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清明相约先扫墓后踏青 带孩子扫墓感受生命意义

来源: 发表人: 2023-12-05 浏览量:5571
不少父母表示“先人在天堂看到家人幸福快乐会很欣慰”

登山、野餐、放风筝、住农家乐……这些看起来似乎和清明节毫无关系的活动今年却成为许多市民过清明的主题。今年4月4日又迎来传统清明节,从今年开始,包括清明、端午、中秋、除夕等传统节日都成为法定假日,加上周末两天便形成“三天小长假”。以往单纯为祭奠而出行的清明节今年更像是一场合家团聚的家庭聚会,古代传统的踏青游春又重新唱响清明节,而精明的商家也准备好了用各种方式迎接“小长假”。

亲戚相约先扫墓后踏青

市民孙女士一家今年准备去天慈公墓为安葬在那里的母亲祭祀,但同时孙女士一家姊妹也都带着各自家庭组织一个聚会。“平时亲戚都忙也不常见,扫墓过后大家准备在周围踏青聚会,如果逝去的老人在天堂看到家人幸福快乐的情景一定也会感到欣慰”。

记者了解到,不少家庭今年都有清明祭祀后踏青计划。目前北京市大部分新建陵园位置都在风景优美的郊外,春和景明,最宜踏青。记者昨天在位于昌平的一家陵园外看到,这里已经支起一些当地农家特色的小吃摊位,准备在清明节期间售卖食品。当地农家游还考虑到扫墓者踏青的需要,周末会有不少院主到陵园外接待引路。

孩子扫墓感受生命意义

今年清明首次放三天长假让平时上学的孩子们也有机会随父母去扫墓,而同时,许多父母也把这当做对孩子的一次生命教育。

在北京天寿园陵园内记者看到,园内的“生命教育馆”已经开放,第一个清明节将免费向市民开放,这里通过展板和案例的形式讲述人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特别是一些因吸毒、网瘾而自杀的青少年案例让人触目惊心的同时也倍感生命的珍贵。记者看到,墓园里还把一些安葬在此的优秀人物事迹列在园内,如南极科考队队长武恒、著名演员李媛媛、北京大学优秀教授孟二冬等。其负责人赵先生告诉记者,看到那些展馆里的案例可以让孩子感受到人生命的结束是怎么回事,能让孩子更懂得珍爱生命、善待生命的道理。同时,看到一些死者优秀的生平,也能让孩子感受到一个人怎么活着才算是有价值。

清明节起源周代,至今有2000多年历史。“清明节是一个意义丰富的节日,在古代除了祭祀祖先,还包括踏青、蹴鞠、荡秋千、插柳等多种活动。”中国文联研究民俗的一位学者告诉记者,古诗词中既有“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样表示伤感诗句,也有许多如“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等描写清明游兴的诗句,甚至描写人们踏青赏景的诗句数量更多。

                                         来源:北京晚报

猜你喜欢