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资讯
- 新闻资讯
殡葬业擭利"潜规则" 丧属无奈化悲痛为"浪费"
来源: 发表人: 2023-12-05 浏览量:5883
2008年3月30日,离清明节还有一周时间,在铁路局工作的刘嘉明面对昆明提前疯涨的祭祀品市场觉得惊讶和无奈:“光黄纸、冥币、纸衣服、纸马、香就得花100多元……太暴利了吧……”
2003年,殡葬业第一次出现在“中国十大暴利行业”榜单中,2004年和2005年,殡葬业又继续占据着“中国十大暴利行业”的位置。最近几年每逢清明,殡葬业屡遭舆论的“狂轰滥炸”——“垄断”、“暴利”、“混乱”、“死不起人”……原本是公益事业的殡葬业为何会被冠以各种恶名?
清明时节扫墓祭祀,不要以为这只是个顺应节气纪念逝者的情感活动而已,这里面还有个古老而且最多忌讳的消费市场,在这个看不清楚的市场里,摆弄它的是整个殡葬行业的传统陋俗和垄断经营的擭利潜规则。那些像市场推广的“白事大妈"、扮演产品设计的“阴阳知客”和“一站式配套”的丧葬品店老板们等等该为这个被黑掉的市场负有多少的责任?
“白事大妈”一条龙服务8000元
在昆明各大医院里、医院旁的殡葬品店里还有住宅小区的居委会或物主活动中心里,有一类人对各人家里丧事特别热心肠“倒头了吗……苦了一辈子,老人的事要好好办……还是花点钱找人帮忙,别影响年轻人的工作……年轻人不懂,别害了老人又影响了自己……你和家属很熟,要不我陪你上门教教他们怎么办,这是习俗,不是封建迷信……”
这就是以替人代办丧事为业的人,殡葬管理部门称其为殡葬经纪人,而行业内部有一个特别称谓——大了,意思是能了却死者身后所有事。他们常常活跃在昆明各大医院里、医院旁的殡葬品店里还有住宅小区的居委会或物主活动中心里,积极收集各种丧主信息。一般来说,这一行业以中老年妇女为多也叫“白事大妈”,多以“年轻人你们忙又不懂老规矩,还不如花点钱让老人去得安心”为搭讪理由准确击中丧主的心理防线从而迈出第一步。
刚刚办完家里老人后事的张祥林清楚地记得“白事大妈”是怎样出现的,“父亲病危那天一个看上去60多岁的农村老太太就几次在病房门口张望,我以为是别的病属同病相怜也没在意只是朝她苦笑了一下,老太太立刻熟络地自我介绍说姓李,然后带着哽咽的口气说小伙子别太伤心,既然无力回天关键是让老人走时要安心。说着她又拿出本粗黄纸印制的‘经书’让我今天就对着老人念。然后神神秘秘地说这是白事要表示心意让我拿50元给她。父亲还没咽气就说这些!我有些恼怒并本能地拒绝了她。老太太用一种理解的、别有意味的眼神看我一眼说一会再来时,我有点毛,心想父亲确实回天无力,说不定是农村老太太家人病重需要钱借这个名义讨点,我应该做点好事。
夜里父亲走了,我哭得不能自己,李老太出现了,她就像家里人一样在父亲的遗体前念念有词,还声色俱厉地叫我赶忙照着那本书念经,又问我衣服换了没、擦过身了吗?手里捏好纸钱了吗?……我大脑一片空白什么都摇头,李老太连连叹息说你这样对老人在我们家乡是要被雷打的!然后她拿出个布口袋,里面装满了她说必须的东西,然后她指挥着我们所有人按她的程序和规矩把事情处理完。殡仪车接走父亲后,李老太说刚才那些东西都是要讲心意的,要拿1000元。说句实话我觉得太贵,可当时那种慌乱情况下自己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时,有个陌生人肯没什么忌讳地帮你也难得,就还是递给她了1000元钱。”
“不过接下来的话,让我明白了李大妈可能是专门干这个的,不是我想象中的热心肠” 张祥林告诉记者,李大妈又告诉他很多“老规矩、老讲究”,每一样后面都是要表示心意。“她又问我墓地买了没、葬仪准备好了吗?请鼓乐队吗?她说她可以帮忙,她身边有几个老朋友很懂这些,因为不是殡仪馆靠这个赚钱的业务人员,所以可以便宜点,除了墓地购买费以外,全套一条龙服务8000元。”
张祥林没好意思当面拒绝就说考虑一下时,李老太又用一种理解的、别有意味的眼神语气说:“想好了给我电话,24小时开机的。有什么不懂的规矩也可以问我,别被有些江湖骗子搞封建迷信活动给骗了!”
张祥林没打那个电话,等过了几天到医院办手续时,远远地又看到李老太在劝说一个病属还是要讲老规矩、老讲究时,张祥林肯定自己是碰上了白事大妈了“她说话那个眼神都一定是练过的,太厉害了。”
医院的一些医生护士也知道,是有一些以替人代办丧事为业的殡葬经纪人显得格外活跃。他们天天到医院蹲点,一旦发现病人转危,立即向家属游说享用其殡葬一条龙服务。“他们是以私人身份出现,甚至是病属专门找来的,我们也不方便干涉。”而在殡葬用品店里,老板对这些白事大妈很欢迎。“一方面她们替我们完成了推销解说,另一方面还会带给我们更多的生意”,老板也承认,“会给她们一些回扣,时间一长就形成固定的供销关系,彼此更有利。”
但现实情况下,市民的确需要有人上门搞这种一条龙服务,“亲人突然故去时,太突然,脑中一片空白,幸亏帮忙料理的长辈告诉怎么做,否则就乱套了。”一位丧主告诉记者,“有老人或者经历过这事的人帮忙自然好了,但万一没有,只能找这些白事大妈咨询了”。记者了解到,丧主请“白事大妈”主要是因为对殡葬程序不清楚,而且殡葬程序比较烦琐,陷入悲痛中的丧主也很难有精力操持这些事,这就给了“白事大妈”们提供了擭利之机。
“阴阳知客”辛苦费要价 6000元
记者以丧属身份走访了市内昆明几家医院和油管桥附近几家殡葬用品店,一位店老板说,除了殡仪馆要搞的运尸、告别仪式、火化等服务,其他全套服务他们都可以上门搞,丧主家属什么都不用操心,包括辛苦费在内一口价6000元。他给记者拉了个单
子,包括购买骨灰盒、花圈、纸钱,看墓地、暖穴以及圆坟、请斋公等近20项服务内容。
记者拿着该单子找到昆明市殡葬管理处工作人员,他们按市场价认真核对了每项殡葬商品价格,认为总计最多不超过2000元。一位工作人员说,一条龙服务更多的是没有具体商品的精神服务,没有市场价格指导都是他们漫天要价,再将各种费用合在一起一口价,丧主根本看不出每项具体费用,只能认账。
当记者再向这位殡葬用品店店老板提出质疑时,没想到这位老板很神秘地说:“这笔服务费的大头是请一名阴阳知客,他能给您亲人看看风水,保证能挑选到好的阴宅,可以庇佑后人。我们家请的这位知客是大师,是这个圈子里的大腕!您福气好啊!”
“阴阳知客”,业内的专业称谓,整个丧事程序的主策划,俗称“大师”。他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揣度丧主的经济实力,制定丧主能接受的最高标准丧仪以便最大程度擭取经济利益。
和看上去只是固执格守老规矩、没什么知识文化的“白事大妈”相反,“阴阳知客”绝大多数是中老年男子,他们确实精通心理学、熟知地理历史常识。他们不轻易出场,在几次推说自己正在闭关后才隆重出现,特别是在白事大妈和殡葬用品店老板的几近崇拜的描述铺垫下,“阴阳知客”纵论古今中外秘史时更像个满腹学问却无人赏识的没落贵族。
“从商周时代起,殡葬礼仪既开始讲究贵贱有仪上下有等……曹操是中国第一个提倡薄葬的将相……”当阴阳知客天大师出现在记者面前时,确实很有范儿。
他轻描淡写地提起了几个听上去财力雄厚的昆明大老板的名字“他们要送给我一大笔的酬金,但我只拿了我要做事的那部分,余下的我都让老板修公路、建小学。你知道××小学吗?就是我要老板捐造的。”
听记者要“再考虑”,天大师邀请记者观摩自己替一户人家操作的“祭穴”。
隔日一大清早,记者与拎着一只小公鸡的天大师一起到了昆明一墓园。天大师向会合的丧属小声地说:“墓园里也有卖公鸡的,但他们太黑小市场里随便买来的倒手就要卖86元,我这只是专门请人养来用祭穴的,只要50元。” 丧属连连点头称是。
陆续而来的其它丧属果然有在墓园里买了公鸡的,一问价钱果然是86元,天大师很得意:“乱整!你看这些人可恶吧”。
天大师把带来的公鸡杀了,沥血几滴在墓穴及墓碑上,穴内放上铜钱鹅蛋,还有一面镜子就算完成了祭穴。
旁边的祭穴又有不同,墓园里卖鸡的人坚持说这鸡不能杀,只能割开鸡冠挤血后放生。天大师插了句话:“他们是等天晚后又把鸡找回来下次接着卖!”没料到这话被卖鸡人听到了,对方反辱相讥“把鸡杀了还不是想带回去自己吃!”天大师当没听见,只招呼自己的“客户”该回去了。
回到市区,天大师要“客户”一起吃了饭、唱了一晚KTV、还洗了个桑拿后才告辞而去。丧属买单1000多元。
记者悄悄问丧属“你满意这种服务吗?”谁知丧属冷冰冰地说:“怎么可能满意?!报价的很多花费在实际办事时都变了。他买了鸡来说50元就得付50元,所有东西都得在”指定“的丧葬用品店消费,只不过家里的长辈要求这样,既然钱都付了就不跟他计较了,那只鸡他真吃了也就吃了吧。”
没过两天,天大师来电询问“想好了吗?”当记者表示暂时不考虑时,天大师说“也好,这几天又有几个大老板来找我,忙得很。”
丧葬品店老板:要LV的包包吗?85块
有定力躲得开白事大妈和阴阳知客的疯狂游说,但购买烧纸这一环节是怎么也难逃掉的。
丧葬品店老板有一句“名言”:谁家不死人?这是个巨大的市场!打造祭祠名品要有与时俱进的品牌敏感。
在昆明一家
专业医院外,一条街两边都是丧葬品店。特别是纸扎,除了传统的马轿车、金童、玉女、金斗、银斗、摇钱树、引头幡、明星楼等。还有新款的电视机、录音机、豪华的别墅住宅、现代家俱、奔驰轿车等,蔚为大观。
最受“市场欢迎”的“天堂银行”存折、储蓄卡,完全仿照银行的颜色、尺寸、样式加工制作而成,上面印着活期一本通, “存折”上还印着欢迎存款,存款自愿,取款自由,存款有息,为储户保密。
老板们说,这样“包装”一下殡葬用品,他们的生意特火。一张存折、储蓄卡,外加一盒“纯足金砖”、几张“天堂银行”冥币的“套餐”,可以卖到二三十元,而成本也就一两元。
当记者咨询有没有什么新款时,一位老板娘打开电脑指着一张前段时间友人祭奠刚去世的港星肥肥的照片说:“看见他们烧的名牌包包纸扎了吗?我们也接受预定,一套LV的全部包包,85元。其它的GUCCI、FENDI、YSL都有,你有什么想要的名牌都可以拿着照片来订做,一般一个星期后可以拿得到。”
这位卖“名牌包包纸扎”的老板娘告诉记者,她在殡仪馆附近做了十几年了。隔壁的一间房子也是她的,每年的房租是6万元。虽然老板娘说生意一般,记者却发现情况并非如此。下午1时左右,来小店的市民多起来。有位女士拿了24件纸马扎等殡葬用品,共240元。这意味着,一个买卖,老板娘就可以把本钱赚回来,剩下的,就是利润了。
记者也注意到,先前购买殡葬用品的女士,根本没有讨价还价,店里没有价格标签老板娘说是240元,她就直接付钱。一般说来,失去亲人的消费者,在购买这些殡葬用品时,很少去计较价钱。
无奈家属:省祭祀钱,会遭人笑话的
这是一份普通百姓的殡葬费用清单:墓地 1万元;宴请亲友 1000元;灵堂出租 800元;灵堂布置 800元;骨灰盒 870元;灵车接送 220元;遗体停放 40元;高炉板火化 800元;卫生隔离垫罩 50元;正常抬尸 60元;消毒费 10元;茶水服务费 10元;悼念厅 500元;挽联书写 180元;丧事代理服务 30元;乐队服务 80元;殡仪礼炮 160元;骨灰袋 3元;红布 8元;金银被 22元;水杯 6元;花圈 200元;鞭炮 300元; 餐费 722元;桌椅租赁费 180元;纸钱 25元;机麻 450元;纱布 2元;车辆过路费 73元;以上各项费用接近2万元。
才办过丧事的郑林看到这份清单时感叹:“这只是个门槛费或者说是最低消费,从殡仪馆的账目上看,消费并不多:火化费,租用告别厅大厅,运尸车等开销,如果按普通的算,最多不过2000元。但是,此外的开销却并不少,成本几百元的骨灰盒,可以卖到几千元甚至上万元;成本十几元的花圈,可以卖上几十元;成本了了的寿衣,却可以卖到上千元…… 还有逝者落葬后,每次祭奠发生的费用就不少!现在物价越来越高,真有点觉得祭不起。”
郑林也出示了一份清单:“鲜花20元,点心15元,黄纸和纸钱15元,塑料松树15元,加上来回打车30元,去年扫墓我们家共花了95元。”这是在机电公司工作的郑林列出的去年全家为老父亲上坟的清单。
在铁路局工作的刘嘉明说,去年全家10口人一同去为老母亲上坟,光黄纸、冥币、纸衣服、纸马、香就花了100多元,大姐买的装饰墓碑的塑料花、香炉,描字的红漆又花了30元,扫完墓,全家人去吃了顿饭,花了600多元,总共花了700多元。今年清明估计还是这样办。
“前面算的95元只是基本消费。”郑林说,如果再加上其它兄妹的交通费、酒店费、出游消费,数字更大,这其中至少三分之二都是出自祭品、冥币等消费。
螺蛳湾有几个昆明批发黄裱纸的大户,目前每捆纸的价格大约在13元~17元。经营黄裱纸的商户黄成钢粗略估算,清明前后他一家就可以卖掉黄裱纸数十万捆,价值20多万元。
“我们现在就开始储备清明节的黄菊花了。”丽人花店老板陈秋丽说,她已经开了4年花店了,每年清明期间,黄白两色菊花都很畅销。这两年销量更是逐年递增。
陈秋丽算了算,由于年初一场雪灾,内地鲜花产量下降,所有品种的鲜花价格都有不同程度的涨幅。去年一枝黄菊花在清明期间售价是3元,今年预计会在4元至5元之间。
殡葬业不是一个可以进行无限运作的纯市场化产业,它的发展是有局限性的。昆明殡葬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针对此现象说:“烧纸是一种民间习俗,短时间改变不了现实,为此,公墓都设立了焚烧鼎,但市民烧纸也要有度,花高价购买黄纸、冥币、纸马甚至纸家电之类的祭祀用品祭奠故人,不仅浪费了金钱、污染了环境,而且也白白耗费了资源。”
对此,接受采访的郑林刘嘉明都坦言:我们明白丧事文明节俭的道理,但社会习俗就是这样,我们如果不办,会遭人笑话的,在这一点上谁又能免俗?
而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大中城市的一些网站上,许多网民在清明节前后在线免费为逝去的亲友建一座跨越时空的虚拟纪念馆,将逝者的个人资料输入电脑,点一支红烛、献一束鲜花、放一首歌曲,供亲朋纪念、缅怀。
在泸西县金马镇中心小学门口有一片石碑厂,专门生产各种形式的墓碑。
石碑厂位于公路边,面积不大,一眼望去,遍地都是大小不等的墓碑,数量在一两百座以上。最高的墓碑高达3米,上面的图纹雕刻得非常精美,除了龙柱、凤凰、仙桃、寿星老人等石雕图案外,还有一个庞大的碑座,占地面积竟可达到两间房子的规模。
“这种墓碑最豪华、最贵,光雕刻都要两三个月,价格一般都在两三万元左右。”在旁边休息的梁师傅说,这种高大的墓碑属于豪华型的,一共用了80多块大小不等的石料,两个师傅用电动工具雕刻,都要一个多月的时间。除豪华墓碑外,绝大多数都是一些普通的小墓碑,一般雕刻一座普通的小墓碑,一个星期的时间就足够了。
老板张某说,这一带石碑厂有10多家,雕刻墓碑的石料主要来自石林和陆良。石林的石料主要是白粉石,适合雕刻墓碑的碑身,陆良的石料主要是青石。颜色要黑一些,适合雕刻碑座,价格相对要便宜一点。工人师傅主要从广南一带聘请,都是按天计算,包吃包住,工钱一般就在30元到40元一天。由于清明节临近了,很多人为了孝敬已故的老人,都会赶在清明节前跟风似的为老人立碑,所以这段时间墓碑的生意比较好做。据了解,最贵的墓碑都在两三万元左右,最便宜的墓碑也要五六千元,平均下来,一座墓碑的价格都在一万五以上,有的老板一个月就可以卖出10多座墓碑,可以赚到10多万元。
来源:云南电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