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地当地时间20日晨遭受里氏6.1级余震袭击,在上一次地震幸免于难的人群中再度引起恐慌。
搜救72小时黄金期已过,海地灾后重建逐渐提上日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日呼吁国际社会帮助海地灾后重建。
余震:民众恐慌
路透社20日以美国地质勘探局为消息源报道,余震震中位于海地首都太子港西南60公里处,震源深度9.9公里。
“震感相当明显,”12日地震后一直在户外露营的莱尼丝·巴蒂斯特告诉路透社记者,“每次余震都令人恐惧,12日地震以后,你不知道以后还会发生什么。”
在圣皮埃尔广场露营的西利奥娜·吉纳说,持续20多秒的余震发生时她正在吃饭,“人们都在喊,上天啊,为什么再来一次”。
位于太子港东部的佩蒂翁城,余震在民众间引起恐慌,街上到处都是喊叫声。不少幸存者聚集在一家饭店前祈祷,“感谢上天,感谢上天”。
这是12日海地遭遇强震以来,震感最为强烈的一次余震。美联社报道,在这次余震中,一名女子心脏病突发死亡。
眼下尚不清楚余震造成多少人员死伤。法新社报道,截至20日,海地强震已致使至少7.5万人死亡,100万人流离失所。
努力:生命奇迹
截至20日,距离地震发生已过去整整8天。
不过,奇迹仍在发生。
19日,法国救援队成功救出降生仅仅23天的伊丽莎白。
按救援专家说法,地震中遭掩埋的难民在缺水条件下很难熬过3天。
墨西哥救援队19日从海地首都太子港一座教堂废墟中救出一名69岁的妇女埃娜·齐齐。
此外,两名女性当日在一所大学坍塌的楼内获救。临近19日午夜,法国救援组织将一名男子从一个坍塌的商店内抬出,移至安全地带。这名男子现年26岁,获救时面带微笑,轻声歌唱。
截至20日,各国救援队已从废墟中救出121名幸存者。
重建:各国援手
路透社报道,不少国家和国际组织已经承诺帮助海地灾后重建。
世界粮食计划署计划每日从海地邻国多米尼加共和国向海地提供4万升柴油,遏制海地日益飙升的油价。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多米尼克·斯特劳斯-卡恩20日呼吁国际社会效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援助欧洲的“马歇尔计划”,帮助海地重建。
现阶段,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已同意出资1亿美元支援海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