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河南300多处宗教遗产成为国家或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来源: 发表人: 2023-12-05 浏览量:5010
河南省文物局副局长孙英民日前表示,多年来河南省坚持不懈地加大对宗教文化遗产的保护,目前有70多处宗教建筑、碑刻等被公布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宗教遗产有260多处。

作为中国佛教三
大艺术宝库之一,洛阳龙门石窟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它是中国开凿时间最长,窟龛、雕像和造像题记数目最多的石窟。而目前,包括少林寺塔林、嵩山中岳庙、嵩岳寺塔在内的嵩山古建筑群和巩义石窟寺,正在积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根据一张旧照片上拇指大小的一角显示的一座大殿的形象,古代建筑保护工作者成功复制了昔日被大火烧毁的少林寺大雄宝殿。如今这座雄伟的建筑矗立在少林寺内,成了这个千年古刹的标志性建筑。

有“禅宗祖庭”之称的少林寺在1500多年的历史中曾饱受战火及自然灾害的侵袭,早已破败不堪。从上个世纪80年代,文物工作者开始进入寺院,对这里的诸多建筑如天王殿、六祖殿等进行整修。

少林寺塔林是中国三大佛教塔林之一,佛塔数目全国第一;嵩岳寺塔是中国最早的印度建筑风格的砖塔,也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佛塔;嵩山中岳庙是历代皇帝祭祀中岳神的地方,是中国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道教建筑群之一。

有着5000年文明史的河南省,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而宗教活动留下的丰富记忆,成为今日河南文化众多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加大对宗教遗产的保护,近10年来仅国家和省级财政用于佛教、道教、伊斯兰、基督教等宗教遗产保护方面的资金已超过亿元,开展了龙门石窟、少林寺、中岳庙环境整治、林州慈源寺整体搬迁、汝州风穴寺防风化处理、以及开封东大寺、朱仙镇清真寺整修等重点文物保护工程。
                                          来源:新华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