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专属网络思念空间

个人纪念馆,能让往生者的一生故事得以完整的留存,给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遗产。使家属无论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网络来祭拜往生者,传递思念之情,真正做到让爱与思念没有距离、生命的故事永久流传。

中日甲午黄海海战分析(1)装备与特点

1984年9月17日黄海大东沟海战,是1866年意奥战争利萨海战之后爆发的首次包括交战双方主力舰在内的舰队间的海战。 此战,中国集中了12艘船舰(平远、广丙伴随着鱼雷艇延误到达)。与此相对,日本也集中了12艘船舰,但赤城和西京丸作为通信联络舰,没参加实战。 双方船舰的配备如下: (中国)       排水量   炮力     速度  定远     7335  304     14.5 ...

刘冠雄与中日甲午战争之“黄海海战”

1894年,爆发了中日甲午战争(该年是旧历甲午年,故称甲午战争)。日本经过明治维新之后,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国力大增,国内矛盾激化,为转移危机,政府宣传军国主义,并寻求对外扩张,确定了大陆政策,将朝鲜、中国做为侵略目标。   1894年1月,朝鲜发生农民起义,朝鲜朝廷请求清政府出兵帮其镇压。日本认为有机可乘,积极引诱中国出兵。中国出兵后,日本借口清政府出兵,也派军队侵入朝鲜。朝鲜东学党起义被...

谈谈中日甲午黄海海战北洋舰队的战斗队形

自从去年4月13日孙克复、关捷二同志在《光明日报》发表《应该正确评价刘步蟾》一文后、董蔡时同志在去年第一期《江苏师院学报》上写了题为《也论应该正确评价刘步蟾》的文章,表示了不同意见。最近,孙、关二同志又在今年《辽宁大学学报》第一期上撰文《再论应该正确评价刘步蟾兼答董蔡时同志》,文章说:刘步蟾是否违反军令,擅改舰队阵形问题,是正确评价刘步蟾...

黄海海战 (1894年)

黄海海战是中日甲午战争中双方海军主力在黄海北部海域进行的战役规模的海战。亦称中日甲午海战、大东沟海战。此役北洋水师失利,自此退入威海卫,使黄海制海权落入日本联合舰队之手,对甲午战争的后期战局具有决定性影响。 目录 [隐藏] ...

中日甲午战争之黄海海战

清光绪二十年(1894)八月,日本重兵包围平壤,平壤清军告急,清政府决定将驻防大连一带的刘盛休所部铭军10营4000多人由海路运往大东沟,再转由陆路赴朝。八月十六日(9月15日)午夜,铭军搭乘新裕、图南、镇东、利运、海定5艘运兵船由大连起航,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率北洋水师主力护航,其舰队编制为:定远、镇远两铁甲舰;致远、靖远、经远、来远、济远、超勇、扬威、平远8战舰;广甲、广丙2辅助舰;镇南、镇中2...

甲午中日黄海海战舰队实力之我见

在大部分人眼里黄海海战被认为是一场势均力敌的海战,结果北洋水师大败亏输,除了被标榜为英雄的邓公其余北洋将士都被视为腐朽散漫的熊兵败将。忍不住要出来唠叨几句,说说自己的看法。 Pa0e wz v.su =*DC CP@8g +g y-xg0qF 舰艇实力对比:日本联合舰队第一游击队吉野、高千穗、秋津洲、浪速4艘,本队旗舰松岛千代田、严岛、桥立、比睿、扶桑等6艘。代用巡洋舰...

平凡的世界(第四十八章)

立秋前后,报纸和广播就开始号召今冬明春要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八月七日,《人民日 报》专门为此发表了社论。 田福堂的心里立刻火烧火燎起来。春天的时候,他就想到要在今冬和明春在农田基建方 面大显一下身手;不仅要震动原西县,还要震动整个黄原地区。想不到中央和他想到一块去 了!田福堂感到惊讶的是,他的想法竟然和中央的想法不谋而合。 这位农村的土政治家又一次自大地想:如果早年间他就能好好...

平凡的世界(第四十七章)

一九七七年的端阳节,刚好和夏至是同一天。这一天,太阳黄经为九十度,是一年中北 半球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 端阳节是中国的一个重要节日。无论是城里人还是乡里人,都讲究在这一天吃粽子。 在农村,人们通常在很早的时候就准备好了糯米、红枣和苇叶。一到农历五月四日晚 上,家家户户就都煮开了三角形的粽子,到处都弥漫着米和枣的香甜味;粽子讲究凉吃,因 此头晚上就得提前煮好。 端阳...

平凡的世界(第四十六章)

如果不查看有关的统计数字,谁能想象来黄土高原的千山万壑中,究竟有多少个村落和 人家呢?旅人们!你们也许跑了不少路,但对这块和阳光同色的土地所留下的印象,恐怕仍 然是豹之一斑。 黄土,这个名词在中国的史籍中早已有之。地质学研究表明,黄土是第四纪陆相黄色含 石英、长石、云母等六十多种矿物的钙质胶结而成的粉砂质土状沉积物。在占全球陆地十分 之一的黄土覆盖面积中,我国包括陕西、山西、甘肃、...

平凡的世界(第四十五章)

乡谚:强扭的瓜不甜。 李向前结婚以后,才真正体验到了以上这句俗话的滋味。 自从婚礼仪式一结束,他的不幸就开始了。结婚虽然已经几个月,但他还是等于一个光 棍,实际上,这样一种夫妻生活,还不如他打光棍。光棍没有女人的温暖,但也不要受女人 的折磨。 从洞房花烛之夜起到观在,他用尽了甜言蜜语,甚至下跪乞求央告,润叶死活不和他同 床。每天晚上,她不脱衣服,在墙角的一张小床上独自...

平凡的世界(第四十四章)

自从出嫁罢女儿,双水村大队书记田福堂情绪一直很好。他不仅满意地了结了一桩心 事,而且还攀了一个高门亲家。 最近以来,不论在村中还是在石圪节的土街上,他听到许多庄稼人都在热心地议论他。 啊呀,在这个天地里,他田福堂越来越成个人物了!他尽管身体不太好,但现在感到自己浑 身是劲。他想:这今后家里也就再没什么牵挂了,乘威信高涨之时,得把双水村的工作搞得 更加出众不能光在石圪节当先进,还要把...

平凡的世界(第四十三章)

郝红梅象一只兔子被猎人关进了笼子。惊慌。绝望。痛不欲人。她在二门市后面的这个 窑洞里,哭得死去活来。她在心里喊叫说:一切都完了本来,眼看就要高中毕业,她心 中充满了无限的快乐。她终于熬到了头。另外,更让她心花怒放的是,她和养民的关系也眼 看快要成功了。虽然他们还没有具体谈论婚姻的事,但她相信顾养民确实爱上了她。尽管毕 业后,她要回农村去劳动,但未来的生活已在她面前展示了灿烂的前景。她知道,...

平凡的世界(第四十二章)

一九七七年元月中旬,孙少平要在原西县高中毕业了。 在最后的几天里,所有的毕业班都处在一片混乱之中。 同学们互赠礼物,整理自己的东西;单个照像,集体合影;要好的朋友也纷纷聚在一起 照一张留念照。县照像馆干脆专门抽出几个人到中学来为同学们服务。 许多手头宽裕的学生,都一群一伙到街上的国营食堂去聚餐那里的桌子板凳这几天 都让这些年轻人占据了。这样的时候,同学们心里都有一种说不...

平凡的世界(第四十一章)

孙少安和贺秀莲结婚已经近十个月了,但小两口仍然还象在蜜月里一般热火。 少安对他的婚姻很满意。他越来越依恋这个大眼睛的山西姑娘了。每当他从山里劳累一 天回来,晚上在一队饲养院的小窑里接受秀莲亲热的抚爱时,他尝到了说不尽的温暖和甜 蜜。 结婚不久,秀莲就不顾一家人劝阻,开始出山劳动。她先是在生产队跟他一块种庄稼。 秋后庄稼收割完毕,全村男女劳力都上了农田基建工地,他们就又一块相跟...

平凡的世界(第四十章)

田润叶经过一段波澜起伏的爱情周折,最后还是没有逃脱她不情愿的结局。她想亲近的 人远离了她,而她竭力想远离的人终于没有能摆脱她今天就要和李向前举行婚礼了。 从古到今,人世间有过多少这样的阴差阳错!这类生活悲剧的演出,不能简单地归结为 一个人的命运,而常常是当时社会的各种矛盾所造成的。 此刻,田润叶没有心思从根本上检讨她的不幸,她只是悲叹自己的命运不好。 她现在坐在自己窑洞...

平凡的世界(第三十九章)

十一月初,田福军到省上去听传达粉碎四人帮的中央文件,完了还要参加省党校理 论班的学习,据说要到明年初才能回来。 白天大部分时间里,田福军家里除过徐国强老汉照门外,就再没什么人了。院子里经常 静悄悄的;偶尔传来徐老的一声咳嗽和他对那只老黑猫的几句溺爱的训斥话。只是在中午和 晚饭时分,他女儿徐爱云才从医院回来,给他和晓霞做点饭。福军的侄女润叶最近不知为什 么,也常不回家来。 徐...

平凡的世界(第三十八章)

现在,让我们抽出一点空隙,来说说孙玉厚家的兰香。 我们已经知道,这孩子正在石圪节公社上初中。 象任何穷家薄业的农家子女一样,这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懂事了。她刚四岁的时候,就 缠磨着让父亲给她编了一个小筐筐,整天挽在胳膊上,开始在院子外边的土坡下蹒跚着拾柴 禾;拾满了一筐筐,她就提回来倒在灶火圪崂里,然后又跑出拾。尽管她一天拾的柴禾只够 她妈烧两灶火,但她心里挺高兴因为这两灶柴是...

平凡的世界(第三十七章)

孙少平在高中的最后一个学期开始了。 从一九七五年春天起,他在原西中学已经不知不觉度过了一年半的时光。 一年半是漫长的。他在这期间忍饥、忍辱、忍冻,心中留下数不清的痛苦记忆。 他又感到一年半是短暂的。他在这里也有过欢乐和愉快,懂得了不少事,结交了朋友, 获得了友情,开阔了眼界,抛弃了许多纯属乡巴佬式的狭隘与偏见一切都好象才刚 刚开始,可马上就要结束了。 但不论怎样...

平凡的世界(第三十六章)

田润叶从原西河畔回到学校以后,很快又进了自己的宿舍她的牢房。她感到胸 口象压了一扇石磨似的沉重。 她躺在宿舍的床铺上,很快想到,明天就是清明节,殷勤的向前一家人,又会来缠磨 她,让她去他们家吃饭。 少安没结婚之前,尽管她反感这种邀请,但也抱着吃顿饭又能怎么样的态度,勉强 去了这主要是为了她二妈一家人的脸面。可是现在,她绝对再不能去向前家吃饭了! 但要是这家人死缠硬磨,...

平凡的世界(第三十五章)

大自然不管人世间的喜怒哀乐,总是按它自己的规律循序渐进地变换着一年四季。 一九七六年的春天随着惊蛰第一声响雷,就如期地来到了黄土高原。 清明节的前一天,气候骤然间转暖,阳光和煦地照耀着解冻不久的大地。 原西河对岸的山湾里,桃花又一次红艳艳地盛开了。河两岸的缓坡上,刚出地皮的青草 芽子和枯草夹杂在一起,黄黄绿绿,显出了一派盎然的生机。柳丝如同少女的秀发,在春风 中摇曳。燕...
  共13474页,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