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12日,在海地首都太子港,人们从废墟中抬出地震中的伤者。新华社/美联
在强震造成总统府、教堂、医院、学校、监狱和所有社区被严重损毁之后,海地首都太子港的街道上堆满了尸体。
200年来最强烈地震
这是海地在过去200多年来发生的最严重的一次地震。
此次地震发生在当地时间13日16时53分(北京时间13日5时53分),震中位于海地首都太子港西南仅16公里的地方。这座城市人口稠密、穷人众多。据美国地质调查局说,这是一次相对浅层的地震,震中距地面仅8公里。浅层地震会造成更大破坏。
据统计,在主震发生后截至目前海地又发生了至少18次余震,其中至少5次震级在里氏4.5级到5.9级之间。据悉,这次地震预计将影响300万人,导致数万海地人无家可归。




1月12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在夏威夷火奴鲁鲁发表演讲。希拉里·克林顿当日宣布,美国将向遭受地震灾害的海地提供救援以及人道主义援助。新华社/路透
各方伸援助之手捐资捐物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13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说,联合国将向海地提供1000万美元的紧急援助。同时,潘基文还计划尽快赶往海地震区。
世界卫生组织表示,正部署卫生和后勤专家协助处理大量伤亡的状况,并将派遣12人组成的专家团队,其专长项目包括协调紧急卫生反应措施、以及处理尸体。
巴西国防部长和军事长官已启程前往海地震区。巴西宣布也将向海地提供1000万美元紧急援助。
美国国防部也已下令派遣卡尔·文森特号航母前往海地,为当地飞机起落提供平台。
欧盟宣布提供3百万欧元救援物资。首批救援物资可能包括纯净水、通讯设备和医疗用品。
此外,包括古巴、阿根廷、智利、委内瑞拉、墨西哥、哥伦比亚、危地马拉和玻利维亚等多个拉美国家也纷纷表示将向海地提供援助。

1月13日,队员在首都机场集结准备出发。新华社记者邢广利 摄
中国救援队启程奔赴海地
由50人组成的中国国际救援队13日20时30分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启程奔赴海地震区。据悉,此次赴海地的中国国际救援队由地震专家、工兵分队、医疗分队等组成,队员以多次参加地震救援的老队员为主。其中医疗分队已经参加过14次国际救援活动。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决定向海地提供100万美元的国际人道主义紧急援款。
中国领导人十分关心在海地的包括中国维和人员在内的中方人员、港澳台同胞、华侨华人的安全,并就尽快采取救援行动做出了部署。
外交部长杨洁篪已向海地外长尼古拉斯发去慰问电。外交部领事保护中心将24小时负责有关事项答询。(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