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绿色殡葬盛行
“改变这种陋习是一项长远的工程,需要宣传、提倡,逐渐提高人们的素质,才能彻底地改变这种陋习。”市人大代表丁丙认为,陋习屡禁不绝,与市民的“从众”心理有关。
据泉州宏福园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每年都举行绿色殡葬活动仪式,包括树葬、草葬、花葬等。与传统葬礼的繁琐相比,绿色殡葬的仪式更为简洁,但寄托哀思、表达怀念之情的内涵却显得更为纯粹。这种丧葬方式,能搭起逝者与生者的心灵桥梁,让亲人献上鲜花进行追思,寄托对先人无尽的思念与缅怀,也体现了生命至上的人文关怀理念。
据了解,至2004年9月底,泉州所辖11个县(市、区)实现全境火化。市民政局有关人士表示,厚养薄葬、丧事简办的新观念应成为泉州今后丧葬的主导思想。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这一宝生前应该周到地呵护,并不是留着死后用来作秀的“道具”。生前厚养的尽孝,远胜过死后厚葬的美名。要充分发挥殡葬服务单位和基层红白事理事会等群众自治组织的作用,及时发现和宣传群众中自发形成的文明祭祀形式,引导群众自觉破除丧葬陈规陋俗,树立丧葬文明新风。
2007年10月29日起,晋江市区青阳街道办事处所属12个社区开始实施改革婚丧喜庆奢办和铺张浪费陋习的村规民约,以弘扬科学文明新风尚,减轻社区居民隐性的经济负担。
这些村规民约中关于丧事改革的部分提出,治丧期间,送殡、出殡、安骸悼祭之日的送葬人员就餐仅限菜汤饭,在酒家用餐每桌控制在300元以内,并不得配备酒水;出殡当日葬礼阵头不得超过三阵,阵头人数不超过80人,挽袖、影雕、花圈不超过15个。出殡当日应按晋江市政府、街道规定的路线上车。
若违反以上公约中的任何一款,按500元至5000元的标准进行处罚,具体处罚数额按这12个社区所在的移风易俗理事会制定的标准收取,并作为理事会福利基金。此外,提倡把婚丧喜庆节省的钱物捐赠给社区移风易俗理事会,作为福利基金,并由社区居委会组织进行表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