简家塘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父亲(雷明亮)于一九四五年春病逝,哥哥(雷正德)也于一九四六年病死,年仅3岁的弟弟(小三明)也饿死在妈妈的怀里.母亲于一九四七年中秋因不堪忍受地主之子凌辱含恨...

漫步邓世昌故居

在邓世昌的故居面前,是灰砖的深阁大院,岭南的建筑风格,厚重的大木门,推开木门,木门叽呀叽呀地响,闭上眼睛,触摸朴质的木门,随着木门的叽呀叽呀声穿过了时间的车轮,仿佛再回到了战火纷飞的年代。 曾经,我们只能里死记硬背地记下那邓世昌甲午战争事件,曾经我们一度无法理解古人仁人志士的胸怀大志,但是时间的推移,成长的沉淀,让我们开始慢慢明白和珍惜。 步移景换,轻踏着那青石板的石砖,一声声的石砖声,仿佛叩...

邓世昌的嵌名诗

邓世昌 邓为国家壮烈死, 世人难忘大清耻。 昌盛发展兴隆日, 甲午风云应记取! [说明] 邓世昌(1849年10月4日1894年9月17日),原名永昌,字正卿。清末海军爱国将领,民族英雄。汉族,广东番禺(今广州市海珠区),祖籍广东东莞怀德乡人。生于富裕人家,其父邓焕庄,专营茶叶生意,尝于广州及津、沪、汉、香港、秦皇岛等地开设祥发源茶庄,并始建邓氏家祠。少时随父移居上海,从西方人学习...

冬天缅怀邓世昌(长诗)

当第二次看到高洪发先生为祭奠民族英雄邓世昌而写的那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沉船》,心中有所感,于是在一夜之间仓促创作一首缅怀民族英雄的长诗《冬天缅怀邓世昌》,以表达自己对民族英雄的敬仰之情。 题记 当吉野最后施放的那枚鱼雷 在全速前进的致远胸膛中炸响 与敌同归于尽的致命一击 就这样被无情地阻挡 邪恶战争的黑色硝烟 弥漫于深邃的穹苍 冥王招魂的七弦琴 也又一次在蔚蓝的海面上叩响 ...

冬天缅怀邓世昌(长诗)

当第二次看到高洪发先生为祭奠民族英雄邓世昌而写的那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沉船》,心中有所感,于是在一夜之间仓促创作一首缅怀民族英雄的长诗《冬天缅怀邓世昌》,以表达自己对民族英雄的敬仰之情。 题记 当吉野最后施放的那枚鱼雷 在全速前进的致远胸膛中炸响 与敌同归于尽的致命一击 就这样被无情地阻挡 邪恶战争的黑色硝烟 弥漫于深邃的穹苍 冥王招魂的七弦琴 也又一次在蔚蓝的海面上叩响 ...

略论邓世昌的爱国主义

邓世昌阵亡黄海,震惊中外。其忠勇性成,一时称叹注1。光绪皇帝撰挽联云: 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诗人称赞他: 高密后裔宾英雄,气贯日月怀精忠。炮石攻击乱如雨,血肉激射波涛红。宁为玉碎毋瓦全,誓与士卒共生死。注2他的壮烈殉国,给中国人民留下了无限的怀念, 中流凭砥柱,他日忆干城。注3杀贼留余恨,孤生亦足羞,魂兮归也未?东海暮云愁。注4邓世昌在反侵略战争中的英雄气概是从哪里来的呢?此乃植根于他...

到哪寻找完美的民族英雄--谈邓世昌

 作者:安立志   残缺,总是与完美、圆满、完整相比较而言的,如同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正因为十全十美、尽善尽美古来难觅,因此,残缺之美虽有遗憾,但也弥足珍贵了。   残缺之美,在古人的意象里,常以月亮为喻。在宋人笔下,描写深更之月的,如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苏轼《卜算子》);形容拂晓之月的,如梦觉隔窗残月尽,五更春鸟满山啼(张耒《福昌官舍》);状绘隐喻之月的,如水边灯火渐人行,天外一钩残月...

邓世昌与其爱犬的小故事

狗是十二生肖之一。它是家畜,种类繁多,能代人守厂,又能助猎。古称此物大者为犬,小者为狗。分布在闽、粤、浙、赣的我国少数民族畲族将狗作为崇拜的图腾,古老传说该族的始祖是犬,因此每逢春节,畲族人都要挂起祖图祭拜。丙戍狗年今又是,笔者更想起关于民族英雄邓世昌与其爱犬的小故事。   邓世昌(1849~1894年),时为番禺县茭塘司龙导尾乡(今属广州市海珠区)人,出身农民之家,曾由欧洲人教学英文。同治六年...

中日“甲午海战”致远号沉没原因新说(组图)

致远舰 右侧远方起火燃烧的就是致远舰 致远舰部分官兵...

北洋水师“致远”号穹甲巡洋舰

1986年9月的一日,空气中已悄然沁入秋的气息。威海市环翠楼广场竖起了一座高大的铜像,英雄和他爱犬面向着大海,蔚蓝色的大海。那是一片充满了悲壮与奋争的蓝色,英雄的事业、梦想、忠诚乃至他的生命都溶在了这片蓝色的永恒当中。每天清晨,金色的阳光都会将塑像映得一片辉煌,这位英雄的故事里,有一级战舰与他的名字紧紧连在了一起,这级战舰的名字并没有随着历史的推演和时光的流逝而减损丝毫光辉,相反地,她已升华成了中...

北洋水师装甲巡洋舰“致远”号介绍(组图)

黄海大战前致远舰军官合影(图中双手交叉站立者为管带邓世昌,右侧穿英国军服者为洋员余锡尔)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军事图片 致远舰   防护巡洋舰...

读《英雄人物——邓世昌》有感

作者:五(1)班 宁易 寒假期间,我读了《英雄人物邓世昌》一书,深有感触。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清末爱国将领邓世昌为抗击日本侵略者以身殉国的英雄事迹。邓世昌以优异成绩从福州船政学堂毕业后,受北洋大臣李鸿章重用,成为致远舰舰长。1894年8月,中日甲午战争爆发,邓世昌率领的致远号战至最后一弹,被敌人鱼雷击沉,他也英勇牺牲。   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邓世昌在日本鱼雷艇逼近友...
  共13474页,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