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社工服务首度进墓园 "哀伤辅导"介入可提前

来源: 发表人: 2023-12-05 浏览量:6723
今年,清明节首次成为国家法定假日。4月4号这一天,嘉定区松鹤墓园就迎来了16万5千的扫墓大军。人群中,有一些戴着蓝帽子的人格外引人注目,他们就是今年首次进驻墓园的社工。他们做些什么呢?来看报道。

  早上八点多,松鹤墓园又迎来了一拨扫墓高峰。社工小高在人群中,发现有位老人正独自蹒跚前行,像是迷了路。小高连忙上前询问,果然由于人多拥挤,这位金阿婆和家属走散了。墓区这么大,老人又记不太清楚亲人墓地的确切方位,小高便陪着金阿婆一路找过去。

  (实况 我们再往前走走 找一下吧)花了大半个小时,小高终于帮金阿婆找到了地方,老人的家属正十分焦急。亲人相见,从心里感谢小高。

  (金阿婆 这样的姑娘太少了,她对老人太好了)

  社工进墓园提供专业服务,这在上海还是第一次。早在今年3月初,上海社会工作协会就开始向社会进行了公开招募,报名者必须符合三个条件:有社会工作方面的学历背景、取得社工职业资格和有社会工作的实践经验。当时,来报名的人还真不少,他们大多和小高抱有同样的想法:到墓园做社工,更能体悟生死与大爱。

  (小高 没有任何目的,只是说因为这个社会需要我们关心的人太多太多了,如果人人都能付出一点点小爱,就能凝聚成一份大爱,这就是我们做社工的初衷。)

  最后从100位报名者中筛选出50人成为社工,经过殡葬文化和哀伤心理辅导这两门课的专业培训之后,他们被分到本市三家墓地开展工作,主要服务内容包括:哀伤劝导安慰、协助管理秩序和倡导文明扫墓。

  (何宝明 上海社会工作者协会秘书长 我们社工的宗旨就是助人自助,使那些悲伤 遭到痛苦的人能够从悲痛中走出来,这次我们重点主要是为白发人送黑发人 还有一些中年丧子丧女的 失去配偶的 这三类祭扫者做重点的服务)

  何宝明认为,面对逝去的亲人,人们需要心理上的帮助和安慰,但是墓园自己的300多名员工忙于保洁、保安和具体业务,无暇顾及这些。社工的加入,恰恰能填补服务的空白,更显人性化。然而,对于首次进入墓园的社工,如何介入扫墓家庭,进行哀伤辅导,特别需要把握分寸。

  今年45岁的王子美是注册社工师,她说,哀伤辅导是一个非常系统的过程,并不一定在祭扫的当时就能体现成果。因为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在亲人墓前适度的哭泣,本身也是家人寄托哀思的一种方法。如果外人盲目介入,只会显得突兀,严重的甚至会引发矛盾。可有社工站在一旁守望,哪怕一言不发,只帮人打一打伞,传递的也是一种人文关怀。当然,也有很多祭扫者对首次上岗的社工心存疑惑,认为祭奠亲人是家事,无需他人干预,普遍不明白社工究竟是干什么的,也不太愿意接受哀伤辅导。

  (扫墓者 我不了解这个东西

  (扫墓者 我不太知道)

  对此,社工们纷纷表示,之前就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能够理解祭扫者的心理。王子美还认为,哀伤辅导服务的介入时段其实还能够更靠前。

  (王子美 社工 还是应该尽早地介入,比如说在医院,病人一下子倒下去的时候,特别是那些年轻的,丧偶的,或者是孩子没有了,那家长会一下子感觉天昏地暗,那这时候就需要我们社会工作者去及时地介入)

  (何宝明 上海社会工作者协会秘书长 这是第一次尝试吧,我们会通过这次尝试以后很好地加以总结)

  随着生活的不断发展,社工正越来越发挥其独特的作用。虽然上海已是全国社工行业发展最为前沿的城市之一,但有一个现象普遍存在,那就是市民对于各类社工的性质和主要工作范围等情况仍是一知半解,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社工行业的发展。因此,对于社工工作,还需要市民的广泛关注和支持。好,感谢收看新闻透视。
                                          来源:上海文广新闻传媒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