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资讯
- 新闻资讯
这个清明,传统文化唱了主角
来源: 发表人: 2023-12-05 浏览量:5135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今年是清明节成为我国法定节假日的第一年。回顾今年的清明节,笔者的最大感受,就是传统文化唱了主角。
清明节前后,人们上山扫墓,祭祀祖先,怀念先人,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根”的意识,同时也是中华民族“孝”文化的一种延伸:对长辈不但生前要孝敬,即使长辈去世后,后人也不能将其忘记,而是要怀着感恩之心时常纪念。如今,社会各界在清明之际还纷纷为革命烈士或人民英雄扫墓,这就使得清明节的人文精神得到进一步提升。通过追怀先烈,启迪后人,回荡着民族大义和人间正气,形成一种信念和信仰的力量。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要求,国家把清明节定为法定节假日,这对于弘扬传统民族文化,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积极作用,是民族自信心不断增强的表现。曾几何时,我们讨论“洋节”和传统节日时,常常说哪个占了上风。从今年清明节来看,西方传入的“洋节”毕竟是表面热闹,传统节日才真正深入人心,其传统文化的根基经过千百年的传承,也依然十分深厚,且在不断发扬广大。据《江门日报》报道,4月4日,全市过江祭祖群众达12万人次左右,出入江门港的旅客达到1500人次,江门汽车总站发送旅客约2.1万人次,均出现小高峰;同一天,约1.5万名来自珠三角、香港、广西等地的罗氏后裔,不约而同聚集在棠下镇良溪村拜祭先祖罗贵。江门是侨乡,这些天,很多海外华侨和港澳同胞也赶回家乡扫墓祭祖,他们中很多人甚至为此放下手中的工作,不远万里,花费较多的旅行费回来过清明节,由此可见他们对清明节的重视程度。在五邑农村也是如此,乡下人不管农活多忙,也要在清明节准备好烧乳猪,延续先辈的民间习俗。在江门市区,旅行社清明节推出的旅游线路受到市民冷落,更多的市民选择清明节去扫墓,由此可见传统文化的感召力是多么巨大,甚至可以说是根深蒂固。
《岁时百问》中曰:清明“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意指清明节是自然和谐而清洁明净的。近年来,清明节一度被世俗化,有人扫墓时烧“汽车”、“别墅”、“麻将”等纸制品,不但污染环境,看起来也不文明,今年,这种现象少了,鲜花祭祖的方式越来越受到市民的青睐,也越来越普遍,鲜花店的菊花等花束成为抢手货,人们扫墓的方式也越来越文明了。传统文化有了新的表现形式,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来说,这是一个好现象。
来源:江门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