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殡葬改革也要讲“以人为本”

来源:求是理论网 发表人: 2023-12-09 浏览量:2448

  不久前,一篇题为《发生在全国文明镇骇人听闻的事情——200人左右,20来辆车挖坟!》的帖子出现在各大网络论坛上,有媒体以《河南一老汉下葬1月后被民政局凌晨掘坟》为题做了报道,引起极大轰动。(12月5日《法制日报》)
 
  针对这一骇人听闻的事情,《法制日报》记者在深入实地调查后给出这么个结论,引起这一冲突事件的关键,在于当地多年来殡葬改革流于形式。
 
  中国人祖祖辈辈以“入土为安”的安葬方法沿袭几千年,政府为了人民能有更多的土地可耕种,避免死人跟活人争土地,制订并实施了《殡葬改革政策》。
 
  自殡葬改革实施以来,许多地方便出现了死者家属为了已去的老人能“入土为安”,跟政府玩起捉迷藏,宁愿放弃传统的送葬方法,不动声色把死者偷偷地土葬,有的偷梁换柱,用木头人取代死者等。
 
  为有效打击此类现象,许多地方政府同样也采取了各种不同类型的解决方法,除了用“标语”宣传教育外,还采取政治的考核办法,逐级下达殡改指标任务,即当年当地火化多少具尸体。指标是一级下达一级,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死者只要按要求火化,回来后不管你大操大办也好,二次土殡占地也罢,政府便无人问津。
 
  现如今,城市居民也纷纷担心“死不起”,心里在隐隐作痛。这不,一般的火化费约七八千元以上,墓地至少要一万三千元,且只能用二十年,二十年后再接着交,贵一点的墓地恐怕得好几万左右,这样以来,生活在一个“夹生层”的群众,殡葬一人至少花费二三万元,这对他们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于是,他们因承担不起高昂的殡改费而去借钱欠债,从而导致因死至贫至困的现象时有发生!
 
  许多地方便出现火化后全部将骨灰二次装棺进行土葬,全部留有坟头。说白了,殡葬改革在某些地方纯属走形式、走过场,甚至给死者家庭造成更大浪费。
 
  众所周知,殡葬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革除一切以迷信的、铺张浪费的方式处理死者遗体和办理丧事的习俗,代之以科学、俭朴的殡葬方法和哀悼形式的一项社会风俗改造工作。
 
  然而,殡葬改革在一些地方不仅没有节省大量的耕地、木材和其他财力、物力、人力;反而增加了群众的额外负担,甚至各种迷信活动和铺张浪费现象也十分严重。对此希望能引起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想出两全其美的“招术”来!

网上祭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