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道口
华安县丰山镇碧溪村遭遇安全难题:涵洞虚设没人走
东南网-海峡导报1月28日讯(本网记者 郑瑞卿/文 张炎妍/图)春节临近,本该是高兴的时候,可是漳州市华安县丰山镇碧溪村的林勇文一家没有任何喜庆气氛,一家人仍然沉浸在悲痛之中。
1月9日下午,林勇文的父亲、52岁的林清溪从田里干活回来,骑摩托车在鹰厦铁路碧溪村段一铁路道口被火车撞飞至十米开外,当场死亡,而这只是这个“杀人道口”上发生的众多死亡事故之一。
林勇文昨日向本报投诉时说,虽然铁路部门多年前就在道口旁边设置了穿行涵洞,但是连接线没有做好,有关部门根本就不作为。为此,林勇文一家开始频频找有关部门要求赔偿,但是至今无果。
铁路涵洞
悲剧:52岁男子过铁路被撞死
林勇文说,1月9日下午5点32分左右,“大家还是看到火车停下来才感觉应该出事了,否则火车不会停。过去一看我父亲全身骨折,流了很多血,当场死亡,非常惨。”昨日上午,林勇文眼眶含泪对导报记者说。
林勇文还介绍,出事后,铁路部门和当地镇政府都有到他家处理此事。但铁路部门认为他们已经修筑了穿行涵洞,至于涵洞的连接线,应该由当地村镇自己建设,村民没有走涵洞是村民自己的责任而不是铁路方面的责任。铁路部门虽然给了他们家1.2万元,但强调这是补助而不是赔偿,“镇里也送来2000块钱,说是慰问,都说不是他们的责任”。
隐患:涵洞虚设道口“夺命”
部门的说法让林勇文很怀疑。林勇文说,虽然铁路部门在2008年就将穿行鹰厦铁路碧溪村段的过路涵洞修筑好,但是涵洞两侧都是别人的香蕉园,涵洞到大路还有一大段非常陡的坡,村民们根本无法骑车经过涵洞。“现在农民出行基本上都有摩托车,更何况这个涵洞两侧根本无路。”林勇文说。
碧溪村的田地和村落刚好分布在鹰厦铁路两侧,村民几乎每日都要穿过铁路去干活。昨日上午,导报记者在这个无人看管的铁路道口看到,虽然发生了事故,村民们依旧跟往常一样在道口上来来往往,有人还在两条铁轨中间的条石上,铺设了石板以方便摩托车通行。只有草地上的血迹仿佛在提醒着人们刚刚发生不久的悲剧。
而铁路下的穿行涵洞,则人迹罕至,两侧都长满了高高的灌木和杂草。“距离这个道口前方一百多米处有一个38度的大转弯,村民们根本看不到火车过来,有时候甚至没有听到鸣笛。牛羊不知道撞死多少,被撞伤的也有好几起,最近几天就有人差点又被撞上。”林勇文称。
部门:村财紧张 无法修路
对于村口的“夺命”铁路道口,去年刚刚当选碧溪村村主任的杨阳海有深刻体会:“一天不解决,我们睡觉都不安稳,一听到火车经过,就心惊肉跳怕出事。”杨阳海告诉导报记者,之前,村委会没有村财,甚至还有大量亏空,根本无法征地修路,所以隧道两侧的连接线也建不起来。“我们一直在向上级争取,也找了县里,不过今年春节后打算尽力把连接线修起来。”杨阳海说。
而丰山镇罗镇长则告诉导报记者,当年鹰厦铁路丰山镇段要修建6个过路隧道,政府向铁路部门缴纳了60万元,铁路部门要求涵洞两侧的连接线由当地村镇自己解决,而碧溪村就是其中一个,但是碧溪村一直无法筹集足够的钱来修路。“这个是历史遗留问题,火车在专用车道上撞死人确实是没有责任的。”罗镇长说,“为了帮助碧溪村解决问题,他们甚至借了7万块钱给村里。”
律师说法
行人负主要责任
福建信海律师事务所林敏辉律师认为此案单纯从责任认定方面来说,行人穿行铁路应该承担大部分甚至全部的责任,“行人不能硬性穿越铁路,如果是骑车实在无法经过,应该跟有关部门反映,要求解决而不是硬性闯关”。
不过,林敏辉律师也表示,铁路方面和地方政府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过失,应该根据他们的过错承担一定责任,但是更多的是道义上的责任,“如果当事人实在不服,可以将当地政府和铁路部门列为共同被告,走司法途径,但是责任可能主要还是要行人自己来负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